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爱TA,还是以TA为介质在爱自己?
编辑/2020-02-16/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听说在最近这段非常时期,由于夫妻/恋人们被迫日日24小时相对了大半个月,于是很多人的感情生活发生了dramatic的改变:有本来美好关系急转直下的;也有本来漠然关系死灰复燃的。 前者,是看清了那个曾经被自己幻化的对象。 后者,是曾经懒得去面对和努力的关 ...
听说在最近这段非常时期,由于夫妻/恋人们被迫日日24小时相对了大半个月,于是很多人的感情生活发生了dramatic的改变:有本来美好关系急转直下的;也有本来漠然关系死灰复燃的。
前者,是看清了那个曾经被自己幻化的对象。
后者,是曾经懒得去面对和努力的关系,终于被命运的偶然逼着去磨合和共生,居然在凌乱中又重拾的同频的节拍。
我有一位通透的师姐,给我的新年祝福是有幸寻获这样一段亲密关系:“两人相伴最好的关系是‘同修’,不一定要有多少形式,而是生活之中能够相互照见、相互提携、共同成长。只要这个大方向一致,哪怕过程中遇到冲突矛盾,都能由本来可能形成的问题,转为成共同培养智慧的好机会。”
我真喜欢这句话。借来也祝福大家。 看过一期采访演员黄轩的《金星秀》。在快速答问环节黄轩被提问“喜欢哪种爱情模式,是干柴烈火还是细水长流”,所有答问里黄轩回答这道题最不犹豫:“干柴烈火”。我看着黄轩直率的眼神和坚定的侧脸时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的原生家庭不幸福。
当即百度,果不其然。父母离异,父亲早逝。
抛开黄轩的话题。在所有种类的爱与爱情的逻辑里,这一种非零即一的、要么冰点要么燃点的、一旦开启必是“绝对”和“烈度”的感情模式,也是我最能体会的。
有一种热恋简直是奢侈品,相看两不厌;仿佛两人变成了一个自己,想什么对方都能感应,恨不得天天时时粘在一起……
要是永远这样该多好。只是很奇怪,为啥亦舒说的那句“爱可燃烧、或可耐久,两者不可得兼”总是像张乌鸦嘴一样应验?如此好的干柴遇烈火,为何要么就是情深不寿,要么就是被搁浅在了生活的一地鸡毛里,成了“墙上蚊子血”“襟上饭粘子”了呢?就像最近这段疫期的朝夕相处像一个照妖镜,大幅抬高了很多太太的嗓门……
到底是哪里出了BUG? 剪断的脐带
看过很多个心理学研究,都在说一个事实,我们在婴幼儿期,其实搞不清自我边界、甚至不认为自我有边界。
好像只要哭,自然会有奶瓶来;只要指着远处的玩具哇啦哇啦叫,玩具自然就会被递过来。看,实践证明世界都在围绕自己意志旋转的,那么妈妈爸爸、奶瓶玩具,就都是自己身体的延伸,或者说,根本就是自己的一个部分嘛。
同样的,情感和情绪也就不用有边界。孩提时代在商店里看到了喜欢的电动车或芭比娃,只要赖在地上哭,自己的坏情绪就会穿透变成妈妈的坏情绪,好像我伤心了她就伤心了,于是虽然口头上批评了我们几句,但电动车和芭比娃总能到手。
从最初与整个世界都脐带相连,到后来与亲人(这个角色大部分情况下是“母亲”)能情感脐带相连,笃信着这世间必有一个人与我同喜同悲休戚与共——这样的感受多爽啊、多有存在感啊、多有安全感啊。
可是亲爱的,眼角眉梢只是一场误会。因为从3岁开始,我们要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体和外部世界是边界决然的;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我们还要接受自己的情感和外部世界也是边界决然的。
某次你伤透心了,那个你笃信与你同喜同悲的亲人竟然一点无感?某次你病痛交加,那个你笃信与你休戚与共的亲人竟然加班出差不关心你?这样的失望失落在年少的体验里,就像被疼痛反复摩擦而起茧,算是一场边界感养成的仪式。
那些边界感既让我们独立,也让我们孤独。
其间,在爱和关注的能力更充沛的原生家庭,孩子在建立边界的过程中独立和自由的部分更多;反之,则孤独和禁锢的部分更多。因此从比例上来说,我观察过的原生家庭有情感荒漠的孩子,更容易用后天的爱情为工具,去冲击边界带来的孤独和禁锢。
就像是曾经的考卷没考好,后面需要一场补考。 塌方的边界
