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占销售12%、是美国的4倍 医药冷链物流路在何方
编辑/2019-06-10/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运输车辆在装货前需要提前开启冷气,把处于正常温度的车辆温度降到药品运输所需要的5度以下,这个温度一直要保持到货物目的地。在途时,系统可视化、实时监控到车辆的温度情况,一旦出现温度异常,系统就要报警。” 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 ...
“运输车辆在装货前需要提前开启冷气,把处于正常温度的车辆温度降到药品运输所需要的5度以下,这个温度一直要保持到货物目的地。在途时,系统可视化、实时监控到车辆的温度情况,一旦出现温度异常,系统就要报警。” 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物流”)总经理顾一民对国家药监局媒体走访团表示。
可以实时监控温度的物流在药品领域现身。
这可以说是物流业的“奢侈品”,不仅成本高昂,技术要求也高,正因如此,在食品和药品运输领域,实时监控的冷链物流尤为重要。“山东疫苗事件”的发生,敲响了中国冷链物流的警钟。为了药品和疫苗的安全,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打造了全流程的冷链物流系统。
布局全国冷链系统
突出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使得冷链运输、冷链流通和低温多式联运在物流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确保物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保持品质,该物流网络称为冷链物流。大致分为食品冷链和医药品冷链两大类物流。冷链物流是系统工程、低温制冷、食品、医药、交通等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产业,我国商品冷链流通率仅20%,冷链运输率30%,且全程冷链的不足1%,而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达90%以上。
国药物流是国药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承载着整个国药控股的干线物流配送任务。2016年7月山东疫苗事件曝光之后,国药物流正式成立了冷链事业部,并启动了“全国冷链物流一体化项目”,目标是从疫苗入手,促进旗下所有物流公司的冷链物流标准化、流程化运作,打造高标准的冷链物流体系,为药企提供专业化、高品质和集约化的药品冷链解决方案。
“国药物流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取得全国药品第三方许可的企业,独立承担了国药集团的物流分销业务,为多家国内外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连锁零售企业提供包括药品物流、医疗器械物流、进口保税物流等在内的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特别是在疫苗领域,国药物流配送的企业占80%以上。”国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世元介绍称。
据张世元介绍,目前,国药物流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拥有不同规模的物流中心200多个,仓储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物流网 络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其中,药品冷链物流业务几乎是与国药物流的三方业务同时发展,而且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药品冷链管控力度不断加强,药品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目前,国药物流提供的冷链服务主要集中在药品的储存和配送,并通过标准化逐渐形成一定的优势。比如在冷链药品的储存方面,国药物流主要关注设备管理、设施设备监控以及温控设施设备验证等几个关键环节,最终目的是确保冷库的正常运营。特别在整个监控体系的打造及管理方面包括标准的制定方面,国药物流都做了很多创新,以更好地符合冷链药品的储存要求。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体系健全的发达国家相比,冷链物流行业呈现规模小且分布杂乱的现象。医药行业上下游未整体 规划,成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障碍,从而使得医药冷链物流流通效率低下。
而2017年,药品生产企业为应对“两票制”政策纷纷开展渠道整合,短期内渠道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长期内是否能通过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优化提高效率效益,对药品物流提出了挑战。药品流通四大巨头国药、华润、上药、九州通的调拨业务受“一票制”、“两票制”影响尤为突出,但“集团内控股子公司可以再开一票”从另一个方面保护了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企业,而对于众多的中小批发商来说则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转型考验。从 2017年全国四大巨头和区域 22强的流通企业表现来看,兼并重组、商业网络化下沉式布局、县域短板弥补、全国性或区域性物流网络一体化建设、营销服务转型、新零售及医养结合模式下健康产业新业务创新等逐步扩展。
“这个系统不仅是把温度控制到所需,并实时监控,同时还实施了‘货到人’拣选系统,提高了效率。”顾一民表示。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国药物流积极参与《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GB/T 288422012)、《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 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GB/T 34399-2017)等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与制定工作,推动中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同时把药品做到了可追溯。
“目前的追溯是从库到目的地,国药能做的是这个系统。”一位技术人员表示。
安全的代价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体系健全的发达国家相比,冷链物流行业呈现规模小且分布杂乱的现象,而能做到时时可视化监控的更是少之又少,只因成本昂贵。
“3万平方米的仓库,单纯电费就需要1000万元。因为这些库的温度常年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顾一民表示。
这个成本还不包括那些跑在路上保持低温的冷藏车的成本。正因为医药冷链物流成本高,药物保存条件要求十分高,存储仓库与冷藏运输车等的建设与运行成本便居高不下,使得医药冷链物流从建设到运营中的成本都远超于传统物流成本。
相关数据显示,医药物流成本占销售总成本的12%,是美国的4倍,许多小型医药物流公司面对如此高成本的产业,为在同行业竞争中得以胜出,多数存在降低成本的现象,药品安全就难以得到保证。 而对于处于落后地区的需求地,无法支付冷链物流高昂的设施成本,储存、转运等环节更是达不到标准,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依然利用人工来检测并记录药品运输周转中的温度,使得温控数据不连续,缺乏药品全程温度监控反馈的技术,药品在转移过程中温度无法准确维持,药效大打折扣,药品安全问题就会存在很大隐患。这是药品安全事件不断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国物流在质量管理、标准化推进、信息系统部署和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全国物流管理在标准化推进深度方面、区域物流一体化推进程度方面、在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还有较大潜力可挖。”国药控股副总裁蔡买松表示。
?
