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币”鼻祖退场,直播答题的故事何以延续?
编辑/2020-03-03/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坚持了902天后,第一家在手机上掀起“直播答题”浪潮的公司还是倒下了。 2月14日,直播答题鼻祖HQ Trivia宣布公司即将关闭,并解雇其25名全职员工。成立于2017年的他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走红,被无数产品效仿;后因主持人出走,产品形态缺乏创新而为人 ...
坚持了902天后,第一家在手机上掀起“直播答题”浪潮的公司还是倒下了。
2月14日,直播答题鼻祖HQ Trivia宣布公司即将关闭,并解雇其25名全职员工。成立于2017年的他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走红,被无数产品效仿;后因主持人出走,产品形态缺乏创新而为人诟病。
2020年2月15日,HQ结束了最后一场直播,宣告这款盛极一时的产品最后的落幕。 图片来源:HQ公告
你或许会对HQ Trivia感到陌生,但你一定听说过《冲顶大会》《百万英雄》《芝士超人》这些站在风口上的仿品,它们在火遍全网的同时,也将直播答题这类玩法,推广到了世界各地。
在HQ的巅峰时期,200万玩家同时在线,参与5万美元奖金的争夺。有媒体报道时说:Netflix不是电视的未来,HQ才是。在中文互联网上,数字则更加夸张。广告主和用户从首尾两端疯狂涌入,再一次点燃了彼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直播行业。
那么,直播答题为什么无疾而终?是什么导致了2018年初的那场昙花一现的互联网现象?HQ Trivia死亡背后,又是否是对这种产品形态一锤定音的否定?
想要回答这些疑问,还要从直播答题的诞生之日说起。
红遍全球的游戏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电视逐渐普及,知识问答节目也迅速多了起来。60年代流行的《危险边缘》以及70年代风靡的《幸运轮盘》,几乎成了美国观众的集体记忆。
HQ的创始人Rus Yusupov和Colin Krol,就是看着这些节目长大的。2012年,他们连同Dom Hofmann成立了一款名为Vine的短视频产品。仅用3个月,便引起了Twitter的注意,并顺利完成收购。、
好日子过了三年,2016年,几人突然接到Twitter的通知,因为业务调整,Vine被砍掉了。一气之下,Rus Yusupov和Colin Kroll离职Twitter,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不要卖掉你的公司!”Rus Yusupov发了条动态,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图片来源:HQ产品种类
重新创业后,他们计划做一款门槛较低、且能与视频相结合的大众产品。经过一番思考,视频直播答题成了新的创业方向。不仅仅是视频直播,他们还要把节目场景从演播室迁移到手机屏幕上。
2017年8月,HQ在App Store上线。老节目的魅力,成功传递到了新载体上。不到4个月,app就有了超过40万人同时在线的纪录,名列App Store游戏类榜单第7名。
相比传统的答题节目,HQ更像是一款手机游戏,它不在电视上播出,没有场内玩家,只有喜剧演员出身的主持人实时口播问题。
活动在在每周固定时段举行12场次,每场时长大约15分钟。活动开始时,任何安装了app的手机端用户都可以参赛,当主持人抛出12个百科知识题目后,限时10秒,玩家要在ABC三个选项中做出选择,连续答对就能和其他赢家瓜分奖金,如果中途答错便自动退赛,但仍可观战、留言,或“复活”——这是他们邀请新用户后得到的特权。一般来说,每个问题都会筛选掉剩余玩家中20%-30%的人。
HQ之所以让人上瘾,在于它融合了游戏节目的趣味性、电视直播的时效性和问答竞赛游戏的普适性。它好玩,气氛紧迫,涵盖全年龄段。除此之外,它以移动应用为载体,大大降低了参赛和操作门槛,还具备前所未有的实时互动性。
当然,高额的奖金池也是促使用户准时上线的一大诱因。在HQ规模最大的一轮比赛中,共有200万玩家参与争夺5万美元奖金。而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它曾发放了600万美元的现金奖励,占总融资额的40%。
《纽约时报》评论道:“HQ最大的成就就是在Netflix点播时代复活了只能按约定时间收看节目这一观看模式。”上线两个月后,HQ便从光速创投(Lightspeed)拿到数百万美元启动资金。
HQ的中国学徒
直播答题的热潮很快也烧到了中国市场。
2018年1月3日,从王思聪带着《冲顶大会》率先“撒币”开始,今日头条、360、映客、YY等公司迅速切入,《百万英雄》《芝士超人》《百万赢家》《头脑印钞机》《黄金十秒》等直播答题类产品在这一时期集中上线。
部分游戏也跟风蹭了波热点。网易在《终结者2:审判日》游戏内推出“撒币答题”玩法,固定时间开启活动,答对12题后,玩家将瓜分这一期的奖金;《大话西游》上线“百亿英雄”,只不过送的不是现金,而是充值货币“银两”。腾讯则更多地把游戏资源和企鹅电竞平台绑定,做了几期专题问答,如《王者荣耀》场、《CF手游》场等等。 图片来源:《王者荣耀》问答专场
衍生玩法越来越多,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就比如某平台误将肉夹馍的特产地归属到了江苏,引发用户吐槽不说,平台方专业性未免受到质疑。
