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检察官接访之后:“对发展好民企增添了信心”
转眼间,距离12月4日最高检检察长张军在重庆接访申诉人冯某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周。该案的后续进展如何?申诉人对此是否满意?
当听说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要去重庆调研,张军专门委托他,了解该案后续办理情况,听听申诉人还有什么意见建议。
12月11日,记者跟随徐向春和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干警一行,来到申诉人所在的重庆市垫江县,现场回访申诉人,也由此见证了张军接访之后的故事。
“一堂生动的群众工作能力培训课”
此前,冯某的身份是一名申诉人。2017年,他所在的重庆市某防火材料公司(下称防火材料公司)一名员工因工伤事故死亡。在此后的近三年时间里,经过行政复议、三次结果一致的诉讼,他仍对自己企业所承担的责任认为处理不公。
2019年10月,冯某向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提出申诉,要求纠正法院不当裁判。10月23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受理该案。
12月4日,作为承办检察官,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李荣辰全程参与了张军接访。“张军先和当事人拉家常,得知申诉人冯某在事故后除了社保赔付外,还额外给死者家属补偿24万元时,说‘这是真仁义’。当冯某说自己是1958年出生的,张军说‘那我是老哥’。冯某又说,自己实际年龄是1956年6月的,张军笑言‘那你是老哥’。简单的开场白,消除了冯某的紧张情绪,拉近了距离,增强了信任。”李荣辰回忆道。
“首先,他从法理上分析了这次事故的责任是综合性的,各方都有责任。行政部门在处理上对业主方、监理方也都作了处罚,总体上没有明显失衡。法院通过指定管辖,一审二审也充分保障了防火材料公司的诉讼权利。”李荣辰说。
“其次,从情理上充分肯定了防火材料公司在事故善后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对该公司被行政处罚后依法表达诉求、行使权利的法律意识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要求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执法不规范的行为依法调查,并发出检察建议。”李荣辰说。
“第三,从道理上分析了中央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出防火材料公司发展前景良好,应当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企业的创新发展中,而没有必要为了赌一口气继续走司法流程。”李荣辰说,“这次接访是一堂生动的群众工作能力培训课。”
“我一辈子做梦也想不到,会碰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接访。张军在接访中,给我讲法律、说道理,使我认识到我的企业也有瑕疵,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张军现身说法,举出实例,让我意识到‘长时间耗费下去值不值’一定要去衡量。他把我的案子分析得清清楚楚,当时就把我说服了。”回忆起12月4日张军接访他的情景,冯某依然兴致不减。
“接访当天,我和冯总一起在场。”防火材料公司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邹某说,“张军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平易近人,说话让人很舒服。他认真倾听民营企业的诉求,针对我们的诉求提供法律知识,摆了一些道理,让我们深受启发,转变了思路,放弃了之前诉求,从此把精力投入到生产管理之中。”
“之前,我们觉得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心中很不服气。通过张军的接访,说明检察机关对我们民营企业高度重视,把老百姓(603883,股吧)的事儿放在心上,我们心里就没有什么疙瘩了。”防火材料公司车间主任夏某说。
“对发展好民企增添了信心”
12月11日中午,下了飞机的徐向春便马不停蹄,转乘汽车,用时两个多小时,赶到位于重庆市垫江县工业园澄溪集聚区的防火材料公司。
下午3时50分,回访在防火材料公司会议室举行。
“为了反映问题,你往司法机关跑了很多趟。这次我们要上门回访,不能老让你跑路。”一见面,徐向春就握着冯某的手说,“尽管你已经撤回了监督申请,但案件的办理并未停止,相关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没想到还有这一次回访。”面对远道而来的四级检察院干警,冯某敞开心扉。
“在张军没来之前,我总觉得我们民企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心里想不通,有委屈。其实,我不是想搞事,也不是不讲理,我一直都在依法走程序。张军检察长的接访,让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冯某说。
第二天,冯某就向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提交了撤回监督申请。12月6日,该院审查后作出终结审查决定,并发送给了申诉人。
“很多员工对这个案子非常关注,不少是出事员工的亲戚朋友。”邹某介绍道,“尽管企业生产很忙,12月5日,冯总仍然组织召开了员工大会,把接访经过向员工进行了介绍。员工们表示,企业的诉求引起了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最高检检察长的接访,说明民企同样受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我们改变了以前认为处罚不公平的片面看法,感到比较欣慰。”
邹某同时表示:“事故发生以后,我全程参与这起事故的处理。相关行政人员在执法中的一些言行,让我们产生了一些联想,也让我们产生了误判,应当引起足够的警觉,进一步予以规范。”
