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价格大涨!中国“疯狂的箱子”运价指数创历史新高
编辑/2020-12-15/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在CPI和PPI“双收缩”的形势下,涨价暗流正在涌动。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只“疯狂的箱子”——12月1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涨至1411.98点,历史性地站上1400点,创出新高;前一周,该指数刚创出有史以来最大周涨幅。 在业内人士看来,航运价格大 ...
在CPI和PPI“双收缩”的形势下,涨价暗流正在涌动。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只“疯狂的箱子”——12月1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涨至1411.98点,历史性地站上1400点,创出新高;前一周,该指数刚创出有史以来最大周涨幅。
在业内人士看来,航运价格大涨,有供给侧因素影响,更是出口活跃的缩影。在海外疫情蔓延背景下,我国成为很多国际订单理想的转移地。虽然未来这种“替代效应”或减弱,但随着海外需求“总蛋糕”变大,不必过于担忧出口增长的放缓。
“一箱难求”
在航运市场上,运价指数扮演着“晴雨表”的角色。国际上有大名鼎鼎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作为贸易和航运大国,我国也有自己的运价指数——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最近,这个平时一向“低调”的指数突然火了。
“实在是涨得太快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奇霖近日谈及该指数时称。12月11日,CCFI最新数据出炉:1411.98点,较前值涨6.7%,连涨4周,历史性突破1400点;上一周,该指数上涨10.44%,创下历史单周最大涨幅。
5月下旬以来,CCFI一路“高歌”,在半年多时间里大涨近70%。另一相关指数——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则在11月初就超越了2010年高点,最新值为2311.71点,连续改写历史纪录。
招商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尹睿哲说,过去SCFI上涨总是以波动向上的形态进行。在这一轮上涨过程中,SCFI却是“一飞冲天”,10月第一周以后还没回调过,涨势“底气十足”。
底气源自于当前集装箱供应的短缺和航运运力的紧张。据了解,集装箱如今是“一箱难求”。尽管制造商们大力补产,但似乎“远水难解近渴”,“缺箱潮”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成为摆在外贸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国际订单理想转移地
最近在外贸领域,不仅涌现出了“疯狂的箱子”,“疯狂的石头”也卷土重来——铁矿石价格大涨再次震动了中国钢铁工业。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箱子”,还是“石头”,在其疯狂的背后无不有着“供给侧收缩”的魅影,但“需求端扩张”亦不容忽视——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正展现出巨大影响力。
具体看,尹睿哲称,集装箱运价大涨与出口复苏密不可分,“中国的出口货物大多数通过集装箱进行海上运输。反映在数据层面上,运价指数和出口同比数据趋势一致。”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以美元计,11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1.1%,较上月上升近7个百分点,远高于市场预期,也是2018年2月以来最高增速。由于出口表现强劲,当月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创出有数据记载以来的新高。
两三个季度前,几乎没人料到出口反弹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今年2月,我国出口同比下降17.1%,并出现2018年4月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之后,海外疫情开始蔓延扩散,大家“线性外推”,对出口前景愈发悲观。
“实际上,海外疫情扩散,反而推升了中国出口。”李奇霖称,疫情发生后,欧美国家直接大量“发钱”,消费比生产更快恢复,我国则针对生产端出台大量支持举措,生产恢复更快。
李奇霖称,在发达国家消费强劲、需要进口的同时,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产能没有恢复,我国作为最先摆脱疫情影响的制造业大国,成了很多国际订单理想的转移地。“今年以来,由于我国生产秩序恢复较早,承担‘替代生产’的角色,向海外输送大量商品。”尹睿哲称。
拉动引擎料有序切换
超预期强劲的出口,在过去几个季度里为我国恢复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关心,出口的高景气还能维持多久?
