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6年中科院投入超18亿

编辑/2019-04-22/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垠)帮助斯里兰卡解决当地民生饮水问题,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开发当地所需的一些药物,解决 柬埔寨 、老挝、塔吉克斯坦当地的清洁饮水问题…… 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科技支撑“ 一带一路 ”建设成果情况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长 白 ...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垠)帮助斯里兰卡解决当地民生饮水问题,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开发当地所需的一些药物,解决柬埔寨、老挝、塔吉克斯坦当地的清洁饮水问题……

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说,6年来,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8亿元,与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超过12万人次。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2018年11月,中科院牵头成立了首个综合性国际科技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由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组成。据悉,联盟秘书处与首批37家成员单位协商形成了《2019—2020年ANSO行动方案》,包括设立奖项和奖学金、搭建专题联盟和协会、联合开展培训项目等。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中科院已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近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包括1500多名科学和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学成归国,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力军。

白春礼说,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率先在非洲、南美和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创建了9个海外科教中心,第10个正在筹建中。同时,中科院还设立了“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联合院内外百余家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产业联盟,建立了曼谷创新合作中心。这些举措为推进科技成果在沿线国家的应用示范和转移转化,服务区域、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还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前瞻布局了1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支撑“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发布会期间,正式出版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的一份研究报告,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阐述了沿线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背景与特点,揭示了沿线地区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态势,为沿线地区探索绿色发展途径提供了重要科学认知。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