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城外水位下降60厘米 昌洲等多个乡镇“泽国”难题待解
本报记者 程维 江西鄱阳报道
至7月16日20时左右,江西省鄱阳县县城南侧的昌江水位,已经被最高水位留下的水痕下降了60厘米左右,这些下降的水位,是过去多天来水位在波动中持续下降的结果。该县居民称,基于此,该县自7月15日起,已经不再用大喇叭发布洪水警告。
至7月17日下午,在鄱阳县县城上游15公里处的昌洲乡最东北端,仍有一处约180米的缺口正在封堵。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该县受灾最严重的昌洲乡及附近几个乡镇的水位,至7月17日时,下降幅度只有20多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尽管洪水上涨无忧,但退水却成了大问题。
县城外水位下降,危情缓解
“看嘛,前几天的最高水位的痕迹在这里,今天的水位在这里,下降了60厘米左右了。”7月16日傍晚18﹕30左右,鄱阳县县城南侧的沿河路与人民南路的交叉口旁,一位鄱阳县居民在防洪堤外的简易木板船上,举起船桨,把河堤边一根钢架支柱上的水痕指给记者看。他说,每天都有一点下降。
据鄱阳县政府7月16日上午公布的数据,至7月16日上午8时,该县的饶河鄱阳站水位,在7月15日下降了18厘米。
东北方向而来的昌江与南向而来的安乐河,在该县县城南侧汇合为饶河,往西注入鄱阳湖。这也是该县在公布县城周边的水文数据时,采用的是“饶河鄱阳站”的数据,而不是本次洪水泛滥的昌江的原因。
7月16日傍晚时分,鄱阳县一位居民在该县县城南的防洪堤外的昌江中,用船桨为记者指示最高水位的痕迹。他说,目前水位已经比最高水位低了60厘米左右。 摄影:程维
尽管鄱阳县城外的水位在7月16日时,已经缓降60厘米,但是饶河鄱阳站在7月15日时,水位仍然为22.2米,警戒水位为19.5米,仍超警戒水位2.7米。
7月12日7时,饶河鄱阳站水位曾达到22.74米,超1998年水位13厘米。
本次鄱阳县县城得以平安度汛,在一定程度上与该县在去年底投资2亿元加固了城区内的防洪设施有关。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11月2日,该县总投资2亿元的县城城区防洪工程开工。该项目工程全长4.91公里,其中包括鄱阳大桥以上2.3公里防洪堤除险加固工程和县城张王庙至鄱阳中学2.61公里防洪墙建设,整个工程建设工期为7个月。
也就是说,如果该工程按计划完工一个月多后,正好赶上本次特大洪水汛情。
记者注意到,本次该县重点加高防护的防洪段,位于该县的东部,此防洪堤段,正是鄱阳大桥以上2.3公里的区域。2.3公里以上的12公里左右,即是本次被严重淹没的昌洲乡及其他几个乡镇。
鄱阳县县城内的人民南路与沿河路的交叉路口旁,有一处防洪堤的豁口,这是之前下码头的进出通道,洪水来临后,当地用沙袋堆码封堵了该豁口,还用一台重型推土机向前顶着,除此之外,还用4段工字钢,分别焊在推土机前轮下面压着的钢板上,再焊在推土机的推铲上,并进一步焊接在前铲上部,以顶住沙袋顶部区域。推土机车轮下,塞上了大石块。 摄影:程维
县城张王庙至鄱阳中学段,位于该县县城的南部及西南部。这意味着,本次该县的防护堤加固及除险,主要集中在县城原有防洪堤的两端,而其北端,正是本次防洪的薄弱点。
该县一些居民认为,如果没有该次加固工程,鄱阳县县城在本次洪灾中沦陷的风险,会更大。
该县县长张新华在此项目的开工致辞中称:“鄱阳是滨湖水利大县,沿河圩作为我县城区的防洪工程,守护着县城3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30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其防洪地位至关重要。”
圩(wéi),在汉语中是指中国南方低洼地区周围,用于防水的堤。
本次该县受灾最严重的昌洲乡及附近几个乡镇,之所以被淹掉60多平方公里,原因即在于,土质的圩堤经水浸泡后变软,在昌江高水位的压力下,多处圩堤迅速土崩瓦解,较大的两处溃堤,缺口宽度达到180米至200米左右。
调查显示,本次鄱阳县县城之所以能逃过一劫,可能与该县2019年11月开工,在本次洪灾前一个多月刚完工的东侧和西南两段防洪墙加固有直接关联。该县县长此前称,其县城内有30万人。图中右侧的磨刀石村东侧150多米,紧邻本次被淹没的昌洲乡最南部。 制图:程维
