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高业绩增速靠“卖子”获利,新华医疗营业成本有虚减嫌疑

编辑/2020-05-25/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文 | 王宗耀 编辑 | 承承 表面上,新华医疗的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在医药生物行业内高居首位,3680.33%的数值表现远远超过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然而在这亮眼的同比业绩增速背后,非经常性损益的贡献巨大,若剔除这一因素影响,公司实则亏损。更为重要的是 ...
  文 | 王宗耀

  编辑 | 承承

  表面上,新华医疗的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在医药生物行业内高居首位,3680.33%的数值表现远远超过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然而在这亮眼的同比业绩增速背后,非经常性损益的贡献巨大,若剔除这一因素影响,公司实则亏损。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扣非后的净利润还存在失真的可能,其中不排除公司为避免过大的亏损而存在虚减成本的可能。

  A股公司2020年一季报和2019年年报披露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作为医药生物行业中的新华医疗,其净利润同比增速在行业内高居首位,2019年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增长了3680.33%;紧随其后的是屈居“榜眼”位置的天目药业,其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为520.94%,与新华医疗业绩增速差了很大的距离。然而,若从营业收入表现来看,新华医疗2019年仅实现了87.67亿元,不仅没有实现同比增长,相反还大幅下滑了14.75%。

  为何在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下,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能迅猛增长呢?究其原由可发现,在公司业绩华丽增长的“外衣”之下,非经常性损益贡献巨大。2016年至2019年,新华医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实际上已经连续四年亏损。

  那么,2020年情况又是否有所改变呢?从最新发布的一季报营收业绩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下滑了14.6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339.59万元,同比下滑94.04%。就这一组数据来看,新华医疗的营收和业绩表现不太乐观。

  既然公司连续四年都靠着非经常性损益来扭亏为盈,那么导致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680.33%的非经常性损益,又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长期依靠非经常性损益扭亏

  年报披露,在新华医疗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当年最大一项收益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金额达到了9.61亿元,此外还有4100多万元的政府补助和将近3200万元的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处置收益等。其中新华医疗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出售子公司股权所产生的收益。

  在2019年一季度,新华医疗将其全资子公司华佗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佗国际”)持有的威士达医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士达)60%的股权作价12.34亿元转让给华检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检医疗”),其中8.23亿元以华检医疗向华佗国际发行华检医疗股份(每股25.44元)支付,剩下的4.1亿元则由华检医疗以人民币或等值美元支付。在此次交易中,截至评估基准日(2018年8月31日),威士达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20.3亿元,较威士达(合并口径)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面值增值13.02亿元,增值率为178.87%。

  除了对威士达股权的出售,2019年,新华医疗还以1.07亿元为转让底价,挂牌出售了长光华医8.20%的股权,同年5月13日,南京毅达汇益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1.13亿元价格获得上述股权;同年12月,新华医疗又以1780.41万元为转让底价公开挂牌出售新华执信51%的股权,2020年3月13日,北京联合执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底价获得交易股权。

  正是通过一系列出售子公司股权等方式,新华医疗2019年主营业务虽然依旧不振,但其净利润却实现了大幅增长。

  《红周刊》记者发现,2019年新华医疗并不是首次依靠非经常损益来扭亏转盈的,其2018年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也有8800多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达4500多万元,而当年的政府补助更是高达8900多万元。在巨额费非经常性损益的助力之下,2018年其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亏损6500多万元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1.22亿元。

  同样是在2018年,公司还通过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的方式,以6436.05万元的价格将全资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上海)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上海方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方承”)58%的股权,出售给了聚赢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医疗在2020年4月25日发布的年度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接待日活动的相关公告中,就投资者关于未来是否还会继续出售有关子公司的问题进行答复时表示:“公司后续将根据‘整合、升级、提效’的工作方针对资产进行梳理,突出主业,根据公司各子公司的发展情况制定具体方案,实现资产价值的提升,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如此表述意味着,未来年度,新华医疗仍然存在不断出售子公司的可能。

  “卖子”的得与失

  正如上文所述,2019年新华医疗正是靠着对子公司的出售才大幅盈利的,那么新华医疗为什么要将威士达卖掉呢?难道是该公司业绩不好吗?事实上,从新华医疗披露的威士达的审计报告来看,情况绝非如此。

  从2015年到并购前的2018年1~8月,威士达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46亿元、14.20亿元、15.96亿元和10.60亿元,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1.41亿元、1.71亿元和1.02亿元。从威士达的经营业绩表现来看,其营收和利润在以上周期内,均有不错的增长趋势。

  此次交易前,威士达共有两位股东,除了持股60%的华佗国际外,华检医疗则是威士达的另外一名股东,其持有40%的股权,此外,华佗国际还持有华检医疗9.92%的股权,为华检医疗的大股东,同时新华医疗的监事陈心刚是华检医疗的董事,因此,此次股权转让,实际上是一项关联交易。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华检医疗实际上自2018年第二季度就启动了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计划。既然要上市,就需要有足够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资产,然而华检医疗本身只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自成立以来并无实际经营收入,其主要资产便是长期股权投资,其主要投资的公司就是威士达和达承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承”)。

