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发展跨入千亿房企的背后,资产负债率超8成,融资成本逾8%
编辑/2020-04-19/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4月16日晚间,蓝光发展正式发布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完成营业收入391.94亿元,同比增加27.17%;实现净利润34.59亿元,同比增长55.53%。 蓝光发展2019年利润分配方案显示,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7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8.66亿元,占归母净利 ...
4月16日晚间,蓝光发展正式发布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完成营业收入391.94亿元,同比增加27.17%;实现净利润34.59亿元,同比增长55.53%。
蓝光发展2019年利润分配方案显示,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7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8.6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25%。
据统计,2016年至今,蓝光发展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20.67亿元,占到归母净利润的26%以上。
蓝光发展后来居上,2019年销售额破千亿,正式跨入千亿房企
回首2019年,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行业严厉的调控政策,围绕房地产行业的多是"降温"、"寒冬"、"融资趋紧"、"洗牌"等关键词,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不言而喻。
然而,与市场的低迷走向相反的是千亿房企继续扩围。
据观点指数数据显示,2019年千亿房企数量增至36家。从百亿到千亿,房企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
跨越这一距离,老牌房企绿地控股用了8年时间,远洋集团用了10年时间,而后来者建业地产、蓝光发展均仅仅用了4年。
蓝光发展公告表示,从2017年到2019年,蓝光发展房地产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达32.14%;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26.3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则达到82.41%。
在2019年度,蓝光发展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面积1095.3万㎡,同比增幅36.63%;实现销售额1015.37亿元,同比增幅18.7%,至此,蓝光发展成功跨入千亿房企。
但再往上,房企进入头部阵营的门槛愈来愈高。据观点指数数据显示,房企TOP30门槛达到1174亿元,TOP20门槛达到1607亿元,TOP10门槛甚至高达2425亿元。
蓝光发展总裁迟峰计划增持公司不低于1000万元,此前未持有公司股份
在年报业绩向好的同时,蓝光发展亦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公司董事兼总裁迟峰计划于5月6日起6个月内通过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据披露,迟峰在实施本次增持计划前,未持有公司股份。
蓝光发展副总裁王万峰请辞和副董事长张巧龙请辞,后者新进公司前十大股东
蓝光发展昨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20年4月15日收到张巧龙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职务及王万峰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的辞职报告。张巧龙因整体工作安排原因辞去上述职务后,拟在公司控股股东单位任职。
据了解,去年12月20日,张巧龙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其因公司整体工作安排原因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总裁(法定代表人)职务。彼时公告指出,张巧龙辞去公司总裁(法定代表人)职务后,仍担任蓝光发展副董事长,将工作重心集中于董事会层面。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张巧龙仍持有蓝光发展1390.59万股股份,占流通股比例0.46%,为新进前十大股东。
蓝光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背后仍有高债务压力,2019年其资产负债率为80.62%
蓝光发展年报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末,蓝光发展总资产达到2018.9亿元,同比增长33.81%;负债总额为1627.70亿元,同比增长31.49%;资产负债率为80.62%,同比下降了1.42个百分点;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7.94%,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
另外,截止2019年末,蓝光发展净资产为391.21亿元,同比增长44.40%;净负债率为79.20%,同比下降了23.44%个百分点,财务杠杆降幅非常明显。
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125家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均值为92.52%,蓝光发展的净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值。
房企"三巨头"总负债5万亿,降负债率已成业界共识
一直以来,高杠杆高负债重资产模式被房企视为冲规模利器,并由此成就了一大批激进房企。但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叠加,尤其在特殊时期现金流考验尤甚。
每一家高速扩张的房企都无法避开高负债。事实上,恰恰是规模最大的行业巨头们,负债最多。
数据显示,从负债总额看,截至2019年末,中国恒大、碧桂园、万科总负债规模均超过万亿元,分别高达1.85万亿元、1.69万亿元、1.4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83.75%、88.5%、84.36%。融创中国总负债8465.5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8.12%。
据统计,在已披露的40家规模房企中,截至2019年底总负债规模共计13.83万亿元,前述4家巨头占了42%。
另外,根据第三方的企业年报统计显示,2019年五大标杆房企的净负债率最高值为172.3%。
在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房企把"稳"作为发展基调。其中,降低负债率逐渐成为龙头房企的发展战略。
"2022年总负债要降到4000亿以下。"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2019年业绩会上宣布,恒大将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经营发展战略。
"公司的负债率长期持续地下降,未来2—3年,融创负债率往下走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表示。
除此之外,富力地产、新城控股等房企也纷纷把"降负债"作为目标。
蓝光发展2019年融资成本略有上升,目前授信总额超2200亿元
2019年,蓝光发展获得公司债发行批文29亿元,私募债发行批文20亿元,美元债发行批文4.5亿美元,并成功发行公司债25亿元、私募债7亿元、美元债7.5亿美元、中票9亿元、短期融资券6亿元。
截至2019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达609.04亿元,同比增长 6.93%,平均融资成本8.65%,高于行业平均融资成本。
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房企新增融资成本为7.07%,较2018年的6.53%显著上升了0.54个百分点。