随即在2018年2月1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联合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局,约谈了17家开办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的视听网站代表,指出网络直播答题活动中出现的导向偏差和违规问题。同时广电总局发文,要求开展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的平台必须具有法定网络视听节目直播资质、直播答题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应的条件、网络直播答题活动不得过度营销和过度炒作等内容。
在此期间,身处海外的HQ Trivia倒也顺风顺水,2018年3月,公司顺利获得15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Founders Fund合伙人Cyan Banister进入了董事会。然而谁都没有料到,HQ Trivia的好日子也即将走向终结。
内部分崩离析
中国有句老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面对突如其来的成功,HQ Trivia高层人员明显就没准备好。
据海外媒体报道,走红的HQ Trivia吸引了大量的外部投资,消息人士称,“银行账户数字多到无法想象”,但创始人Yusupov的决策速度太慢,使得产品在黄金时间陷入了停滞。据悉,原本应该用于投入开发新功能的时间,Yusupov把它用到宣传奖金和嘉宾上面,耽误了衍生内容的持续产出。尽管产品后续也曾尝试融合诸多设计,但似乎和凉了的黄花菜没有太大区别。
放慢脚步的HQ Trivia逐渐被全球范围内的竞品拉近了距离。2018年6月,Facebook推出了一款仿品Confetti,7月在美国上线,此后还为墨西哥,英国,泰国,菲律宾和越南创建了本地化版本;Stream于2017年11月推出的The Q,也在2018年6月和英国新闻社合作。新品的冲击挤压着HQ Trivia的市场份额,面对更高额的奖金,用户一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
雪上加霜的是,另一位联合创始人Colin Kroll在2018年12月因吸毒去世,剩下Yusupov一手承担起业务运转。
如果说高层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问题,让公司负重前行,那么和当家主持人不愉快的分手,则直接把原先的道路堵死一半。
HQ Trivia最早走红的主持人是Scott Rogowsky,作为一名喜剧演员,Scott Rogowsky的主持受到了广泛认可,被粉丝亲切地称为“问答老爹”。
但Rogowsky和公司高层从一开始相处就不愉快。产品上线第一年,仅仅因为未经允许接受了外部媒体采访,并且无意提到了“Sweetgreen”这个品牌,创始人Rus Yusupov就明确表示,“我们和它没有品牌协议!”并扬言,如果该媒体写任何有关Rogowsky的文章,他要解雇这位主持人。
Yusupov的敏感让双方关系颇为紧张。据了解,Rogowsky只希望在周末为HQ Trivia工作,而公司想让他成为一名全职员工,双方意见不合,间接导致了Rogowsky的出走。
爆款游戏落幕
主持离去引发粉丝流失、产品更新难寻突破口、高层决策过慢、产品形态本身的局限性……种种因素导致了HQ Trivia的衰落,这家公司也用不到1000天的时间讲述了一个直播答题游戏的兴衰故事。 图片来源:谷歌趋势
创投圈每年都有新的风口诞生,从O2O、VR、AI,到直播答题、区块链,那些没有真正商业逻辑支撑的,都只会随着一阵风消逝。
在2018年初接受DoNews采访时,远瞻资本创始人胡明烈表示,对于直播答题这类事件性产品能否有延续性却持保守态度,“像当年的幸运52,是每周一期,如果让一个用户连续一周看几十期,还能让用户保证一样的兴趣爱好吗?胡明烈表示了质疑,并强调,“远瞻是肯定不会投所谓风口上的项目的”。
此外,智能语音搜索外挂和电商平台贩卖的“答题辅助软件”,以及复活卡等,也在让这一在线游戏失去它的公平性和趣味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HQ Trivia宣布关停之前,国内直播答题似乎有了复活的迹象。2019年12月14日,西瓜视频率先推出的《头号英雄》上线,随后快手《快手状元》也在2020年1月8日启动。重新归来的直播答题,纷纷选择了与央视、人民日报等官方机构合作的形式,来保证内容的合规。
从竞争角度讲,由两大短视频平台再次点燃的这场直播答题活动,已经很少再看到有其他玩家入局。大家都明白:如今的直播答题已经盛况不复,彻底成为了一种引流工具。
综合自:极客公园、游戏葡萄、DoNews
乒乓一言
2月14日,直播答题鼻祖HQ Trivia宣布公司即将关闭,并解雇其25名全职员工。成立于2017年的他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走红,被无数产品效仿;后因主持人出走,产品形态缺乏创新而为人诟病。
2020年2月15日,HQ结束了最后一场直播,宣告这款盛极一时的产品最后的落幕。 图片来源:HQ公告
你或许会对HQ Trivia感到陌生,但你一定听说过《冲顶大会》《百万英雄》《芝士超人》这些站在风口上的仿品,它们在火遍全网的同时,也将直播答题这类玩法,推广到了世界各地。
在HQ的巅峰时期,200万玩家同时在线,参与5万美元奖金的争夺。有媒体报道时说:Netflix不是电视的未来,HQ才是。在中文互联网上,数字则更加夸张。广告主和用户从首尾两端疯狂涌入,再一次点燃了彼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直播行业。
那么,直播答题为什么无疾而终?是什么导致了2018年初的那场昙花一现的互联网现象?HQ Trivia死亡背后,又是否是对这种产品形态一锤定音的否定?
