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堵城”排行:济南居首,京沪深穗均未进前十
导读:报告显示,全国交通正在持续复苏,已有近7成城市的拥堵情况恢复至去年同期90%以上的状态。一季度,济南、西安、南京最为“拥堵”,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均未入围。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白杨
编 辑丨李清宇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4月17日,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 等机构共同联合发布了《2020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全国交通正在持续复苏,已有近7成城市的拥堵情况恢复至去年同期90%以上的状态。
一季度“十大堵城”排行榜:
济南居首,京沪深穗均未进前十
从全国拥堵恢复地图可以看出:
华东、西北地区拥堵恢复状况较好,东北、华北相对较慢。
在主要城市中,西安、深圳、无锡、广州、石家庄等城市恢复最快,已超过去年同期的拥堵水平。
同时,仍有不足1%的城市交通未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0%,其中以武汉、哈尔滨较为典型。
而在一季度的“十大堵城”排行中,济南、西安、南京位列前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均未入围。这也是作为老牌“堵城”的北京,首次未入榜单。
此外,同比去年Q1,拥堵同比降幅最大的城市是武汉市,达29.0%。
88.92%的城市通勤畅通
此外,在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的360个城市中,一季度无城市通勤高峰受拥堵威胁,只有11.08%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缓行,88.92%的城市通勤为畅通状态。全国城市通勤高峰的拥堵热力图也首次告别“拥堵红”。
在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区域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其中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均为1.33,低于全国1.39,是交通状况最好的区域。成渝地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是1.43,全国最高。
报告显示,一线城市Q1因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比全面下降,其中北京降幅最大为31.7%。
据悉,北京市2020Q1平均每月因拥堵造成的时间成本达841元,占月平均工资比的6.92%。但与去年的10.14%相比月平均工资比重有所下降。
本期编辑 南瓜 实习生思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