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武汉拼过命”的志愿者医疗队,也该被善待
■ 来论
3月下旬起,各地援鄂医疗队陆续撤离,也都受到了湖北与家乡的最高礼遇。但同样是“为武汉拼过命”,另一群援鄂医疗队回家之路却不顺畅——只因他们属于民间援鄂医疗队。
据报道,疫情发生初期,医疗挤兑之下,武汉部分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难以保障。为此,白求恩基金会联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组织了一支非公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医疗队——由11省市25家医疗机构的32名医生、护士、技工组成,驰援武汉。
集结这支完全由志愿者组成的医疗队并不容易,得闯过“单位放人”等关卡,还需自费买票,后勤保障几乎全靠自筹资金,进驻路径、公务对接等事宜也靠自己去打通。难的还有撤离后的系列问题:一些人想拿到家乡的“接收通行证”,却被推诿;一些人希望被认可是援汉医务人员,而非回家避难的务工人员,也被拒绝。
好事做了,却遭冷遇,显然难言合理。他们确实容易被贴上“非正规军”标签,但从政策到社会层面,不宜因“非公派”身份而抹杀其贡献,反而更应珍视这类善举、这份担当。因为他们代表了民间自发自为的公共力量。
自发、自行,互助、互救,共生、共为……这种社会力量,体现着社会的自我完善能力,也能彰显民间的温度。成熟的社会,也必定有着强大的社会力量支撑。拿这支非官方医疗队来说,它的出现就填补了公派队整建制救援难以顾及的死角——据统计,医疗队协助完成武汉感染透析患者30%以上的透析服务。
善待他们,是“呵护民间力量”的题中之义,也是给社会善意以交代。揆诸现实,也有很多地方报之以善意:如武汉市领导就他们的待遇给出批示——“一视同仁”;如队伍中来自上海、辽宁、湖南的12名队员,也得到了当地卫健委的妥善安排。
其他地方显然也该见贤则思齐,该迎接的得迎接,该认可的也别含糊。这里面,无论是被对口支援的武汉当地医院,还是这些队员所在地,都该以切实举措去回馈他们。毕竟,“你们最美逆行,我们全心呵护”的“以善回馈善”链条,本也不该因“公派与否”划出一道天堑。
□仲鸣(媒体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