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31省份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数据出炉
编辑/2021-07-23/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国家统计局近日更新了31个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哪些地方能挣又会花? 先看全国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幅较高, ...
国家统计局近日更新了31个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哪些地方能挣又会花?
先看全国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幅较高,主要是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数影响;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略低于同期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比,今年上半年共有10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全国水平,分别为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辽宁及重庆,东部地区继续领跑。其中,位列榜首的是上海市,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357元,也是全国31个省区市中唯一一个超过4万元的地区。北京、浙江紧随其后,分别为38138元、30998元。江苏、天津、广东、福建4省份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2万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居民收入水平的主要指标,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12.1%、17.5%、15.0%、9.0%。
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在经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下,我国上半年居民收入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生产供应率先恢复,稳定了就业岗位,保障了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二是疫情防控较好,居民日常生活恢复加快,带动餐饮等经营性收入逐步增加;三是经济活跃度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财富效应带动资产性收入有所增加;四是“六稳”“六保”政策落地,各级政府出台的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逐步见效,同时加强了收入分配的调节,使得居民收入呈现稳步均衡增长。
“上海、北京等10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全国水平,这是常年以来发展积累的结果。这些地区经济相对发达,随着经济复苏,较快促进市场和就业恢复,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快速恢复增长,在收入水平上维持领先地位。”刘向东表示。
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住户司司长方晓丹日前表示,在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和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居民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性反弹,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加快。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名义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7.4%。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两年平均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两年平均实际增长3.2%,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但低于2019年上半年实际增速2.0个百分点。
从消费类别看,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今年上半年,八大类消费支出两年平均名义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和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大幅反弹。
从各地居民消费支出情况来看,上海、北京、浙江同样位列前三,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3644元、21564元、17909元。天津、广东、江苏、福建、重庆、湖北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超过了全国人均水平。
“趋势上看,收入越高消费也就越高,上海、北京、浙江3省份的收入和消费相关走势,可以看出这种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正向关系,但也并非总是如此。因为可支配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外,还可以用于储蓄,居民储蓄增加意味着居民收入未用于现期消费而用于将来消费的资金增加。比如,消费支出方面,上半年只有9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山东、辽宁等居民收入居前的省份在消费支出上并不在前列。这些情况,既说明各省份收入分配尚存在一定差距,也显示出我国消费的复苏仍相对滞后。”刘向东建议,下一步要进一步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网络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提升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逐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展望未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也不断增强,下阶段收入增长仍然会得到比较好的支撑,从而对消费形成有力的支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先看全国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幅较高,主要是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数影响;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略低于同期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比,今年上半年共有10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全国水平,分别为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辽宁及重庆,东部地区继续领跑。其中,位列榜首的是上海市,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357元,也是全国31个省区市中唯一一个超过4万元的地区。北京、浙江紧随其后,分别为38138元、30998元。江苏、天津、广东、福建4省份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2万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居民收入水平的主要指标,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12.1%、17.5%、15.0%、9.0%。
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在经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下,我国上半年居民收入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生产供应率先恢复,稳定了就业岗位,保障了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二是疫情防控较好,居民日常生活恢复加快,带动餐饮等经营性收入逐步增加;三是经济活跃度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财富效应带动资产性收入有所增加;四是“六稳”“六保”政策落地,各级政府出台的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逐步见效,同时加强了收入分配的调节,使得居民收入呈现稳步均衡增长。
“上海、北京等10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全国水平,这是常年以来发展积累的结果。这些地区经济相对发达,随着经济复苏,较快促进市场和就业恢复,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快速恢复增长,在收入水平上维持领先地位。”刘向东表示。
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住户司司长方晓丹日前表示,在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和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居民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性反弹,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加快。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名义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7.4%。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两年平均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两年平均实际增长3.2%,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但低于2019年上半年实际增速2.0个百分点。
从消费类别看,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今年上半年,八大类消费支出两年平均名义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和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大幅反弹。
从各地居民消费支出情况来看,上海、北京、浙江同样位列前三,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3644元、21564元、17909元。天津、广东、江苏、福建、重庆、湖北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超过了全国人均水平。
“趋势上看,收入越高消费也就越高,上海、北京、浙江3省份的收入和消费相关走势,可以看出这种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正向关系,但也并非总是如此。因为可支配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外,还可以用于储蓄,居民储蓄增加意味着居民收入未用于现期消费而用于将来消费的资金增加。比如,消费支出方面,上半年只有9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山东、辽宁等居民收入居前的省份在消费支出上并不在前列。这些情况,既说明各省份收入分配尚存在一定差距,也显示出我国消费的复苏仍相对滞后。”刘向东建议,下一步要进一步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网络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提升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逐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展望未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也不断增强,下阶段收入增长仍然会得到比较好的支撑,从而对消费形成有力的支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四问LPR“降息”预期落空:对房价走势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