可是我们终究不喜欢这种边界。
不只是少年,多得是成年人,比如为人父母者,是搞不清与自己生出来的孩子,竟然还有边界?!比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家庭争吵模式,叫“我活不下去了,我要抱着孩子跳楼”;有一种教育方式,叫“要不是因为你,妈妈早就XXXX了”……
我有一个闺蜜,孩子去澳洲读高中了,她要求孩子每天跟她视频一小时后无果,怅然若失到简直抑郁症要犯。现在的结果是正在备孕打算拼死生二胎,重新制造一个与她情感脐带相连的“共生体”。
所有这些覆盖着“爱”的名义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其实本质与爱未必相关。
有一种爱的本相,是以他人为介质来爱自己。
绕了一大圈说回今晚“愉见财经”的情人节主题。
爱情,是很多人人生遇到的第二次机会,去对抗甚至掀翻让我们心底里那个巨婴并不舒适的、需要后天努力的自立和自律才能建立起来的:自我边界。
有些人我们遇到了,边界塌了一小块,琴逢知音得彻夜电话粥到天亮;有些人我们遇到了,边界塌了一大块,和我闺蜜待他去了澳洲的儿子一样毫无二致,甩在身体外面的情感脐带不能attach上就要启动抱怨模式。
遇到他/她之后的世界,好像是对之前世界的降维打击。童年那种无边界快感体验被唤醒,又感觉到自己像当年用意念移动奶瓶玩具一样无所不能强大有力,四下再无高墙禁忌,前路似乎无限光亮。
可是亲爱的,千古奇缘只是一场幻觉。它的本相,非但不是遇到一个人共同完成心量的进击,反而,那是一场心灵的退化。
因为真相可能是残酷的,30岁开始经历心路历程也可能和3岁开始经历的并无二致,就像是在不同维度上的同样体验:一场边界的再确立。
就像这两天你忙着做饭看孩打扫卫生,曾经那个你笃信关怀你的人却只会刷手机,对你的辛劳视而不见?某次你伤透心了,那个你笃信与你同喜同悲的人竟然一点无感?某次你病痛交加,那个你笃信与你休戚与共的亲人竟然都没关心你?这样的失望失落在恋爱/婚姻的体验里,就像被疼痛反复摩擦而起茧,算是又一场边界感养成的仪式。
这里“愉见财经”就不说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而夭折掉的爱情案例了,就算将这一把干柴烈火都顺利拢进了生活里,我想你可能没少听少见生活里这样的案例:我想找你聊聊天,而你打游戏头都没抬?我觉得是疫情严重要对卫生吹毛求疵,你觉得是过度恐慌所以根本没必要忙这忙那?我想买房,你想存钱?我想出门,你想回家?我想说话,你想安静?我想沟通,你想回避?我想往左,你想往右?
于是乎,一往情深,再而衰,三而竭……
我身边有个外号“妇女之友”的男性朋友,有次我问他,为何婚姻里女人都爱叨叨叨、甚至吼吼吼,嗓门分贝总是随着婚龄增加?他说,因为人都想改变别人,可是人自有边界很难被他人改变,于是说了一遍不行第二遍、第二遍不行第三遍,到了第100遍,分贝肯定很大了;如果真能到200遍,分贝反而没了,因为说不定就变成了内心失望后的冷漠。
略加补充的是,在这种边界塌方里,还有一个支脉,是某种依赖性人格,伴生分离焦虑。
比如经典台词“没有你活不下去,所以你不能走”等,其实也和爱关系不大,那只是情感(甚至蔓延到生活)的寄生者对宿主说的话。若他/她寻不到下一个宿主,常用手段就是或“活不下去”或“宁为玉碎”的“情感要挟”;若寻找到下一个寄主,上一个寄主通常就迅速变得不重要,并用同样的面貌对待下一个。
所有这些覆盖着“爱”的名义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其实本质与爱未必相关。行进在这条道路上越远,就越像饥肠辘辘的人,以爱名义的措辞下其实是向别人讨要食物的动机,确拿不出食物去给别人。
一如他们总是苦恼自己的需求总是不被满足,总是苦思如何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越是这样,就越是没有精力思考对方真正想要什么,如何去爱对方、待对方更好。
有一种爱的本相,是以他人为介质来爱自己。 扩容的心量
在这个意义上,再谈爱与恋爱,恐怕第一样要重建的,恰恰是原本恋爱里最爽的、最高峰体验的:坍塌的边界。
