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40%成年人还未获服务 消费金融将迎5年高速发展期
编辑/2019-09-25/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财联社9月24日讯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今日发布《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报告》)预计,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仍会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长期,预计表内消费金融占总信贷规模有可能突破25%以上。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仍有近40%成 ...
财联社9月24日讯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今日发布《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报告》)预计,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仍会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长期,预计表内消费金融占总信贷规模有可能突破25%以上。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获得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这三类参与者分层、互补发展,将消费金融服务覆盖至不同人群。其中,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其技术、场景能力触达长尾人群,满足大众高频、小额的普惠金融需求,是中国消费金融领域最大的创新。尽管如此,目前我国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消费金融获得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传统信贷模式授信成本过高、征信缺失,限制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长尾人群。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通过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技术,为我国数亿“信用白户”建立数字信用,突破了传统信贷模式的瓶颈,进而能够提升整体的消费金融获得率。
《报告》建议,消费金融机构未来的创新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深挖有效的消费场景。通过对消费者喜爱场景进行深入挖掘,提升对相应金融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第二,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消费金融机构应真正立足于“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真实、合理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并加强贷后管理、监控资金流向,严格控制过度放贷以及资金挪用可能引发的风险。第三, 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消费金融的核心是征信和风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都会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获得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这三类参与者分层、互补发展,将消费金融服务覆盖至不同人群。其中,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其技术、场景能力触达长尾人群,满足大众高频、小额的普惠金融需求,是中国消费金融领域最大的创新。尽管如此,目前我国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消费金融获得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传统信贷模式授信成本过高、征信缺失,限制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长尾人群。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通过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技术,为我国数亿“信用白户”建立数字信用,突破了传统信贷模式的瓶颈,进而能够提升整体的消费金融获得率。
《报告》建议,消费金融机构未来的创新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深挖有效的消费场景。通过对消费者喜爱场景进行深入挖掘,提升对相应金融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第二,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消费金融机构应真正立足于“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真实、合理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并加强贷后管理、监控资金流向,严格控制过度放贷以及资金挪用可能引发的风险。第三, 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消费金融的核心是征信和风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都会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