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清华报告:中国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发展损失仍处于较高区间

编辑/2019-04-27/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26日发布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但还存在着资本产出率持续下降、收入不公平、医疗服务地区发展不平衡、养老金替代率持续下降等问题。 清华大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26日发布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但还存在着资本产出率持续下降、收入不公平、医疗服务地区发展不平衡、养老金替代率持续下降等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表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是反映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程度的综合评价和分析工具,旨在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分析依据和政策支持。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稳中向好,不平衡现象略有改善。2017年平衡发展指数为52.49,较2016年上升1.38,较2011年上升10.32,年均增长率为3.72%,提升幅度明显。

  分领域来看,2011~2017年经济平衡发展指数由39.79上升至48.23,年均增长率达3.26%;社会平衡发展指数由43.66上升至54.62;生态平衡发展指数由42.88上升至55.93,增幅最大;民生平衡发展指数由42.34上升到51.18。

  不过,2011~2017年,我国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发展损失依然处于较高区间,年均发展损失在16%左右。

  “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显著影响了平衡发展指数水平。”许宪春说。

  从地区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平衡程度小幅上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2017年地区不平衡程度为0.22,较2011年下降了0.02。

  报告称,国家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区域政策,让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得以缓解,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从具体领域来看,除社会领域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小幅上升外,其余各领域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领域的不平衡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报告显示,从地区不平衡程度上看,2011~2017年生态领域最高,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次之,民生领域最低,不平衡程度分别为0.30,0.24,0.21,0.12。

  因此,未来还需要在各领域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尤其是生态领域和经济领域落实相关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为了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报告建议:一是应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二是推动城乡与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三是促进医疗服务地区协调发展,补齐农村医疗保障短板,四是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五是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养老平衡发展,六是防治土壤污染,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