重建的第一个证据是,关注点可以从自己超high的感受真正转移到对方。当不以对方为爱自己的介质而平心静气地观察对方时,反而会慢慢视力清晰,看到一个边界完整的、优缺点并存的、并非事事都和自己同频共振的、有着独立人格的人。他/她是有着已经成熟且自成体系的自我认知的,不属于也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
有一句大俗话叫,“恋爱是想和对方的优点相处、婚姻是能和对方的缺点相处”。那“愉见财经”的建议无非是把后面的议程提前。
重建的第二个证据是,发力点可以从“欲望”切换为“意愿”。因为“欲望”是一种被动发力,陷入所谓爱情的人似乎不需要主动控制自己什么、自律什么,只需要躺在那里被好感受牵动着凭本能反应,就可以获得激情与幸福感;但“意愿”却是主动的、自律的,是对抗自己内心惰性的,是更多以真实对方为原点的关于责任与承担的思考。
在这种清醒和意愿之下,“不劳而获”的高峰体验是会褪色或提前终止的,但取而代之的不应该是各自顽固的边界高高耸立,而是以真正心智成熟的爱为动能的:互相引动彼此边界的扩张。
有一种说法是,好的爱情,是两个“圆”相遇,而不是两个“缺”的拉扯抵补;是两个本身内心完整而成熟的人的遇见并互相理解,对彼此上有欣赏下有包容;没有你我也过得很好,而相遇后,一起过成了“更好的我们”。
那是一种彼此生长,也是一种动态平衡。没有什么是一句承诺就一劳永逸的,也没有既定方程式,过程中需要互相调整脚步,需要彼此都葆有奉献的意愿(而不是计较谁比谁付出多),并最终收获带来真正幸福感的:一起生长出来的扩容的边界,贯穿灵性生命也接地物质生活。
心量在此间一点一点变大,生出一颗无差别的菩提心。
而这个过程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不会褪色的,真实不虚的。
说到这里,我再把文首的那段祝福重录一遍:
“两人相伴最好的关系是‘同修’,不一定要有多少形式,而是生活之中能够相互照见、相互提携、共同成长。只要这个大方向一致,哪怕过程中遇到冲突矛盾,都能由本来可能形成的问题,转为成共同培养智慧的好机会。”
后记
非理性,往往滚烫,但终将无力拥有坚实稳定的生活。
可理性,却总是始于清醒,而清醒又总是伴生迷人幻象湮灭后的落寞和冷清。
到了那一天,才能感同身受这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将“生活”换做“爱情”,也当通顺。
谨以此文,献给清醒着、看见过爱情路上的种种坎坷,却依然相信爱情的人们。
情人节快乐!
愉见财经
前者,是看清了那个曾经被自己幻化的对象。
后者,是曾经懒得去面对和努力的关系,终于被命运的偶然逼着去磨合和共生,居然在凌乱中又重拾的同频的节拍。
我有一位通透的师姐,给我的新年祝福是有幸寻获这样一段亲密关系:“两人相伴最好的关系是‘同修’,不一定要有多少形式,而是生活之中能够相互照见、相互提携、共同成长。只要这个大方向一致,哪怕过程中遇到冲突矛盾,都能由本来可能形成的问题,转为成共同培养智慧的好机会。”
我真喜欢这句话。借来也祝福大家。 看过一期采访演员黄轩的《金星秀》。在快速答问环节黄轩被提问“喜欢哪种爱情模式,是干柴烈火还是细水长流”,所有答问里黄轩回答这道题最不犹豫:“干柴烈火”。我看着黄轩直率的眼神和坚定的侧脸时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的原生家庭不幸福。
当即百度,果不其然。父母离异,父亲早逝。
抛开黄轩的话题。在所有种类的爱与爱情的逻辑里,这一种非零即一的、要么冰点要么燃点的、一旦开启必是“绝对”和“烈度”的感情模式,也是我最能体会的。
有一种热恋简直是奢侈品,相看两不厌;仿佛两人变成了一个自己,想什么对方都能感应,恨不得天天时时粘在一起……
要是永远这样该多好。只是很奇怪,为啥亦舒说的那句“爱可燃烧、或可耐久,两者不可得兼”总是像张乌鸦嘴一样应验?如此好的干柴遇烈火,为何要么就是情深不寿,要么就是被搁浅在了生活的一地鸡毛里,成了“墙上蚊子血”“襟上饭粘子”了呢?就像最近这段疫期的朝夕相处像一个照妖镜,大幅抬高了很多太太的嗓门……
到底是哪里出了BUG? 剪断的脐带
看过很多个心理学研究,都在说一个事实,我们在婴幼儿期,其实搞不清自我边界、甚至不认为自我有边界。