想要回答这些疑问,还要从直播答题的诞生之日说起。
红遍全球的游戏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电视逐渐普及,知识问答节目也迅速多了起来。60年代流行的《危险边缘》以及70年代风靡的《幸运轮盘》,几乎成了美国观众的集体记忆。
HQ的创始人Rus Yusupov和Colin Krol,就是看着这些节目长大的。2012年,他们连同Dom Hofmann成立了一款名为Vine的短视频产品。仅用3个月,便引起了Twitter的注意,并顺利完成收购。、
好日子过了三年,2016年,几人突然接到Twitter的通知,因为业务调整,Vine被砍掉了。一气之下,Rus Yusupov和Colin Kroll离职Twitter,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不要卖掉你的公司!”Rus Yusupov发了条动态,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图片来源:HQ产品种类
重新创业后,他们计划做一款门槛较低、且能与视频相结合的大众产品。经过一番思考,视频直播答题成了新的创业方向。不仅仅是视频直播,他们还要把节目场景从演播室迁移到手机屏幕上。
2017年8月,HQ在App Store上线。老节目的魅力,成功传递到了新载体上。不到4个月,app就有了超过40万人同时在线的纪录,名列App Store游戏类榜单第7名。
相比传统的答题节目,HQ更像是一款手机游戏,它不在电视上播出,没有场内玩家,只有喜剧演员出身的主持人实时口播问题。
活动在在每周固定时段举行12场次,每场时长大约15分钟。活动开始时,任何安装了app的手机端用户都可以参赛,当主持人抛出12个百科知识题目后,限时10秒,玩家要在ABC三个选项中做出选择,连续答对就能和其他赢家瓜分奖金,如果中途答错便自动退赛,但仍可观战、留言,或“复活”——这是他们邀请新用户后得到的特权。一般来说,每个问题都会筛选掉剩余玩家中20%-30%的人。
HQ之所以让人上瘾,在于它融合了游戏节目的趣味性、电视直播的时效性和问答竞赛游戏的普适性。它好玩,气氛紧迫,涵盖全年龄段。除此之外,它以移动应用为载体,大大降低了参赛和操作门槛,还具备前所未有的实时互动性。
当然,高额的奖金池也是促使用户准时上线的一大诱因。在HQ规模最大的一轮比赛中,共有200万玩家参与争夺5万美元奖金。而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它曾发放了600万美元的现金奖励,占总融资额的40%。
《纽约时报》评论道:“HQ最大的成就就是在Netflix点播时代复活了只能按约定时间收看节目这一观看模式。”上线两个月后,HQ便从光速创投(Lightspeed)拿到数百万美元启动资金。
HQ的中国学徒
直播答题的热潮很快也烧到了中国市场。
2018年1月3日,从王思聪带着《冲顶大会》率先“撒币”开始,今日头条、360、映客、YY等公司迅速切入,《百万英雄》《芝士超人》《百万赢家》《头脑印钞机》《黄金十秒》等直播答题类产品在这一时期集中上线。
部分游戏也跟风蹭了波热点。网易在《终结者2:审判日》游戏内推出“撒币答题”玩法,固定时间开启活动,答对12题后,玩家将瓜分这一期的奖金;《大话西游》上线“百亿英雄”,只不过送的不是现金,而是充值货币“银两”。腾讯则更多地把游戏资源和企鹅电竞平台绑定,做了几期专题问答,如《王者荣耀》场、《CF手游》场等等。 图片来源:《王者荣耀》问答专场
衍生玩法越来越多,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就比如某平台误将肉夹馍的特产地归属到了江苏,引发用户吐槽不说,平台方专业性未免受到质疑。
随即在2018年2月1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联合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局,约谈了17家开办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的视听网站代表,指出网络直播答题活动中出现的导向偏差和违规问题。同时广电总局发文,要求开展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的平台必须具有法定网络视听节目直播资质、直播答题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应的条件、网络直播答题活动不得过度营销和过度炒作等内容。
