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创业板成支持创新重要平台
编辑/2021-07-19/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随着百洋医药、雷尔伟等5家公司于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市,上半年A股市场IPO(首次公开募股)正式收官。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共有245家公司登陆A股市场,同比增长105.88%,共实现募资2109.5亿元,同比增长51.46%。 业内多位人士表示,受益于我国经济加 ...
随着百洋医药、雷尔伟等5家公司于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市,上半年A股市场IPO(首次公开募股)正式收官。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共有245家公司登陆A股市场,同比增长105.88%,共实现募资2109.5亿元,同比增长51.46%。
业内多位人士表示,受益于我国经济加快复苏和注册制改革持续深化,上半年A股市场IPO势头强劲,以科创板、创业板为牵引,多层次资本市场已成支持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A股IPO数量翻番
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起步,到创业板实施“存量+增量”改革,注册制改革持续深化。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大批科创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从而快速成长。
按上市板块划分,科创板、创业板成为上半年A股IPO数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其中科创板IPO企业数量为86家,创业板IPO企业数量为85家,合计171家,占上半年A股市场IPO总数量的69.8%。此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IPO的企业分别有54家和20家。
就募资金额看,科创板IPO企业共募资708.27亿元,创业板IPO企业共募资527.29亿元,两个板块合计1235.56亿元,占上半年A股市场IPO募资总金额的58.57%。上交所主板的IPO募资金额最高,为741.01亿元,深交所主板IPO共募资132.9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6月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向优质创新企业敞开大门后,今年上半年创业板IPO数量、募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03%和231%。
“今年上市公司家数较去年同期翻番,创业板注册制开闸为市场提供了重要活力,大幅提升了IPO速度,市场直接融资占比日益提高。”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认为,直接融资具有多方面优点,首先有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业内人士表示,注册制下,科创板与创业板改革成果显著,科创企业迎来更多发展机会,要素资源逐步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实现了科技、资本与产业的高水平循环。
“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科技类公司获得了发展资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了创新发展与业绩改善的良性循环。”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此前透露,2020年,科创板、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38%,明显高于主板2.1%的增长水平;研发强度分别为9.4%、4.9%,大幅高于实体上市公司2.6%的平均水平,两个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占实体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重较上一年度提高2.5个百分点。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认为,得益于中国国内经济迅速平稳复苏以及注册制改革的阶段性成功,A股IPO市场上半年发展势头良好,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上市的生力军,A股IPO数量实现翻番。
全方位严把“入口关”
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已有128家IPO申报企业主动撤单,具体来看,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分别有15家、47家、66家。相比之下,2020年全年合计仅有70多家企业撤回IPO申请。
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今年以来,监管层通过政策完善、现场检查等诸多举措不断提升首发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督促证券公司归位尽责,从源头上净化发行市场环境。
“上半年IPO申报企业撤回申请增多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层的强监管。”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对记者说:“一是加强了窗口指导,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企业主动劝导其撤出IPO排队序列;二是提高了上市门槛,如科创板提高了对科创属性的要求,很多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得不撤单;三是加大了现场检查力度,形成了较大的监管威慑力,迫使拟IPO企业及保荐机构主动撤单。”
7月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对注册制下投行业务的监管,全方位督促证券公司归位尽责。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注册制试点以来,证券公司内控水平和投行业务执业质量总体有所提升,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些证券公司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项目遴选不审慎,核查把关不严格,内部控制不完善,“带病申报”“一查就撤”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上市公司质量和行业形象。
注册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无疑对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注册制是市场化改革,是监管权责的下移。在试点注册制背景下,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的关键主体,保荐机构具有看门人的职责和义务。”谈及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时,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建议,首先需要压实主体责任,增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其次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中介机构的合规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后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来形成一批高质量的金融中介机构。
IPO“入口关”质量提升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只有一批批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和全面的公司逐步上市,才能够促使市场形成价值投资风气,才能够实现投资者保护,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足健康发展。倘若新上市公司鱼龙混杂,充斥着南郭先生,就不可能实现投资者长期持股、优化资源配置的初衷。”田利辉认为。
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
7月5日,证监会党委专门举行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会议指出,要提高推进更深层次改革的本领,扎实做好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注册制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系统全面改革。申万宏源证券董事长储晓明表示,以注册制改革为突破口,退市、交易、分红、再融资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制度系统性改革加速推进,打破了过往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当前资本市场的改革特别重视市场化和法治化,注重顶层设计和风险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资本市场新生态的战略性重构,改革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前所未有。
“首先要确定好主板注册上市的标准,在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注意防范供给侧冲击;其次要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强化前端把关,提升首发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再次,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倡导价值投资理念;最后要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市场运行质量。”田利辉谈及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需注意的事项时表示。
“做好全面实行注册制的各项准备,持续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推进关键制度创新,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张望军表示,一是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改革,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完善覆盖科技创新性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是畅通私募基金的募、投、管、退各环节制度,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三是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