远超正常水平的出口增速不可持续。按照市场主流观点,在疫苗研制成功之后,随着海外供给能力逐步恢复,出口替代效应将减弱。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从美国方面看,美国经济在房地产、补库存、居民收入层面获得支持,其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有望在未来两个季度内得到延续。直到新冠疫苗得到较广泛接种,全球供应链得到普遍恢复之时,这一拉动效应预计会减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替代效应的“退坡”会给出口造成巨大压力。李奇霖称,当前国际贸易总盘子要比前几年大得多,海外消费高景气将继续拉动我国出口;同时,订单回流也将是渐进过程。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库存周期重启,以及疫苗大规模接种,有望刺激全球经济加快修复;伴随疫情“错位”影响消退,我国出口的核心支持将由订单替代效应转为需求拉动效应。
国盛证券固收团队指出,今年我国上升的出口份额中既有阶段性的也有永久性的,未来海外疫情缓解之后,出口份额会有所下降,但预计仍会高于疫情前水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航运价格大涨,有供给侧因素影响,更是出口活跃的缩影。在海外疫情蔓延背景下,我国成为很多国际订单理想的转移地。虽然未来这种“替代效应”或减弱,但随着海外需求“总蛋糕”变大,不必过于担忧出口增长的放缓。
“一箱难求”
在航运市场上,运价指数扮演着“晴雨表”的角色。国际上有大名鼎鼎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作为贸易和航运大国,我国也有自己的运价指数——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最近,这个平时一向“低调”的指数突然火了。
“实在是涨得太快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奇霖近日谈及该指数时称。12月11日,CCFI最新数据出炉:1411.98点,较前值涨6.7%,连涨4周,历史性突破1400点;上一周,该指数上涨10.44%,创下历史单周最大涨幅。
5月下旬以来,CCFI一路“高歌”,在半年多时间里大涨近70%。另一相关指数——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则在11月初就超越了2010年高点,最新值为2311.71点,连续改写历史纪录。
招商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尹睿哲说,过去SCFI上涨总是以波动向上的形态进行。在这一轮上涨过程中,SCFI却是“一飞冲天”,10月第一周以后还没回调过,涨势“底气十足”。
底气源自于当前集装箱供应的短缺和航运运力的紧张。据了解,集装箱如今是“一箱难求”。尽管制造商们大力补产,但似乎“远水难解近渴”,“缺箱潮”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成为摆在外贸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国际订单理想转移地
最近在外贸领域,不仅涌现出了“疯狂的箱子”,“疯狂的石头”也卷土重来——铁矿石价格大涨再次震动了中国钢铁工业。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箱子”,还是“石头”,在其疯狂的背后无不有着“供给侧收缩”的魅影,但“需求端扩张”亦不容忽视——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正展现出巨大影响力。
具体看,尹睿哲称,集装箱运价大涨与出口复苏密不可分,“中国的出口货物大多数通过集装箱进行海上运输。反映在数据层面上,运价指数和出口同比数据趋势一致。”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以美元计,11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1.1%,较上月上升近7个百分点,远高于市场预期,也是2018年2月以来最高增速。由于出口表现强劲,当月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创出有数据记载以来的新高。
两三个季度前,几乎没人料到出口反弹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今年2月,我国出口同比下降17.1%,并出现2018年4月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之后,海外疫情开始蔓延扩散,大家“线性外推”,对出口前景愈发悲观。
“实际上,海外疫情扩散,反而推升了中国出口。”李奇霖称,疫情发生后,欧美国家直接大量“发钱”,消费比生产更快恢复,我国则针对生产端出台大量支持举措,生产恢复更快。
李奇霖称,在发达国家消费强劲、需要进口的同时,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产能没有恢复,我国作为最先摆脱疫情影响的制造业大国,成了很多国际订单理想的转移地。“今年以来,由于我国生产秩序恢复较早,承担‘替代生产’的角色,向海外输送大量商品。”尹睿哲称。
拉动引擎料有序切换
超预期强劲的出口,在过去几个季度里为我国恢复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关心,出口的高景气还能维持多久?
远超正常水平的出口增速不可持续。按照市场主流观点,在疫苗研制成功之后,随着海外供给能力逐步恢复,出口替代效应将减弱。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从美国方面看,美国经济在房地产、补库存、居民收入层面获得支持,其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有望在未来两个季度内得到延续。直到新冠疫苗得到较广泛接种,全球供应链得到普遍恢复之时,这一拉动效应预计会减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替代效应的“退坡”会给出口造成巨大压力。李奇霖称,当前国际贸易总盘子要比前几年大得多,海外消费高景气将继续拉动我国出口;同时,订单回流也将是渐进过程。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库存周期重启,以及疫苗大规模接种,有望刺激全球经济加快修复;伴随疫情“错位”影响消退,我国出口的核心支持将由订单替代效应转为需求拉动效应。
国盛证券固收团队指出,今年我国上升的出口份额中既有阶段性的也有永久性的,未来海外疫情缓解之后,出口份额会有所下降,但预计仍会高于疫情前水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