“针对你们提到的问题,我们已到相关行政机关进行走访。经了解,当时不只是处罚了你的企业,其他的涉事企业也受到了处罚。”在回访现场,负责控申检察工作的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五部主任蔡良毅向申诉人进行答复。
“针对相关行政机关执法能力建设问题,检察机关拟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其在行政执法中更注意严谨科学的办案程序,争取更好的办案效果。”负责控申工作的重庆市检察院检察九部主任宋能君说。
申诉人不时点头表示认可。在听完徐向春介绍最高检“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工作后,冯某说,“‘件件有回复’做起来工作量真的很大,检察机关这是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在办。”
随后的话题,便自然转换到了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司法需求上。
“12月9日,我们刚刚发了152名员工的工资。”尽管头发有些花白,但冯某有干劲也有情怀。
“同龄人到我这个年纪,一般早享福去了。”让冯某放不下的,是自己的这份事业。“企业成立于2008年,占地50余亩,主要生产防火设备,年产值6000多万元,产品不愁销路。”冯某说。
看得出,淤积在老人心头近三年的“法结”“心结”,被一次检察长下访、接访活动彻底打开了。如今,他的精力全部放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上。
“希望检察机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我们民企更加安心。”当问及企业的司法需求时,冯某表示。
一旁的夏某说:“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在中央召开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后,司法机关聚焦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从法律角度多管齐下,切实转变了理念,也为民企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通过这个案子,我们对发展好企业更有信心。”
“希望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企业发展上来。检察机关将继续关注你的企业发展。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以后企业有好消息,要告诉我。”回访最后,徐向春这样表示。冯某与检察官们一一握手告别。
“美丽的意料之外,温暖的意料之中”
张军深入基层接访,在巴渝大地传为佳话。
“最高检张军检察长在重庆亲自接访信访案件并有效化解矛盾,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出了表率,值得大家学习!”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说。
“坚守为民初心,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情当家事,用心用情用力办实、办好,为张军检察长点赞,为检察机关点赞。”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张军带头办理信访案件,是践行全国两会上检察机关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的“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的典范。
“检察长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民意、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刘希娅表示,建议检察长带头办理信访案件能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加大对检察长接待日等举措的宣传力度。
张军接访,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副研究员文铭说,“张军亲自接访,既是一场美丽的意料之外,也是一场温暖的意料之中。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精神的彰显。希望群众对这种深入民心的‘邂逅’能够更加习以为常,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建文说:“最高检检察长在重庆调研期间亲自接访,透露出来几个信号,那就是检察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把人民的疾苦和呼声放在心上,把企业和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把接访工作的社会效果放在心上,切实化解矛盾,实现息诉罢访。”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军带头接访,为重庆市三级检察长带头接访“打了样”,其示范效应正在放大。
12月10日,重庆市检察院召开2019年第6次院务会,传达学习张军调研重庆检察工作讲话精神,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贺恒扬表示:“重庆市检察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接访,坚持问题导向抓好信访工作,把‘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制度落到实处。要加大案件公开听证力度,检察长带头办理申请监督案件并主持公开听证。”
“张军检察长在工作上为年轻人作出了表率,无论是工作作风还是工作方法,都是我们青年干警学习的榜样。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参与接访的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官助理崔天明说。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