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提前通过武汉!长江下游多地开闸分洪
导读: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实时水情监视及预报分析称,7月12日23时,长江中下游洪水洪峰已通过汉口站,洪峰水位28.77米,为历史第四高。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李果
编 辑丨张星
7月13日下午,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孟建军称,预测从7月14日起,水位会有明显的逐步走低,未来再有大洪水可能性不大。
对于整个长江下游的防汛形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三峡工程在此次防汛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如通过对下泄水量的控制,减少了武汉上游的来水量,对此次武汉市的防汛发挥了很大贡献,而整体上长江流域的安全度已远超1998年。
除三峡的蓄水调峰作用外,从7月11日起,湖北、江西也通过启动分洪预案的方式,降低主要江河湖泊的水量,其中江西省在7月13日要求“满足条件的单退圩堤可行洪蓄水”,以减轻鄱阳湖及长江九江段的防洪压力。
洪峰顺利过境武汉
武汉市民邹先生在汉江江滩附近工作,他在7月13日下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称,在本轮防汛期间,并未感受到对日常生活带来影响。
“在洪峰过境武汉的前几日,影响最大的也许是各个江滩公园,都关闭了,这里是武汉人游玩、锻炼的好去处。就包括停车也是一个经常的选择,现在都去不了了。”邹先生说,“因为我在江滩附近工作,因此也留意到随着水位上涨,江堤上沿线开始有巡防员24小时驻守。”
他亦回忆,由于长江水势湍急,武汉关闭了多条轮渡航线,过江只能选择地铁或者桥梁,因此市民可能感受最直接的还是陆路交通拥堵有所增加,但城市生活无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作为全国31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武汉市亦是全国最早实行防汛责任制的城市和最早实行行政首长防汛负责制的城市,早在今年3月12日便召开了全市防汛备汛工作视频部署会,对今年的防汛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进入5月,《武汉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完成修编,覆盖监测预警、组织体系、应急响应、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等各环节。
在6月8日进入梅雨季后,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多地经历8轮强降雨,其呈现出雨量大、汛情猛、险情多、灾情重的特点,截至7月12日,湖北省累计平均降雨量居历史同期第1位,多个站点雨量超纪录和超历史,并遭受外洪和内涝双重夹击。
但一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人士称,2016年后,武汉内涝情况显著改善,“前段时间雨比较大的时候,我都是自驾上班,虽然暴雨的时候路上会有短时积水,但很快消散。”
该人士亦注意到,武汉在2016年后持续提升内涝防控力度,“如在雨季来临前会提前疏通各个下水管道,各个地下通道都配有可显示积水深度的电子显示屏或者水位尺码表,避免机动车因不知水位而遇不测。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投入力度加大,目前武汉市的水位监测站点有790余处、雨量站点500余处、视频监控点6万余个,在本轮汛期期间,这些站点的相关水文信息24小时不间断将所采集数据传输到水务部门,作为关键的决策参考信息。
武汉市水务局副局长程建军称,2016年武汉严重内涝后,武汉市加大排水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外排泵站已有55座,且外排能力已从2016年980立方米/秒,提高到目前的1960立方米/秒。
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此前的预测,洪峰或最早在7月14日凌晨抵达长江武汉江段,但实际洪峰过境时间为7月12日23时。
同时,此次洪峰过境,是汉口江滩在2002年建成之后,“三级平台”第一次经受全面过水行洪。
武汉市于1998年后,逐步拆除沿江违章建筑,以提升本市行洪能力,并开始在长江和汉江两岸建设江滩公园。
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刘佳佳称,江滩本身就是一项防洪工程。即江滩公园在设计之初,其便规划了“防洪屏障、绿色生态、景观游憩、娱乐休闲”四大功能,其中将防洪功能摆在首位。
具体而言,江滩共分为三级平台,逐级增高,应对不同汛情的防御要求。其中第一级平台高程达到28.80米,相当于武汉20年一遇的洪水高度,此外,武汉市还配置了各类的防洪墙。
以汉江江滩为例,装配式防洪墙可提升该江段的防洪能力至30.5米。
7月13日,来自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实时水情监视显示,洪峰水位28.77米,为历史第四高,并未超武汉市保证水位线。
湖北、江西多地开始“分洪”
在本轮洪峰顺利过武汉后,湖北省的其他地区,以及下游江西省部分地区,则选择分洪的方式,以降低重点湖泊的水位,防止出现大面积溃堤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承担分洪功能的区域,主要为湖泊或单退圩堤,这些地区在日常可做鱼塘或水稻种植用,而汛期则用以分担洪水。因此在此次分洪中,受影响的范围主要为粮食或渔业生产,并不包括乡村、城镇等人口、产业集中区。
7月11日,受连日强降水影响,“百湖之县”黄石市阳新县发布防洪一级响应,成为湖北省3个发布防洪一级响应的地区之一。当日17时30分,该县防指决定实施分洪,引导该县的富河河水,向网湖分洪。
资料显示,网湖是富河下游的第一分蓄洪区,设计库容3.99亿立方米,分洪库容2.49亿立方米。
7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阳新县防汛指挥部获悉,分洪后富河水位从23.70米下降到23.5米,因效果显著,原计划33小时的分洪时间,已于7月12日提前结束。
长湖作为湖北省第三大湖泊,位于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交界处,7月12日12时,长湖水位达到33.57米,超保证水位0.57米,较2016年的历史最高水位33.46米高出0.11米。
同时,这一水位高度已经超出荆州城区30米的最低海拔高度,正逐渐接近36米的最高海拔高度。
为确保防汛安全,7月12日,荆州市防汛部门已对辖区内的马子湖、胜利垸分洪预通知。
截至发稿时,上述区域仍在等待分洪命令下达,同时进行人员的疏散工作。
除湖北省外,7月13日上午,江西省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将利用单退圩堤行洪蓄水。
江西省河道湖泊管理局局长陈云翔称,单退圩堤是指低水位时堤内种养,高水位时堤内蓄洪的圩堤。由于堤内只能种养而不能居住,即退人不退田,简称“单退圩堤”,是退田还湖的方式之一。
江西省要求,万亩以下的单退圩堤在满足进洪水位的条件下,必须进洪,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拦进洪,各级防指不应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对于万亩以上的单退圩堤,当地政府应在水位未达进洪水位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群众抢收稻谷。
据江西省水利厅防御处处长李小强介绍,截至7月12日晚,鄱阳湖区185座单退圩堤中,已有153座进洪运用,进洪量约20亿立方米,经分析可降低鄱阳湖水位20至25厘米。剩下的32座单退圩堤全部启用后,还可进洪约4亿立方米,将使得鄱阳湖区水位降低约5厘米,届时将有效减轻鄱阳湖及长江九江段的防洪压力。
本期编辑 黎雨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