  从上市公司2019年1月24日披露的问询函答复来看,华检医疗投资的达承公司的主营产品为仪器和试剂产品,截至2018年8月,该公司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仅有3.81亿元,而参股威士达40%股权的评估值却有8.12亿元,因此,控股威士达就成了其能否顺利登录联交所的关键。

  新华医疗作为大股东,华检医疗成功上市,其自然也会受益不少,这点从此次交易完成后的持股情况就可见一斑。本次交易完成后,威士达成为华检医疗的全资子公司,同时新华医疗全资子公司华佗国际持有华检医疗的股权比例从9.92%猛增加到44.37%,同时,新华医疗通过出售威士达,2019年业绩也着实猛增不少。而华检医疗也如愿以偿,于2019年7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然而,问题在于,威士达对新华医疗也是相当重要的,正如前文所述,从2015年到2018年1~8月,威士达每年持续盈利均超过亿元,所实现的净利润占新华医疗净利润的比例分别高达32.04%、116.53%、114.77%和69.39%,考虑到新华医疗2015年到2018年合并报表扣非净利润均为亏损,这意味着,威士达是新华医疗绝对的“业绩担当”,2019年出售威士达股权,虽然在短期内让新华医疗获得了巨额非经常性损益,抬升了当年业绩,但在失去威士达后,新华医疗又将靠什么来盈利则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成本有虚减之嫌

  2019年,新华医疗靠着非经常性损益成为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状元”,但扣非后的净利润金额则亏损了2934.6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如此不堪的扣非后净利润,其真实性也依然存在一定疑点的,让人怀疑其主营业务成本存在虚减的可能。

  根据年报披露,新华医疗2019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24.4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37.09%,也就是说,新华医疗经营相关的年度采购总额为65.99亿元。

  作为生产型企业,与采购总额相关的成本一般为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那么其材料成本情况又如何呢?在年报中,新华医疗将其主要产品分为4大类,分别是医疗器械制造产品、医疗商贸产品、制药装备产品和医疗服务,根据披露,2019年其医疗器械制造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为13.8亿元,燃料动力费为1264.83万元;制药装备产品的的材料成本为7.21亿元,燃料动力费为490.28万元;医疗商贸产品属于商品贸易范畴,不涉及生产,因此不存在材料成本和燃料动力费,该项的采购成本为37.27亿元;医疗服务为医院的成本,似乎也不涉及采购总额相关项目。总体来算,其主营业务涉及采购相关的就是前三类产品,材料成本及燃料动力费用金额共计52.47亿元,相比当年发生的65.99亿元的采购总额少了13.52亿元。这意味着这13.52亿元的材料在2019年并未转化为商品被销售出去,理论上应该结转到存货中,导致当年存货金额的增加,由于部分原材料可能已经被加工成为在产品或者完整商品,因此当年存货新增金额应该会超过13.52亿元,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从年报披露的内容来看,2019年末新华医疗的存货并未出现增加,反而相比期初金额减少了5.93亿元,一增一减之下,前后相差了19.45亿元。

  2019年一季度,新华医疗将其子公司所持威士达60%股权出售给了关联公司,威士达的财务报表也不再合并,因此新华医疗期末存货金额有可能会因为剥离该子公司的存货而减少,使得上文计算的当年存货新增金额出现偏差,不过从威士达的审计报告来看,其2018年8月末的存货金额仅有5.93亿元,即使2019年剥离其报表时,其存货有所增加,也不应该太离谱,而若按照6亿元的存货金额计算,则差额仍然超过了13亿元。问题在于,如此巨额的存货差异到底如何产生的,显然令人很生疑。

  除此之外,其2018年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年报披露,2018年新华医疗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31.5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8.82%,因此可知公司年度采购总额为81.22亿元。而成本方面,其当年三大类产品的材料成本及燃料动力费用合计为73.05亿元,两者相差8.18亿元。理论上,其2018年存货新增金额应该超过8.18亿元才对,不过根据公司披露的期初和期末存货金额核算,实际上新华医疗2018年的存货仅增加了6250多万元,相比8.18亿元理论应增加金额存在7.55亿元的差异。

  2018年,新华医疗同样存在出售子公司股权的情况,其当年以 6436.05万元的价格出售了子公司上海方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8%股权,而根据方承医疗的审计报告,其2018年5月末的存货金额也不过1.97亿元,即使扣除因剥离该子公司存货产生的影响,其2018年的存货与理论金额之间仍然存在至少5.58亿元的差异。

  连续两年出现巨额数据差异,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公司披露的存货数据的无误的话,那么问题很可能就出在其披露的成本数据上,如果其披露的原材料成本过低则会出现上述异常,因此从上文出现巨额数据异常的结果来看,不排除该公司存在虚减成本的可能。■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