在此期间,身处海外的HQ Trivia倒也顺风顺水,2018年3月,公司顺利获得15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Founders Fund合伙人Cyan Banister进入了董事会。然而谁都没有料到,HQ Trivia的好日子也即将走向终结。
内部分崩离析
中国有句老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面对突如其来的成功,HQ Trivia高层人员明显就没准备好。
据海外媒体报道,走红的HQ Trivia吸引了大量的外部投资,消息人士称,“银行账户数字多到无法想象”,但创始人Yusupov的决策速度太慢,使得产品在黄金时间陷入了停滞。据悉,原本应该用于投入开发新功能的时间,Yusupov把它用到宣传奖金和嘉宾上面,耽误了衍生内容的持续产出。尽管产品后续也曾尝试融合诸多设计,但似乎和凉了的黄花菜没有太大区别。
放慢脚步的HQ Trivia逐渐被全球范围内的竞品拉近了距离。2018年6月,Facebook推出了一款仿品Confetti,7月在美国上线,此后还为墨西哥,英国,泰国,菲律宾和越南创建了本地化版本;Stream于2017年11月推出的The Q,也在2018年6月和英国新闻社合作。新品的冲击挤压着HQ Trivia的市场份额,面对更高额的奖金,用户一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
雪上加霜的是,另一位联合创始人Colin Kroll在2018年12月因吸毒去世,剩下Yusupov一手承担起业务运转。
如果说高层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问题,让公司负重前行,那么和当家主持人不愉快的分手,则直接把原先的道路堵死一半。
HQ Trivia最早走红的主持人是Scott Rogowsky,作为一名喜剧演员,Scott Rogowsky的主持受到了广泛认可,被粉丝亲切地称为“问答老爹”。
但Rogowsky和公司高层从一开始相处就不愉快。产品上线第一年,仅仅因为未经允许接受了外部媒体采访,并且无意提到了“Sweetgreen”这个品牌,创始人Rus Yusupov就明确表示,“我们和它没有品牌协议!”并扬言,如果该媒体写任何有关Rogowsky的文章,他要解雇这位主持人。
Yusupov的敏感让双方关系颇为紧张。据了解,Rogowsky只希望在周末为HQ Trivia工作,而公司想让他成为一名全职员工,双方意见不合,间接导致了Rogowsky的出走。
爆款游戏落幕
主持离去引发粉丝流失、产品更新难寻突破口、高层决策过慢、产品形态本身的局限性……种种因素导致了HQ Trivia的衰落,这家公司也用不到1000天的时间讲述了一个直播答题游戏的兴衰故事。 图片来源:谷歌趋势
创投圈每年都有新的风口诞生,从O2O、VR、AI,到直播答题、区块链,那些没有真正商业逻辑支撑的,都只会随着一阵风消逝。
在2018年初接受DoNews采访时,远瞻资本创始人胡明烈表示,对于直播答题这类事件性产品能否有延续性却持保守态度,“像当年的幸运52,是每周一期,如果让一个用户连续一周看几十期,还能让用户保证一样的兴趣爱好吗?胡明烈表示了质疑,并强调,“远瞻是肯定不会投所谓风口上的项目的”。
此外,智能语音搜索外挂和电商平台贩卖的“答题辅助软件”,以及复活卡等,也在让这一在线游戏失去它的公平性和趣味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HQ Trivia宣布关停之前,国内直播答题似乎有了复活的迹象。2019年12月14日,西瓜视频率先推出的《头号英雄》上线,随后快手《快手状元》也在2020年1月8日启动。重新归来的直播答题,纷纷选择了与央视、人民日报等官方机构合作的形式,来保证内容的合规。
从竞争角度讲,由两大短视频平台再次点燃的这场直播答题活动,已经很少再看到有其他玩家入局。大家都明白:如今的直播答题已经盛况不复,彻底成为了一种引流工具。
综合自:极客公园、游戏葡萄、DoNews
乒乓一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