可以实时监控温度的物流在药品领域现身。
这可以说是物流业的“奢侈品”,不仅成本高昂,技术要求也高,正因如此,在食品和药品运输领域,实时监控的冷链物流尤为重要。“山东疫苗事件”的发生,敲响了中国冷链物流的警钟。为了药品和疫苗的安全,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打造了全流程的冷链物流系统。
布局全国冷链系统
突出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使得冷链运输、冷链流通和低温多式联运在物流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确保物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保持品质,该物流网络称为冷链物流。大致分为食品冷链和医药品冷链两大类物流。冷链物流是系统工程、低温制冷、食品、医药、交通等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产业,我国商品冷链流通率仅20%,冷链运输率30%,且全程冷链的不足1%,而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达90%以上。
国药物流是国药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承载着整个国药控股的干线物流配送任务。2016年7月山东疫苗事件曝光之后,国药物流正式成立了冷链事业部,并启动了“全国冷链物流一体化项目”,目标是从疫苗入手,促进旗下所有物流公司的冷链物流标准化、流程化运作,打造高标准的冷链物流体系,为药企提供专业化、高品质和集约化的药品冷链解决方案。
“国药物流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取得全国药品第三方许可的企业,独立承担了国药集团的物流分销业务,为多家国内外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连锁零售企业提供包括药品物流、医疗器械物流、进口保税物流等在内的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特别是在疫苗领域,国药物流配送的企业占80%以上。”国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世元介绍称。
据张世元介绍,目前,国药物流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拥有不同规模的物流中心200多个,仓储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物流网 络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其中,药品冷链物流业务几乎是与国药物流的三方业务同时发展,而且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药品冷链管控力度不断加强,药品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目前,国药物流提供的冷链服务主要集中在药品的储存和配送,并通过标准化逐渐形成一定的优势。比如在冷链药品的储存方面,国药物流主要关注设备管理、设施设备监控以及温控设施设备验证等几个关键环节,最终目的是确保冷库的正常运营。特别在整个监控体系的打造及管理方面包括标准的制定方面,国药物流都做了很多创新,以更好地符合冷链药品的储存要求。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体系健全的发达国家相比,冷链物流行业呈现规模小且分布杂乱的现象。医药行业上下游未整体 规划,成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障碍,从而使得医药冷链物流流通效率低下。
而2017年,药品生产企业为应对“两票制”政策纷纷开展渠道整合,短期内渠道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长期内是否能通过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优化提高效率效益,对药品物流提出了挑战。药品流通四大巨头国药、华润、上药、九州通的调拨业务受“一票制”、“两票制”影响尤为突出,但“集团内控股子公司可以再开一票”从另一个方面保护了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企业,而对于众多的中小批发商来说则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转型考验。从 2017年全国四大巨头和区域 22强的流通企业表现来看,兼并重组、商业网络化下沉式布局、县域短板弥补、全国性或区域性物流网络一体化建设、营销服务转型、新零售及医养结合模式下健康产业新业务创新等逐步扩展。
“这个系统不仅是把温度控制到所需,并实时监控,同时还实施了‘货到人’拣选系统,提高了效率。”顾一民表示。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国药物流积极参与《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GB/T 288422012)、《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 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GB/T 34399-2017)等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与制定工作,推动中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同时把药品做到了可追溯。
“目前的追溯是从库到目的地,国药能做的是这个系统。”一位技术人员表示。
安全的代价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体系健全的发达国家相比,冷链物流行业呈现规模小且分布杂乱的现象,而能做到时时可视化监控的更是少之又少,只因成本昂贵。
“3万平方米的仓库,单纯电费就需要1000万元。因为这些库的温度常年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顾一民表示。
这个成本还不包括那些跑在路上保持低温的冷藏车的成本。正因为医药冷链物流成本高,药物保存条件要求十分高,存储仓库与冷藏运输车等的建设与运行成本便居高不下,使得医药冷链物流从建设到运营中的成本都远超于传统物流成本。
相关数据显示,医药物流成本占销售总成本的12%,是美国的4倍,许多小型医药物流公司面对如此高成本的产业,为在同行业竞争中得以胜出,多数存在降低成本的现象,药品安全就难以得到保证。 而对于处于落后地区的需求地,无法支付冷链物流高昂的设施成本,储存、转运等环节更是达不到标准,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依然利用人工来检测并记录药品运输周转中的温度,使得温控数据不连续,缺乏药品全程温度监控反馈的技术,药品在转移过程中温度无法准确维持,药效大打折扣,药品安全问题就会存在很大隐患。这是药品安全事件不断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国物流在质量管理、标准化推进、信息系统部署和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全国物流管理在标准化推进深度方面、区域物流一体化推进程度方面、在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还有较大潜力可挖。”国药控股副总裁蔡买松表示。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