好像只要哭,自然会有奶瓶来;只要指着远处的玩具哇啦哇啦叫,玩具自然就会被递过来。看,实践证明世界都在围绕自己意志旋转的,那么妈妈爸爸、奶瓶玩具,就都是自己身体的延伸,或者说,根本就是自己的一个部分嘛。
同样的,情感和情绪也就不用有边界。孩提时代在商店里看到了喜欢的电动车或芭比娃,只要赖在地上哭,自己的坏情绪就会穿透变成妈妈的坏情绪,好像我伤心了她就伤心了,于是虽然口头上批评了我们几句,但电动车和芭比娃总能到手。
从最初与整个世界都脐带相连,到后来与亲人(这个角色大部分情况下是“母亲”)能情感脐带相连,笃信着这世间必有一个人与我同喜同悲休戚与共——这样的感受多爽啊、多有存在感啊、多有安全感啊。
可是亲爱的,眼角眉梢只是一场误会。因为从3岁开始,我们要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体和外部世界是边界决然的;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我们还要接受自己的情感和外部世界也是边界决然的。
某次你伤透心了,那个你笃信与你同喜同悲的亲人竟然一点无感?某次你病痛交加,那个你笃信与你休戚与共的亲人竟然加班出差不关心你?这样的失望失落在年少的体验里,就像被疼痛反复摩擦而起茧,算是一场边界感养成的仪式。
那些边界感既让我们独立,也让我们孤独。
其间,在爱和关注的能力更充沛的原生家庭,孩子在建立边界的过程中独立和自由的部分更多;反之,则孤独和禁锢的部分更多。因此从比例上来说,我观察过的原生家庭有情感荒漠的孩子,更容易用后天的爱情为工具,去冲击边界带来的孤独和禁锢。
就像是曾经的考卷没考好,后面需要一场补考。 塌方的边界
可是我们终究不喜欢这种边界。
不只是少年,多得是成年人,比如为人父母者,是搞不清与自己生出来的孩子,竟然还有边界?!比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家庭争吵模式,叫“我活不下去了,我要抱着孩子跳楼”;有一种教育方式,叫“要不是因为你,妈妈早就XXXX了”……
我有一个闺蜜,孩子去澳洲读高中了,她要求孩子每天跟她视频一小时后无果,怅然若失到简直抑郁症要犯。现在的结果是正在备孕打算拼死生二胎,重新制造一个与她情感脐带相连的“共生体”。
所有这些覆盖着“爱”的名义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其实本质与爱未必相关。
有一种爱的本相,是以他人为介质来爱自己。
绕了一大圈说回今晚“愉见财经”的情人节主题。
爱情,是很多人人生遇到的第二次机会,去对抗甚至掀翻让我们心底里那个巨婴并不舒适的、需要后天努力的自立和自律才能建立起来的:自我边界。
有些人我们遇到了,边界塌了一小块,琴逢知音得彻夜电话粥到天亮;有些人我们遇到了,边界塌了一大块,和我闺蜜待他去了澳洲的儿子一样毫无二致,甩在身体外面的情感脐带不能attach上就要启动抱怨模式。
遇到他/她之后的世界,好像是对之前世界的降维打击。童年那种无边界快感体验被唤醒,又感觉到自己像当年用意念移动奶瓶玩具一样无所不能强大有力,四下再无高墙禁忌,前路似乎无限光亮。
可是亲爱的,千古奇缘只是一场幻觉。它的本相,非但不是遇到一个人共同完成心量的进击,反而,那是一场心灵的退化。
因为真相可能是残酷的,30岁开始经历心路历程也可能和3岁开始经历的并无二致,就像是在不同维度上的同样体验:一场边界的再确立。
就像这两天你忙着做饭看孩打扫卫生,曾经那个你笃信关怀你的人却只会刷手机,对你的辛劳视而不见?某次你伤透心了,那个你笃信与你同喜同悲的人竟然一点无感?某次你病痛交加,那个你笃信与你休戚与共的亲人竟然都没关心你?这样的失望失落在恋爱/婚姻的体验里,就像被疼痛反复摩擦而起茧,算是又一场边界感养成的仪式。
这里“愉见财经”就不说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而夭折掉的爱情案例了,就算将这一把干柴烈火都顺利拢进了生活里,我想你可能没少听少见生活里这样的案例:我想找你聊聊天,而你打游戏头都没抬?我觉得是疫情严重要对卫生吹毛求疵,你觉得是过度恐慌所以根本没必要忙这忙那?我想买房,你想存钱?我想出门,你想回家?我想说话,你想安静?我想沟通,你想回避?我想往左,你想往右?
