2020年稳就业 政策发力更精准强调总量、结构、质量
编辑/2020-01-02/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原标题:2020年稳就业怎么做? 政策发力更精准强调总量、结构、质量 岁末年初,稳就业这个民生话题热度很高。2019年12月以来,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稳就业始终是关键词之一;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 ...
原标题:2020年稳就业怎么做? 政策发力更精准强调总量、结构、质量
岁末年初,稳就业这个民生话题热度很高。2019年12月以来,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稳就业始终是关键词之一;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更是对就业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2020年稳就业怎么做?
专家指出,强调就业总量、结构和质量,既关注稳存量也着力扩增量,这些都意味着政策发力更精准。在2019年就业目标提前超额完成的基础上,未来稳就业工作也有了强有力的抓手。
强调总量、结构、质量
针对2020年就业工作,中央经济会议指出,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张丽宾看来,这与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一脉相承的,并紧贴当前就业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等现实,是当前抓好就业工作要牢牢把握的方向。
稳总量——意味着就业总量不能少。到2018年,中国就业总量增加到7.8亿人,其中城镇就业达到4.3亿人。近年来,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保持每年超过1300万的增长。但与此同时,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稳定总量大盘仍是关键。“只有就业总量稳住了,才可能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张丽宾对本报记者说。
调结构——劳动者素质与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仍需改善。当前,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在经济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过程中,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尤为明显,许多高技能岗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高位。与此同时,专家指出,区域性发展、城镇化水平不均衡也导致就业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结构调整改善仍需长期关注。
提质量——追求劳动者的体面劳动。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治理欠薪、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等都被认为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应有之义。“概言之就是我们说的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张丽宾说。
同时,会议强调重点群体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等工作,更突出社会政策在保障就业方面的兜底功能。
稳存量、扩增量并重
稳就业工作具体怎么抓?紧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从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实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进行部署。
在多位专家看来,既稳存量又扩增量是本次文件的突出特点,这也意味着政策着力方向更加精准。
——稳就业存量。包括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加强对企业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规范企业裁员行为等。张丽宾认为,当前就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因素多,加上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部分传统岗位和局部就业压力有所增大。针对这部分存量,意见强调了“稳”,即争取就业岗位“不流失”,这就需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降成本等多种政策形成合力,巩固民营、小微企业等吸纳就业主体的经营发展状况、稳定国内市场。
——扩就业增量。即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包括挖掘内需带动就业、加大投资创造就业、稳定外贸扩大就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拓展就业空间等。专家指出,当前技术进步、新经济新形态层出不穷,对扩大就业做出巨大贡献。在需求端,消费升级的需求也拉动生活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催生许多新兴就业岗位。面对这方面的新情况,就需要打破制度约束和限制,为新就业岗位的开发创造审慎包容的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有利条件
回望2019年的就业成绩,就业指标完成良好:1—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79万人,提前实现全年预期目标;11月份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5.5%的预期目标。但与此同时,稳就业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反复强调,当前就业形势究竟怎样?
一方面,挑战的确不少。专家指出,当前整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相应的就业增长也面临压力,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还存在群体性和区域性的风险点,就业面临复杂形势。
另一方面,就业工作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在张丽宾看来,技术进步无疑是巨大的利好。2019年,中国发布13个新职业,它们大都集中在高技术领域,且无一不承载着井喷的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的红利为中国就业市场带来巨大机遇。“与此同时,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政策红利还会持续释放;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还会迸发巨大的需求与活力,供给、需求和就业不断提质升级,经济循环不断畅通,这些都是就业的有利条件。”张丽宾说。
组织技能培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为贫困劳动力打通就业渠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当前,各地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巨大国内市场、完整产业链、较强外部抗压能力等多种优势,2020年,稳就业正书写新答卷。(记者李婕)
岁末年初,稳就业这个民生话题热度很高。2019年12月以来,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稳就业始终是关键词之一;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更是对就业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2020年稳就业怎么做?
专家指出,强调就业总量、结构和质量,既关注稳存量也着力扩增量,这些都意味着政策发力更精准。在2019年就业目标提前超额完成的基础上,未来稳就业工作也有了强有力的抓手。
强调总量、结构、质量
针对2020年就业工作,中央经济会议指出,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张丽宾看来,这与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一脉相承的,并紧贴当前就业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等现实,是当前抓好就业工作要牢牢把握的方向。
稳总量——意味着就业总量不能少。到2018年,中国就业总量增加到7.8亿人,其中城镇就业达到4.3亿人。近年来,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保持每年超过1300万的增长。但与此同时,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稳定总量大盘仍是关键。“只有就业总量稳住了,才可能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张丽宾对本报记者说。
调结构——劳动者素质与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仍需改善。当前,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在经济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过程中,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尤为明显,许多高技能岗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高位。与此同时,专家指出,区域性发展、城镇化水平不均衡也导致就业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结构调整改善仍需长期关注。
提质量——追求劳动者的体面劳动。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治理欠薪、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等都被认为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应有之义。“概言之就是我们说的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张丽宾说。
同时,会议强调重点群体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等工作,更突出社会政策在保障就业方面的兜底功能。
稳存量、扩增量并重
稳就业工作具体怎么抓?紧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从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实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进行部署。
在多位专家看来,既稳存量又扩增量是本次文件的突出特点,这也意味着政策着力方向更加精准。
——稳就业存量。包括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加强对企业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规范企业裁员行为等。张丽宾认为,当前就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因素多,加上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部分传统岗位和局部就业压力有所增大。针对这部分存量,意见强调了“稳”,即争取就业岗位“不流失”,这就需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降成本等多种政策形成合力,巩固民营、小微企业等吸纳就业主体的经营发展状况、稳定国内市场。
——扩就业增量。即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包括挖掘内需带动就业、加大投资创造就业、稳定外贸扩大就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拓展就业空间等。专家指出,当前技术进步、新经济新形态层出不穷,对扩大就业做出巨大贡献。在需求端,消费升级的需求也拉动生活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催生许多新兴就业岗位。面对这方面的新情况,就需要打破制度约束和限制,为新就业岗位的开发创造审慎包容的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有利条件
回望2019年的就业成绩,就业指标完成良好:1—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79万人,提前实现全年预期目标;11月份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5.5%的预期目标。但与此同时,稳就业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反复强调,当前就业形势究竟怎样?
一方面,挑战的确不少。专家指出,当前整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相应的就业增长也面临压力,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还存在群体性和区域性的风险点,就业面临复杂形势。
另一方面,就业工作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在张丽宾看来,技术进步无疑是巨大的利好。2019年,中国发布13个新职业,它们大都集中在高技术领域,且无一不承载着井喷的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的红利为中国就业市场带来巨大机遇。“与此同时,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政策红利还会持续释放;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还会迸发巨大的需求与活力,供给、需求和就业不断提质升级,经济循环不断畅通,这些都是就业的有利条件。”张丽宾说。
组织技能培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为贫困劳动力打通就业渠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当前,各地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巨大国内市场、完整产业链、较强外部抗压能力等多种优势,2020年,稳就业正书写新答卷。(记者李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