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局顺利
编辑/2021-04-14/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3年来,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实施以来,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生机勃勃,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现顺利开局。”这是记者从国新办4月12日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建立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 ...
“3年来,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实施以来,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生机勃勃,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现顺利开局。”这是记者从国新办4月12日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建立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使命,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开发布。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打造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全球优质生产要素聚集区,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示范;就是要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就是要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体系,为我国更深层次地适应运用并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提供重要平台。”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亮说。
自贸港制度框架“鸿蒙初辟”?
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构建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初步统计,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海南省及有关部门目前已发布政策文件110多份,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可谓‘鸿蒙初辟’。”丛亮说,这些政策文件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和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突出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助力自由贸易港建设“六个更加”,即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支持政策、更加高效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加便利开放的运输服务政策、更加有力有效的要素支撑政策、更加高效完善的实施保障制度。
据悉,海南率先建立了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货物贸易制度,出台“一负两正”三张清单,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让贸易更便利;出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为27条,让投资更自由;印发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出台支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文件17份,让发展空间更广阔。
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早期收获的重要内容之一。海关总署副署长张际文表示,从2021年7月1日起,离岛旅客年度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升至10万元,免税商品种类由38类增至45类。新政的实施,有望进一步促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带动海南外贸快速增长。
“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是国际先进自由贸易港的普遍特征,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一项建设重点。”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说,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已经起草完成,正在走相应的程序。此外,商务部还牵头会同19个部门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28项具体措施,也将于近期对外发布。
营商环境是自贸港建设“金饭碗”?
“海南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不仅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因此,保护好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必须要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说。
沈晓明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坚决做到生态环境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同时把营商环境作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金饭碗”,生态环境、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三个环境”一起抓,使之成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力争使这‘三个环境’产生叠加效应,使海南的发展环境最优。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当中就要求海南‘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这‘三化’是海南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和特点。”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冯飞说。
近年来,海南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比如率先在全国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审批“规划一张图,报批一套表,审批一支笔”;推行园区极简审批,审批环节由70个减少到4个,审批时间压缩了80%以上;迭代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使口岸总体通关时长较3年前压缩了一半等。
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提升,外资爆发式增长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大亮点。其中,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倍增,实现了连续3年翻番;外商投资主体倍增,2020年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接近2019年的3倍;外资的来源地倍增,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南投资。
冯飞说,目前海南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最短,全国是33项,自贸区是30项,而海南是27项。企业税负最低,比如外商最关注的企业所得税,海南鼓励类产业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高端人才享受最高15%的个人所得税,这两项政策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如何找准定位,发挥好作用?
“如果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一个‘8’字形,海南就在这个‘8’字形的交汇点上。我们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就定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沈晓明解释,在制度层面,海南在2025年封关之后,是境内关外,在制度层面上自然而然是一个交汇点;在政策层面上,自由贸易港的主要政策是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促进国际投资和贸易自由便利;在区位层面上,海南连接了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两个全球最活跃的市场,因此在区位上也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
沈晓明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要对标国际最先进的经贸规则,充分发挥投资和贸易自由便利的政策优势,吸引国内国际双循环当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在海南汇聚。
“与1万亿境外的购物消费、80万去国外就医的人群、80万留学大军相比,我们促进消费回流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消费回流的比例还不高,但其发展前景已经受到市场主体的极大关注,这仅仅是我们当前发挥双循环交汇点作用的一个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沈晓明说,如果把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发挥好了,海南在新发展格局当中的地位将会特别重要、特别突出。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使命,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开发布。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打造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全球优质生产要素聚集区,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示范;就是要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就是要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体系,为我国更深层次地适应运用并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提供重要平台。”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亮说。
自贸港制度框架“鸿蒙初辟”?
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构建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初步统计,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海南省及有关部门目前已发布政策文件110多份,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可谓‘鸿蒙初辟’。”丛亮说,这些政策文件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和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突出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助力自由贸易港建设“六个更加”,即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支持政策、更加高效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加便利开放的运输服务政策、更加有力有效的要素支撑政策、更加高效完善的实施保障制度。
据悉,海南率先建立了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货物贸易制度,出台“一负两正”三张清单,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让贸易更便利;出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为27条,让投资更自由;印发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出台支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文件17份,让发展空间更广阔。
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早期收获的重要内容之一。海关总署副署长张际文表示,从2021年7月1日起,离岛旅客年度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升至10万元,免税商品种类由38类增至45类。新政的实施,有望进一步促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带动海南外贸快速增长。
“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是国际先进自由贸易港的普遍特征,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一项建设重点。”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说,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已经起草完成,正在走相应的程序。此外,商务部还牵头会同19个部门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28项具体措施,也将于近期对外发布。
营商环境是自贸港建设“金饭碗”?
“海南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不仅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因此,保护好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必须要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说。
沈晓明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坚决做到生态环境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同时把营商环境作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金饭碗”,生态环境、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三个环境”一起抓,使之成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力争使这‘三个环境’产生叠加效应,使海南的发展环境最优。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当中就要求海南‘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这‘三化’是海南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和特点。”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冯飞说。
近年来,海南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比如率先在全国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审批“规划一张图,报批一套表,审批一支笔”;推行园区极简审批,审批环节由70个减少到4个,审批时间压缩了80%以上;迭代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使口岸总体通关时长较3年前压缩了一半等。
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提升,外资爆发式增长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大亮点。其中,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倍增,实现了连续3年翻番;外商投资主体倍增,2020年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接近2019年的3倍;外资的来源地倍增,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南投资。
冯飞说,目前海南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最短,全国是33项,自贸区是30项,而海南是27项。企业税负最低,比如外商最关注的企业所得税,海南鼓励类产业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高端人才享受最高15%的个人所得税,这两项政策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如何找准定位,发挥好作用?
“如果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一个‘8’字形,海南就在这个‘8’字形的交汇点上。我们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就定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沈晓明解释,在制度层面,海南在2025年封关之后,是境内关外,在制度层面上自然而然是一个交汇点;在政策层面上,自由贸易港的主要政策是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促进国际投资和贸易自由便利;在区位层面上,海南连接了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两个全球最活跃的市场,因此在区位上也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
沈晓明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要对标国际最先进的经贸规则,充分发挥投资和贸易自由便利的政策优势,吸引国内国际双循环当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在海南汇聚。
“与1万亿境外的购物消费、80万去国外就医的人群、80万留学大军相比,我们促进消费回流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消费回流的比例还不高,但其发展前景已经受到市场主体的极大关注,这仅仅是我们当前发挥双循环交汇点作用的一个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沈晓明说,如果把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发挥好了,海南在新发展格局当中的地位将会特别重要、特别突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