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藤县太平镇陈垌村:从空壳村到网红村
编辑/2020-11-24/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过去的陈垌村一穷二白,没有像样的村道,大部分是陈旧的土瓦房,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是个典型的‘空壳村’。”广西藤县太平镇陈垌村党支部书记韦灿基说。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现在我们村的主干道路更宽了,村里新建了办公楼、文化长廊、乡村公园等,村容 ...
“过去的陈垌村一穷二白,没有像样的村道,大部分是陈旧的土瓦房,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是个典型的‘空壳村’。”广西藤县太平镇陈垌村党支部书记韦灿基说。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现在我们村的主干道路更宽了,村里新建了办公楼、文化长廊、乡村公园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村民韦相基告诉记者。
陈垌村坐落在藤县太平镇东面,拥有优质的天然山泉水、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古木旅游等,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全村共1500多人,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134人。
为了让全村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陈垌村多次召集党员研究发展思路,并组织党员代表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创办了藤县太平镇凤凰坪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致富能人+农户”的发展模式,确立了土地折股、现金入股、务工工资入股、认领贷款资金折股、吸引外来投资等方式,把家家户户分散的生产力联合形成“致富联合体”,盘活了资源优势,抱团发展特色产业。
“合作社的成立,使陈垌村抱团发展有了‘定心丸’,为我们村下一步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韦灿基说。村党支部和合作社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兴办了用地约2500平方米、年产量90吨的凤凰泉特醇酒厂和建设用地约1000平方米、年产量70吨的腐竹厂。合作社还利用腐竹厂的豆渣、酒厂发酵后的大米作为猪饲料,建成了养猪场,并发展起100多亩砂糖橘种植基地、50亩鱼塘,进一步延长了酒厂和腐竹厂的副产品产业链。
2018年,合作社又利用陈垌村优质的山泉水资源,兴建了占地约1000平方米、年产量30万桶、年经济效益达60万元的凤凰泉水厂。这些项目的陆续投产,为陈垌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可观效益,其中酒厂年经济效益约35万元,腐竹厂年经济效益约22万元,凤凰泉水厂年经济效益近60万元。目前,合作社共吸引股金603万元,其中村民入股383万元,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村集体每年从合作社经营利润中抽取1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陈垌村又把目光瞄准了村里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古木旅游资源,特别是凤凰山脚下那眼四季长流的凤凰泉水。他们开始谋划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投资建设养鱼场、山泉水游泳池、漂流、农乐山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打造“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乡土风情区,以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从2017年到2019年,短短3年时间,陈垌村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2017年的2万元增至2019年的15.5万元,预计2020年可达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4200多元增加到2019年的6800多元。”陈垌村村委会主任玉振基说。
如今,陈垌村的道路变宽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很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陈垌村由昔日默默无闻的穷山村一跃变成了今日的网红打卡村。(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通讯员 刘远标)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现在我们村的主干道路更宽了,村里新建了办公楼、文化长廊、乡村公园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村民韦相基告诉记者。
陈垌村坐落在藤县太平镇东面,拥有优质的天然山泉水、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古木旅游等,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全村共1500多人,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134人。
为了让全村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陈垌村多次召集党员研究发展思路,并组织党员代表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创办了藤县太平镇凤凰坪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致富能人+农户”的发展模式,确立了土地折股、现金入股、务工工资入股、认领贷款资金折股、吸引外来投资等方式,把家家户户分散的生产力联合形成“致富联合体”,盘活了资源优势,抱团发展特色产业。
“合作社的成立,使陈垌村抱团发展有了‘定心丸’,为我们村下一步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韦灿基说。村党支部和合作社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兴办了用地约2500平方米、年产量90吨的凤凰泉特醇酒厂和建设用地约1000平方米、年产量70吨的腐竹厂。合作社还利用腐竹厂的豆渣、酒厂发酵后的大米作为猪饲料,建成了养猪场,并发展起100多亩砂糖橘种植基地、50亩鱼塘,进一步延长了酒厂和腐竹厂的副产品产业链。
2018年,合作社又利用陈垌村优质的山泉水资源,兴建了占地约1000平方米、年产量30万桶、年经济效益达60万元的凤凰泉水厂。这些项目的陆续投产,为陈垌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可观效益,其中酒厂年经济效益约35万元,腐竹厂年经济效益约22万元,凤凰泉水厂年经济效益近60万元。目前,合作社共吸引股金603万元,其中村民入股383万元,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村集体每年从合作社经营利润中抽取1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陈垌村又把目光瞄准了村里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古木旅游资源,特别是凤凰山脚下那眼四季长流的凤凰泉水。他们开始谋划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投资建设养鱼场、山泉水游泳池、漂流、农乐山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打造“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乡土风情区,以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从2017年到2019年,短短3年时间,陈垌村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2017年的2万元增至2019年的15.5万元,预计2020年可达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4200多元增加到2019年的6800多元。”陈垌村村委会主任玉振基说。
如今,陈垌村的道路变宽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很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陈垌村由昔日默默无闻的穷山村一跃变成了今日的网红打卡村。(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通讯员 刘远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