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筑巢引凤 倾情打造“养人”之城
编辑/2019-09-28/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今年7月,合肥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医疗服务保障基地在安医一附院高新院区正式揭牌;今年9月,合肥六中高新中学(合肥高新创新实验中学)正式招生……合肥高新区在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养老、住房等方面大动作不断,好医院和好学校不断落户生根,优越的配套措施 ...
今年7月,合肥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医疗服务保障基地在安医一附院高新院区正式揭牌;今年9月,合肥六中高新中学(合肥高新创新实验中学)正式招生……合肥高新区在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养老、住房等方面大动作不断,好医院和好学校不断落户生根,优越的配套措施及生活环境让合肥高新区成为“养人”之城。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坚持人才优先战略,优化服务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归属感。截至目前,全区集聚各类人才25万余人,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01人,各类人才项目入选比例占全市的42%、全省的五分之一,在建设爱国奉献优秀人才队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9月26日,“游中国声谷 探量子中心——第二届全国知名财经科技媒体走进合肥高新区”活动启幕,4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共同探寻人才智力“蓄水池”的背后故事。
推进“引才载体”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舞台
“龙潜于渊、凤栖于梧”。近年来,高新区广栽梧桐深挖渊,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协同创新平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引才载体建设,让各方面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
在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全力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合肥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实施名校名所名企合作战略,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30多个协同创新平台先后落户,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等近60名最顶尖的科技高端人才纷至沓来。 媒体团代表参观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
在加快推进高端产业发展方面,围绕建设“中国声谷、量子中心”目标,聚焦ABQS(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量子科技、信息安全)等高端产业,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以高端产业和高科技企业承载高端人才。
在加快推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方面,累计建成众创空间36家(国家级17家,占全省38%),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国家级9家,占全省35%),加速器8家,孵化面积2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200余家。培育了全区50%以上的上市公司和70%以上的瞪羚企业。四是加快推进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依托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安徽(合肥)侨梦苑、中德国际创新园,在美国硅谷、德国汉诺威设立引才引资创新中心,组团赴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开展专场推介和人才招聘会,集聚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近3000人。
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为人才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引才”和“育才”如鸟之双翼,高新区在抓好人才引进的同时,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坚持抓好基础人才培育,依托中科大先研院、中科大新校区等科研院校,加速培养基础性人才。中科大先研院成立以来,累计培育工程硕士2500余名;中科大新校区建成后,每年将培养15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些人才将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积极实施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依托“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一批人才平台,加快推进合肥市人才发展“6311”工程和高新区“东方硅谷”人才工程,近三年累计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40余人;制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开展科学家合伙人招募行动,谋划引进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团队。
同时针对性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组织开展各类高级研修班和创客学院,分领域、分行业开展专业人才培训活动,系统提升青年创客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帮助企业培养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打造最优“养人”环境,为人才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营商环境是核心竞争力。高新区在金融、政务、配套等各方面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让其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高新区不断健全金融支撑体系,通过设立“人才基金”、青创引导资金、发放“合创券”,贴息“创新贷”“政保贷”,打造“合创汇”“未来汇”创新型融资平台等系列举措,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融资服务,助推了华米科技、科大国盾等一批科技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配合省市建成“合肥国际人才城”和“合肥国际人才网”,为人才集聚和开放共享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办理业务咨询和各类服务2799人次,承办中德国际高峰论坛等主题活动25场,网站浏览量8.25万余次;安徽政务服务网高新区分厅上线运行,成为省内第一家开发区政务服务平台分厅,汇集21个业务系统172个服务事项,在合肥市率先发出第一张“零跑腿”营业执照,实行外商企业登记备案“一窗通办”,为人才提供了更加省时省力的政务服务。
逐步完善基础生活配套,建成创新公寓等人才配套用房近8000套,在建高端人才公寓600套,每年财政安排2-3亿元政策资金,向新入区的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发放安居补贴;加快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项目,着力解决影响人才安居乐业的“关键小事”。
大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组建高新区企业创新文化联盟,承办“全国双创活动周”“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十大创新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评选等系列活动,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了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崇尚创造的浓厚文化氛围。