于是乎,一往情深,再而衰,三而竭……
我身边有个外号“妇女之友”的男性朋友,有次我问他,为何婚姻里女人都爱叨叨叨、甚至吼吼吼,嗓门分贝总是随着婚龄增加?他说,因为人都想改变别人,可是人自有边界很难被他人改变,于是说了一遍不行第二遍、第二遍不行第三遍,到了第100遍,分贝肯定很大了;如果真能到200遍,分贝反而没了,因为说不定就变成了内心失望后的冷漠。
略加补充的是,在这种边界塌方里,还有一个支脉,是某种依赖性人格,伴生分离焦虑。
比如经典台词“没有你活不下去,所以你不能走”等,其实也和爱关系不大,那只是情感(甚至蔓延到生活)的寄生者对宿主说的话。若他/她寻不到下一个宿主,常用手段就是或“活不下去”或“宁为玉碎”的“情感要挟”;若寻找到下一个寄主,上一个寄主通常就迅速变得不重要,并用同样的面貌对待下一个。
所有这些覆盖着“爱”的名义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其实本质与爱未必相关。行进在这条道路上越远,就越像饥肠辘辘的人,以爱名义的措辞下其实是向别人讨要食物的动机,确拿不出食物去给别人。
一如他们总是苦恼自己的需求总是不被满足,总是苦思如何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越是这样,就越是没有精力思考对方真正想要什么,如何去爱对方、待对方更好。
有一种爱的本相,是以他人为介质来爱自己。 扩容的心量
在这个意义上,再谈爱与恋爱,恐怕第一样要重建的,恰恰是原本恋爱里最爽的、最高峰体验的:坍塌的边界。
重建的第一个证据是,关注点可以从自己超high的感受真正转移到对方。当不以对方为爱自己的介质而平心静气地观察对方时,反而会慢慢视力清晰,看到一个边界完整的、优缺点并存的、并非事事都和自己同频共振的、有着独立人格的人。他/她是有着已经成熟且自成体系的自我认知的,不属于也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
有一句大俗话叫,“恋爱是想和对方的优点相处、婚姻是能和对方的缺点相处”。那“愉见财经”的建议无非是把后面的议程提前。
重建的第二个证据是,发力点可以从“欲望”切换为“意愿”。因为“欲望”是一种被动发力,陷入所谓爱情的人似乎不需要主动控制自己什么、自律什么,只需要躺在那里被好感受牵动着凭本能反应,就可以获得激情与幸福感;但“意愿”却是主动的、自律的,是对抗自己内心惰性的,是更多以真实对方为原点的关于责任与承担的思考。
在这种清醒和意愿之下,“不劳而获”的高峰体验是会褪色或提前终止的,但取而代之的不应该是各自顽固的边界高高耸立,而是以真正心智成熟的爱为动能的:互相引动彼此边界的扩张。
有一种说法是,好的爱情,是两个“圆”相遇,而不是两个“缺”的拉扯抵补;是两个本身内心完整而成熟的人的遇见并互相理解,对彼此上有欣赏下有包容;没有你我也过得很好,而相遇后,一起过成了“更好的我们”。
那是一种彼此生长,也是一种动态平衡。没有什么是一句承诺就一劳永逸的,也没有既定方程式,过程中需要互相调整脚步,需要彼此都葆有奉献的意愿(而不是计较谁比谁付出多),并最终收获带来真正幸福感的:一起生长出来的扩容的边界,贯穿灵性生命也接地物质生活。
心量在此间一点一点变大,生出一颗无差别的菩提心。
而这个过程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不会褪色的,真实不虚的。
说到这里,我再把文首的那段祝福重录一遍:
“两人相伴最好的关系是‘同修’,不一定要有多少形式,而是生活之中能够相互照见、相互提携、共同成长。只要这个大方向一致,哪怕过程中遇到冲突矛盾,都能由本来可能形成的问题,转为成共同培养智慧的好机会。”
后记
非理性,往往滚烫,但终将无力拥有坚实稳定的生活。
可理性,却总是始于清醒,而清醒又总是伴生迷人幻象湮灭后的落寞和冷清。
到了那一天,才能感同身受这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将“生活”换做“爱情”,也当通顺。
谨以此文,献给清醒着、看见过爱情路上的种种坎坷,却依然相信爱情的人们。
情人节快乐!
愉见财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