安信证券报告指出,近期监管态度体现了严格落实法治化的导向,震慑了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当前市场化价格约束机制有待完善,未来监管部门更要把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功能交还给市场,推动市场主体理性投资,由市场主体决定哪些公司享受高估值,哪些公司应及时退市,才能自觉形成优胜劣汰、挖掘优质标的、走向市场化的成熟IPO注册制。(本报记者 马春阳)
业内多位人士表示,受益于我国经济加快复苏和注册制改革持续深化,上半年A股市场IPO势头强劲,以科创板、创业板为牵引,多层次资本市场已成支持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A股IPO数量翻番
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起步,到创业板实施“存量+增量”改革,注册制改革持续深化。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大批科创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从而快速成长。
按上市板块划分,科创板、创业板成为上半年A股IPO数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其中科创板IPO企业数量为86家,创业板IPO企业数量为85家,合计171家,占上半年A股市场IPO总数量的69.8%。此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IPO的企业分别有54家和20家。
就募资金额看,科创板IPO企业共募资708.27亿元,创业板IPO企业共募资527.29亿元,两个板块合计1235.56亿元,占上半年A股市场IPO募资总金额的58.57%。上交所主板的IPO募资金额最高,为741.01亿元,深交所主板IPO共募资132.9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6月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向优质创新企业敞开大门后,今年上半年创业板IPO数量、募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03%和231%。
“今年上市公司家数较去年同期翻番,创业板注册制开闸为市场提供了重要活力,大幅提升了IPO速度,市场直接融资占比日益提高。”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认为,直接融资具有多方面优点,首先有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业内人士表示,注册制下,科创板与创业板改革成果显著,科创企业迎来更多发展机会,要素资源逐步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实现了科技、资本与产业的高水平循环。
“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科技类公司获得了发展资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了创新发展与业绩改善的良性循环。”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此前透露,2020年,科创板、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38%,明显高于主板2.1%的增长水平;研发强度分别为9.4%、4.9%,大幅高于实体上市公司2.6%的平均水平,两个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占实体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重较上一年度提高2.5个百分点。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认为,得益于中国国内经济迅速平稳复苏以及注册制改革的阶段性成功,A股IPO市场上半年发展势头良好,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上市的生力军,A股IPO数量实现翻番。
全方位严把“入口关”
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已有128家IPO申报企业主动撤单,具体来看,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分别有15家、47家、66家。相比之下,2020年全年合计仅有70多家企业撤回IPO申请。
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今年以来,监管层通过政策完善、现场检查等诸多举措不断提升首发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督促证券公司归位尽责,从源头上净化发行市场环境。
“上半年IPO申报企业撤回申请增多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层的强监管。”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对记者说:“一是加强了窗口指导,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企业主动劝导其撤出IPO排队序列;二是提高了上市门槛,如科创板提高了对科创属性的要求,很多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得不撤单;三是加大了现场检查力度,形成了较大的监管威慑力,迫使拟IPO企业及保荐机构主动撤单。”
7月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对注册制下投行业务的监管,全方位督促证券公司归位尽责。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注册制试点以来,证券公司内控水平和投行业务执业质量总体有所提升,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些证券公司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项目遴选不审慎,核查把关不严格,内部控制不完善,“带病申报”“一查就撤”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上市公司质量和行业形象。
注册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无疑对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注册制是市场化改革,是监管权责的下移。在试点注册制背景下,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的关键主体,保荐机构具有看门人的职责和义务。”谈及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时,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建议,首先需要压实主体责任,增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其次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中介机构的合规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后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来形成一批高质量的金融中介机构。
IPO“入口关”质量提升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只有一批批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和全面的公司逐步上市,才能够促使市场形成价值投资风气,才能够实现投资者保护,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足健康发展。倘若新上市公司鱼龙混杂,充斥着南郭先生,就不可能实现投资者长期持股、优化资源配置的初衷。”田利辉认为。
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
7月5日,证监会党委专门举行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会议指出,要提高推进更深层次改革的本领,扎实做好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注册制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系统全面改革。申万宏源证券董事长储晓明表示,以注册制改革为突破口,退市、交易、分红、再融资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制度系统性改革加速推进,打破了过往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当前资本市场的改革特别重视市场化和法治化,注重顶层设计和风险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资本市场新生态的战略性重构,改革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前所未有。
“首先要确定好主板注册上市的标准,在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注意防范供给侧冲击;其次要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强化前端把关,提升首发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再次,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倡导价值投资理念;最后要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市场运行质量。”田利辉谈及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需注意的事项时表示。
“做好全面实行注册制的各项准备,持续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推进关键制度创新,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张望军表示,一是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改革,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完善覆盖科技创新性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是畅通私募基金的募、投、管、退各环节制度,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三是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
安信证券报告指出,近期监管态度体现了严格落实法治化的导向,震慑了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当前市场化价格约束机制有待完善,未来监管部门更要把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功能交还给市场,推动市场主体理性投资,由市场主体决定哪些公司享受高估值,哪些公司应及时退市,才能自觉形成优胜劣汰、挖掘优质标的、走向市场化的成熟IPO注册制。(本报记者 马春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和巨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