据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向民介绍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精神,进一步加强人才要素供给、优化“养人”环境,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广阔平台,为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作出新的贡献!(洪唯 王迩霓 李靖伟)
作者:云掌财经/周小凤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坚持人才优先战略,优化服务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归属感。截至目前,全区集聚各类人才25万余人,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01人,各类人才项目入选比例占全市的42%、全省的五分之一,在建设爱国奉献优秀人才队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9月26日,“游中国声谷 探量子中心——第二届全国知名财经科技媒体走进合肥高新区”活动启幕,4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共同探寻人才智力“蓄水池”的背后故事。
推进“引才载体”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舞台
“龙潜于渊、凤栖于梧”。近年来,高新区广栽梧桐深挖渊,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协同创新平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引才载体建设,让各方面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
在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全力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合肥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实施名校名所名企合作战略,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30多个协同创新平台先后落户,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等近60名最顶尖的科技高端人才纷至沓来。 媒体团代表参观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
在加快推进高端产业发展方面,围绕建设“中国声谷、量子中心”目标,聚焦ABQS(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量子科技、信息安全)等高端产业,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以高端产业和高科技企业承载高端人才。
在加快推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方面,累计建成众创空间36家(国家级17家,占全省38%),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国家级9家,占全省35%),加速器8家,孵化面积2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200余家。培育了全区50%以上的上市公司和70%以上的瞪羚企业。四是加快推进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依托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安徽(合肥)侨梦苑、中德国际创新园,在美国硅谷、德国汉诺威设立引才引资创新中心,组团赴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开展专场推介和人才招聘会,集聚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近3000人。
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为人才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引才”和“育才”如鸟之双翼,高新区在抓好人才引进的同时,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坚持抓好基础人才培育,依托中科大先研院、中科大新校区等科研院校,加速培养基础性人才。中科大先研院成立以来,累计培育工程硕士2500余名;中科大新校区建成后,每年将培养15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些人才将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积极实施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依托“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一批人才平台,加快推进合肥市人才发展“6311”工程和高新区“东方硅谷”人才工程,近三年累计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40余人;制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开展科学家合伙人招募行动,谋划引进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团队。
同时针对性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组织开展各类高级研修班和创客学院,分领域、分行业开展专业人才培训活动,系统提升青年创客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帮助企业培养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打造最优“养人”环境,为人才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营商环境是核心竞争力。高新区在金融、政务、配套等各方面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让其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高新区不断健全金融支撑体系,通过设立“人才基金”、青创引导资金、发放“合创券”,贴息“创新贷”“政保贷”,打造“合创汇”“未来汇”创新型融资平台等系列举措,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融资服务,助推了华米科技、科大国盾等一批科技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配合省市建成“合肥国际人才城”和“合肥国际人才网”,为人才集聚和开放共享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办理业务咨询和各类服务2799人次,承办中德国际高峰论坛等主题活动25场,网站浏览量8.25万余次;安徽政务服务网高新区分厅上线运行,成为省内第一家开发区政务服务平台分厅,汇集21个业务系统172个服务事项,在合肥市率先发出第一张“零跑腿”营业执照,实行外商企业登记备案“一窗通办”,为人才提供了更加省时省力的政务服务。
逐步完善基础生活配套,建成创新公寓等人才配套用房近8000套,在建高端人才公寓600套,每年财政安排2-3亿元政策资金,向新入区的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发放安居补贴;加快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项目,着力解决影响人才安居乐业的“关键小事”。
大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组建高新区企业创新文化联盟,承办“全国双创活动周”“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十大创新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评选等系列活动,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了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崇尚创造的浓厚文化氛围。
据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向民介绍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精神,进一步加强人才要素供给、优化“养人”环境,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广阔平台,为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作出新的贡献!(洪唯 王迩霓 李靖伟)
作者:云掌财经/周小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