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商业帝国的传承:娃哈哈筹划上市背后的产权忧患
编辑/2019-05-30/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曾几何时,娃哈哈一直与华为、老干妈一起,作为国内知名企业却不上市的代表,被坊间称为“永不上市三大家”。这一次,娃哈哈很可能要抛开其他两家,率先拥抱资本市 ...
“娃哈哈上市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一个举动”,宗馥莉近日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宗馥莉为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女儿,也被外界视为娃哈哈集团的接班人。这位年轻的少东家从小喝着“洋墨水”长大,与宗庆后这种“泥腿子”出身有着迥异的经商理念。
随着宗庆后慢慢老去,早已年过古稀他即使还想“再干20年”,怕也是有心无力。而娃哈哈这个价值千亿的商业帝国如何传承,已成为外界最关心的事情。
吴晓波说过:“在全球家族企业史上,成功传承从来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特色市场机制以及特定历史“原罪”的复杂商业环境中,新老一辈的交棒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里的风险并不仅仅是经营上的,更多的是产权上的。
历史的羁绊
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企业沉浮,制度的演变造就了企业的荣辱兴衰,也成就了一代企业家们传奇的一生。
42岁,已经是人到中年,许多不得志的人早已被生活磨得心疲力竭,转而把人生愿望寄托到下一代了。但42岁的宗庆后却是依然雄心勃勃,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成为“杭州的李嘉诚”。
1987年,42岁的宗庆后辞掉了稳定工作,承包下了当时连年亏损的杭州上海校办企业经销部。那样的岁月自然是艰苦的,企业又穷又小,宗庆后每天蹬着三轮车在杭州街头卖起了冰棍,风里来雨里去。
创业第二年为别人加工口服液,第三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仅仅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娃哈哈产值就已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娃哈哈也开始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从校企经销部到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再到娃哈哈集团,企业组织形式几经变迁,但产权却是非常清晰的,杭州市上城区国资局是唯一一个股东。那为何100%的国企“娃哈哈集团”最后变成了宗庆后的企业了呢?
私有化的“原罪”
1993年在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浙江地区,悄然发生了一场集体企业的量化改革运动,集体企业经过评估后,经营者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将集体企业“私有化”。这种产权改革在随后的几年里一直处在“地下运作”的阶段,它从来没有得到政府的公开肯定,而且在理论界也一直争论不休。
娃哈哈国有资本的部分退出是在2000年,而在这之前宗庆后就已经开始进行产权上的谋划。与同时期具有相同境遇的企业家们不谋而合,宗庆后也是用了“引狼入室”这一招(引入外资稀释国有股份),但也因此为日后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宗庆后引来的这头“狼”便是世界著名的食品饮料集团——达能集团。
双方于1999年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成为日后分歧的源头。合同约定:“不经过合资公司董事会等同意,不能将商标给予其他使用”,也就是说,达能参与的“合资公司”拿走了“100%国资的娃哈哈集团”的“娃哈哈”商标。
2000年,在“国退民进”的大浪潮中,娃哈哈集团也迎来了改制。娃哈哈集团由国有独资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由上城区国资局控股46%;宗庆后个人持股29.4%;娃哈哈集团工会持股24.6%。娃哈哈自此摘去了“国企”的帽子。
达娃之争
改制之后,宗庆后和中方决策班子商量决定,由职工集资持股成立的公司出面,建立一批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这些公司建成后依然使用“娃哈哈”这个商标,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或许是良好的业绩让达能觊觎,2006年4月达能突然以商标使用合同中娃哈哈集团“不应许可除娃哈哈达能合资公司外的任何其他方使用商标”为由,要求以40亿元的净资产价格并购娃哈哈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遭遇娃哈哈的强烈抵制,达娃纠纷爆发。
2007年5月,达能正式启动对娃哈哈的法律诉讼。此后,双方进行了数十起国内外官司战。官司一直打到2009年5月,娃哈哈以29战29胜的不败战绩挫败了达能的锐气,最终双方于2009年9月和解。
达能作价30亿元出让了合资公司51%的股权,从此退出娃哈哈。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双方将终止与双方之间纠纷有关的所有法律程序。从200亿变成30亿,这出收购变成反收购的商业大戏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经此一役后,虽有惊无险地保住了商标,但却让宗庆后从此对资本产生了阴影,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其一直对上市持否定态度。
上市的动机
娃哈哈集团的改制也曾遭受舆论的质疑,如果以现如今的眼光去看,其私有化的路径确实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然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一切又显得顺理成章。宗庆后是幸运的,成功完成了娃哈哈的转制,但又有多少曾闪耀一时的企业家在那场产权改革的浪潮中功败垂成,黯然离场。
从娃哈哈和达能的产权之争来看,达能所持有的合资企业51%的股权按照上市公司的公允定价大概值200亿,而最终却以30亿卖给了娃哈哈,这中间巨大的落差又包含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
娃哈哈虽然有过股权改制,但显然并不够彻底,其股权价值一直都是一笔糊涂账。
纵观历史上封建王位的传承,继承者们鲜有超越开国君主的存在,守成之主已然是很高的评价了。而在商业史上,家族企业的传承又何尝不面临同样的困境呢?当老一辈“精明”的企业家退场,年经的“少东家”显然很难在这强敌环伺的复杂商业环境中游刃有余。
很多人将娃哈哈上市归结于品牌渠道的老化,营收大幅下滑等,但实际上正如宗庆后所说,娃哈哈依然是不差钱的。上市的真正目的或许是为了家族企业的传承——将带有历史“原罪”的产权进行合法的公允化定价。
娃哈哈上市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宗庆后真正退休的时候了。
作者:云掌财经/周坤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上海移动不动了,网友慌了 上一篇:每日复盘:沪指缩量震荡调整,稀土板块卷土重来!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前方天堂还是地狱?特斯拉未来挑战全剖析
数码家电/阅读:12 -
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得看立法者的进度
移动应用/阅读:1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