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曾毅院士逝世

编辑/2020-07-14/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 微博 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曾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曾毅生于1929年3月,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 ...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曾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曾毅生于1929年3月,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医学人才稀缺,教育部号召刚毕业的医学生从事医学基础教育,而不是临床工作。于是,曾毅选择了病毒学,成为同班同学里唯一一个选择微生物领域的学生。

1953年,曾毅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1956年调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1974年作为客座研究员去英国格斯拉斯哥大学研究肿瘤病毒。

回国后,曾毅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从事病毒研究工作。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1984年被评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81年任病毒所副所长,1983年12月作所长,1984年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92年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

1993年,曾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毅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已在中国国内广泛应用,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

曾毅后来到北京工业大学工作期间,就遇到了一位受益于鼻咽癌早期筛查方法的患者。这位患者来自西安,从报纸上看到有关鼻咽癌和曾毅发明的早期筛查方法的相关报道后,怀疑自己是鼻咽癌,随后到北京进行筛查,确诊是鼻咽癌患者,并在早期进行了治疗。在曾毅担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时,这位患者也已经成为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老师,专程向曾毅致谢。

曾毅还分离出我国首株艾滋病病毒HIV-1AC株。

1986年,一名美国艾滋病患者在云南死亡,得到消息后,曾毅立即赶赴昆明,采来了血样,并准备进行病毒分离工作,当时,艾滋病病毒的分离原本应在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进行,但由于当时并没有这种实验室,曾毅就在P2实验室进行分离。

曾毅成功分离出了我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HIV-1AC株,确认了早期我国艾滋病病毒属于B型。随后,他又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做出了快速诊断试剂,这使我国在早期就拥有了自己的诊断试剂。

曾毅说:“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忠于自己的职责,我研究病毒,越严重、越危险的,更要好好研究。”

曾毅说,从EB病毒到艾滋病毒,我一直都在跟危险性颇高的病毒打交道,哪个危险我就做(研究)哪个。任何病毒工作我都不怕,这是我的职业。我能做的就是防护好,不被感染。

“我坚持着刚进入病毒领域时的初衷,坚持从事病毒与癌症的研究。很多癌症的发生与病毒有关,好多病毒我也都在做,看看究竟哪些与癌症有关,比如乳腺癌就与多种病毒有关,到底哪个起主要作用。”曾毅说。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