不过,在上个月,大公国际却上调蓝光发展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
大公国际表示,本次评级调整主要由于蓝光发展销售规模增长,结转提速,利润水平提升,盈利能力增长,土储较为充足等。
目前,蓝光发展大公国际评级AAA,标普评级B+,穆迪评级至B1,评级展望稳定。
截止目前,蓝光发展已与16家大型银行建立总行级战略合作,多元化、全方位拓展境内外市场融资渠道,授信总额超2200亿元。
乒乓一言
蓝光发展2019年利润分配方案显示,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7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8.6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25%。
据统计,2016年至今,蓝光发展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20.67亿元,占到归母净利润的26%以上。
蓝光发展后来居上,2019年销售额破千亿,正式跨入千亿房企
回首2019年,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行业严厉的调控政策,围绕房地产行业的多是"降温"、"寒冬"、"融资趋紧"、"洗牌"等关键词,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不言而喻。
然而,与市场的低迷走向相反的是千亿房企继续扩围。
据观点指数数据显示,2019年千亿房企数量增至36家。从百亿到千亿,房企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
跨越这一距离,老牌房企绿地控股用了8年时间,远洋集团用了10年时间,而后来者建业地产、蓝光发展均仅仅用了4年。
蓝光发展公告表示,从2017年到2019年,蓝光发展房地产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达32.14%;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26.3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则达到82.41%。
在2019年度,蓝光发展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面积1095.3万㎡,同比增幅36.63%;实现销售额1015.37亿元,同比增幅18.7%,至此,蓝光发展成功跨入千亿房企。
但再往上,房企进入头部阵营的门槛愈来愈高。据观点指数数据显示,房企TOP30门槛达到1174亿元,TOP20门槛达到1607亿元,TOP10门槛甚至高达2425亿元。
蓝光发展总裁迟峰计划增持公司不低于1000万元,此前未持有公司股份
在年报业绩向好的同时,蓝光发展亦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公司董事兼总裁迟峰计划于5月6日起6个月内通过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据披露,迟峰在实施本次增持计划前,未持有公司股份。
蓝光发展副总裁王万峰请辞和副董事长张巧龙请辞,后者新进公司前十大股东
蓝光发展昨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20年4月15日收到张巧龙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职务及王万峰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的辞职报告。张巧龙因整体工作安排原因辞去上述职务后,拟在公司控股股东单位任职。
据了解,去年12月20日,张巧龙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其因公司整体工作安排原因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总裁(法定代表人)职务。彼时公告指出,张巧龙辞去公司总裁(法定代表人)职务后,仍担任蓝光发展副董事长,将工作重心集中于董事会层面。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张巧龙仍持有蓝光发展1390.59万股股份,占流通股比例0.46%,为新进前十大股东。
蓝光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背后仍有高债务压力,2019年其资产负债率为80.62%
蓝光发展年报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末,蓝光发展总资产达到2018.9亿元,同比增长33.81%;负债总额为1627.70亿元,同比增长31.49%;资产负债率为80.62%,同比下降了1.42个百分点;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7.94%,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
另外,截止2019年末,蓝光发展净资产为391.21亿元,同比增长44.40%;净负债率为79.20%,同比下降了23.44%个百分点,财务杠杆降幅非常明显。
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125家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均值为92.52%,蓝光发展的净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值。
房企"三巨头"总负债5万亿,降负债率已成业界共识
一直以来,高杠杆高负债重资产模式被房企视为冲规模利器,并由此成就了一大批激进房企。但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叠加,尤其在特殊时期现金流考验尤甚。
每一家高速扩张的房企都无法避开高负债。事实上,恰恰是规模最大的行业巨头们,负债最多。
数据显示,从负债总额看,截至2019年末,中国恒大、碧桂园、万科总负债规模均超过万亿元,分别高达1.85万亿元、1.69万亿元、1.4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83.75%、88.5%、84.36%。融创中国总负债8465.5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8.12%。
据统计,在已披露的40家规模房企中,截至2019年底总负债规模共计13.83万亿元,前述4家巨头占了42%。
另外,根据第三方的企业年报统计显示,2019年五大标杆房企的净负债率最高值为172.3%。
在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房企把"稳"作为发展基调。其中,降低负债率逐渐成为龙头房企的发展战略。
"2022年总负债要降到4000亿以下。"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2019年业绩会上宣布,恒大将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经营发展战略。
"公司的负债率长期持续地下降,未来2—3年,融创负债率往下走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表示。
除此之外,富力地产、新城控股等房企也纷纷把"降负债"作为目标。
蓝光发展2019年融资成本略有上升,目前授信总额超2200亿元
2019年,蓝光发展获得公司债发行批文29亿元,私募债发行批文20亿元,美元债发行批文4.5亿美元,并成功发行公司债25亿元、私募债7亿元、美元债7.5亿美元、中票9亿元、短期融资券6亿元。
截至2019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达609.04亿元,同比增长 6.93%,平均融资成本8.65%,高于行业平均融资成本。
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房企新增融资成本为7.07%,较2018年的6.53%显著上升了0.54个百分点。
不过,在上个月,大公国际却上调蓝光发展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
大公国际表示,本次评级调整主要由于蓝光发展销售规模增长,结转提速,利润水平提升,盈利能力增长,土储较为充足等。
目前,蓝光发展大公国际评级AAA,标普评级B+,穆迪评级至B1,评级展望稳定。
截止目前,蓝光发展已与16家大型银行建立总行级战略合作,多元化、全方位拓展境内外市场融资渠道,授信总额超2200亿元。
乒乓一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