重灾区防洪“抢险图”
本次鄱阳县被淹没的重灾区昌洲乡及周边乡镇,共有4处圩堤缺口,分别是此前几天已经抢险修复的向桂道圩(大致是道路圩的意思),向桂道圩北侧偏东1.8公里处的昌江边,以及北偏西1.7公里处,均有一处无法确认路段名字的圩堤溃堤。这两端无名圩堤的溃堤长度不详。
另一处溃堤位于昌洲乡东北端的中洲圩,位于风水湾与胡二滩之间,缺口长度为188米。之前广为人知的向桂圩堤缺口的长度仅为127米。
中洲圩的决堤,导致四周由圩堤包围的昌洲乡全乡被淹。昌洲乡地形长约12公里,最宽处约4.5公里,占地面积23.8平方公里,全乡常住人口33640人(2017年)。因该乡位于昌江中下游的冲积洲上,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圩乡,被昌江从四周完全包围的乡(记者注:昌江在该乡上游一分为二,在该乡下游又合二为一)。昌洲乡的圩堤总长36公里,圩内可供排涝的电力排灌站有6座。
昌洲乡东北部的中洲圩堤缺口长度为188米左右,至7月17日下午,该缺口仍有40多米未能封堵,封堵进程缓慢的原因在于,进出昌洲乡的道路为圩堤道路,宽度只有4米,且水泥路面下均为土质,载有几十吨重石块的货车通行艰难。此外,缺口水深达8米左右,需巨量土石方填充,加大了工程难度。 摄影:程维
本次决堤后,有当地村民用7米长的竹竿,无法向下垂直探到底部。另一些村民则称,水深至少8米。
昌洲乡周边的几个乡镇,在本次洪灾中也受灾严重。据江西省国防科技信息和卫星应用中心提交给当地相关部门的影像分析结果,受溃堤影响,鄱阳县周边地区,包括鄱阳镇、昌洲乡及周边4至5个乡镇受灾严重,其中昌洲乡整体被洪水淹没,鄱阳镇、四十里街镇、古县渡镇、游城乡等地区受灾也较为严重。
仅昌洲乡及周边几个乡镇的被淹没区域,大致为60平方公里左右。
7月17日仍在抢修的昌洲乡中洲圩堤,图中混水、清水的混合区域显示,图下部分(昌洲乡)正在流入图上部分(昌江),这意味着昌洲乡60公里圩堤内的积水,开始缓慢向外泄出。但是,一旦近日该圩堤缺口封堵成功,仅以该乡6个泵站要抽出1.9亿立方米积水,并不科学。因此,未来昌江水位下降后,伺机决堤泄水,成为必然选择——在此之前,洪灾区域,仍会被水持续浸泡。 摄影:程维
7月17日12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三峡入库洪水蓝色预警,金沙江石鼓江段、滁河洪水黄色预警,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以下江段、洞庭湖区、鄱阳湖区、水阳江洪水橙色预警。
该信息称,7月17日1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涨至5万立方米每秒,达到洪水编号标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7月17日10时正式发布:“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预计17日20时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流量在5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受长江上游及区间来水增加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至汉口江段、洞庭湖区水位即将转涨,未来几天涨幅约0.3至0.7米;汉口以下江段、鄱阳湖区水位继续缓退。
救援现场的抢险工程示意图。该图显示,本次鄱阳县的重灾区域,共有4处决堤,其中沿昌江共有3处决堤。这些决口导致周边大致60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淹没。目前,参与抢险的工程车,尚能从通往昌洲乡的几处桥梁驰援该乡。 摄影:程维
鄱阳县一位参与抗洪抢险的工作人员称,从目前的态势看,昌洲乡及周边几个乡镇,还可能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至于水下的农作物,基本上已经在过去几天中,全部淹死了。
昌洲乡及周边几个乡镇,是该县的“粮仓”,主产水稻、黄麻、甘蔗、蔬菜、水产等。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