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的“姜妈妈”:治传染病也当心理医生,零歧视应成为共识
姜影在北京艾滋病防治的圈子里“小有名气”,年纪小点儿的病人称她为“姜姐”、“姜妈妈”,年纪稍大的病人称她为“知心妹妹”。
这源于她多年来“治病也治心”的习惯。作为石景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生,从艾滋病防治科到疾控中心门诊部,她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已有10年时间。
在姜影看来,艾滋病人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因此,自2010年进入艾滋病防治科,她就在接诊的同时,向病人公开了电话号码,方便他们随时打电话倾诉,寻求心理疏导。
那些不能被别人知道的、不被大众接受的秘密,都可以安心存放在她这儿。
工作之余,姜影也会向身边的人宣传艾滋病的防治问题。她认为,大众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社会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他们其实是正常人,只是大家对艾滋病的了解不够。”
姜影。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摄
艾滋病人的“树洞”
“来,跟姜妈妈说几句。”电话那头,是曾被姜影接诊过的艾滋病人,他聊完自己的心事,让自己的孩子也和姜影说说话。
自2010年进入艾滋病防治科室,倾听病人的心声,成为姜影的一项义务活动。她在治疗的同时,向病人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方便对方随时随地联系她。
这个电话成为很多病人情绪崩溃时的救命稻草。
凌晨2点、早晨9点,任何时间都会有病人打电话来倾诉,有同性恋男士犹豫要不要和女朋友结婚、有人因为生病几乎花光所有积蓄、有人因为另一半出轨染上艾滋病·····
“什么样的情况都有,病人里有博士,也有工人,刚开始我挺震惊的,后来我也习惯了。”姜影说,无论什么时间,她都会接电话,但以倾听为主。她希望自己成为病人的“树洞”,那些不能被别人知道的、不被大众接受的秘密,都可以安心存放在她这儿。
防治艾滋病的同时,注重病人的心理健康,是姜影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治疗办法。她以此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的人因为怀疑伴侣出轨,害怕自己也被传染,需要主要进行心理疏导;有的人属于高危人群,但害怕确诊后受到歧视,就需要疏导后劝说进行检测。
她回想起自己接诊的第一位病人。那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子,因为和他人共用注射针管而感染艾滋病。拿到确诊的检测结果后,他崩溃了,在诊室里放声大哭。
“他言语中透露出要报复社会的态度。”姜影提到,起初她一直在劝说对方,不要失去信心,要积极治疗,但对方一直陷在自己的情绪里,直到她说了句“你还有母亲要照顾”。
病人突然安静下来,像是被戳中了内心,他抹去泪水,开始决定接受治疗。
一年的跟访后,这名病人成为了艾滋病防治的志愿者,不仅自己积极主动接受治疗,还开始向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
“吸引病人成为志愿者,也是治愈他们的方法之一。”姜影欣慰的是,她接诊的不少病人,后来都成为了志愿者,彼此间还会交流关于宣传艾滋病防治的经验心得。
久而久之,信任姜影的病人越来越多,她和病人的关系大多不错,有的同性恋病人还会邀请她参加圈内聚会,让她给大家讲讲防治艾滋病方面的专业知识。
她也逐渐成为这个圈子“小有名气”的医生,年纪小点儿的病人称她为“姜姐”、“姜妈妈”,年纪稍大的病人称她为“知心妹妹”。如果病人觉得心里不舒服,病友们就会建议他,“找姜妈妈聊聊吧”。
“我不做,也得有别人做”
姜影的丈夫也是石景山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即便了解她的工作内容,丈夫也时常感动担忧,“艾滋病是传染病,总归是有风险的”。
2011年,姜影给一位艾滋病患者抽血后,不小心把采血针扎到了自己手指上。
“这名患者已经确诊,是过来复检的。我当时还是挺害怕的,把针眼附近的血挤干净后,不停地用水冲洗、消毒。”姜影之后去做了抽血检查,并自我监测了三个月。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姜影只将此事告诉了丈夫。直到检测结果显示没有被感染时,他们才舒了口气。
即便如此,姜影还是将工作完全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她参加艾滋病志愿者活动,和患者住一间房,每天同吃同睡,除了给他们做检测,还聚在一起,“像开茶话会一样,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故事,开导他们。”
孩子出生后,姜影的产假还没有休完,就急忙回去上班;有时和丈夫看电影,接到患者来电,她就离开影厅出去接,等回来时,电影已经演完了,丈夫有点生气,“他说,你就不能不接?我说不行,他很理解我工作的特殊性,但那时候还是有点生气。”
有的病人怕被别人发现自己是艾滋病,要在工作日的非上班时间,或者周末,才愿做检测。姜影只好配合他们的时间,特意来疾控中心,为他们做检测。
紧张的工作、不为人知的秘密、不被理解的疾病,姜影有时候也会感到身心俱疲。她有时候会和同事互相疏导心理,“不能把所有的事儿都憋在心里,我们会互相提一些排解情绪的建议,比如做运动、听音乐。“
但更多时候,姜影觉得,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直面任何事情,“我倒没觉得这个工作有什么是我受不了的,我不做,也还得有别人做。”
不必“谈艾色变”
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多年,对姜影来说,最大的难处在于不被人理解。
家人、朋友向别人介绍她时,只说她在疾控中心工作,具体做什么却不愿提及。在她工作初期,哥哥甚至询问她,能不能换一个科室?
但姜影认为,艾滋病也只是一种疾病,这些对她职业的误解,其实来源于大家对艾滋病的恐惧,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了解得不够全面,很多事情只是道听途说。
病人的家属也同样如此。这让姜影让意识到,对于艾滋病的宣传工作也同样重要。“如果大家都不正视艾滋病,那一旦遇上,来自社会的压力和自己的压力会把他们压垮,最终崩溃的其实是他们自己。”
为了做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每年4-6月,姜影和同事都要去娱乐场所做免费检测。为了配合他们的上班时间,他们到晚上八九点才开始走访,拿着安全套和艾滋病防治手册,走进一家家足疗店、歌厅、洗浴中心,讲解防护艾滋病的知识,询问他们是否做过艾滋病检测,发放安全套,有时要工作到凌晨1点。
在这里受阻已是常态,有些场所不但不接待,还把他们赶出去,把安全套扔到她和同事的身上。
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遇到。姜影认为,抗拒检测,甚至在性行为中抗拒防护,就可能会让艾滋病找上自己,这也是大众的一个误区。
为此,姜影和同事也经常去公园、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做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有的路人会收下我们发的安全套,也有人看到安全套,听到我们是做艾滋病防治宣传的,就躲得特别远。”
姜影说,她理解大家对艾滋病这种传染病的顾虑,但日常的生活接触并不会被感染,人们不必“谈艾色变”、“谈性色变”,把患者变成生活中的“边缘人群”。
姜影。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摄
零歧视应成为共识
2014年,姜影已经转岗至疾控中心门诊部,工作内容转变成大学新生的结核病检测、传染病防治培训,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美沙酮门诊日常管理工作。
美沙酮门诊是专为吸毒人员设立的门诊,用美沙酮口服液替代海洛因进行维持治疗,以此帮助吸毒人员戒毒,并回归社会。姜影称,“每天大概有100到200个人来门诊,这些人全是有吸毒史的。”
由于美沙酮是严格管控的药品,姜影每次都要看着他们喝完才可以离开,防止患者口含偷带,将美沙酮带出门诊,流向社会。
让姜影印象最深刻的是2014年,一对吸毒的夫妻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想偷一些美沙酮带出去。工作人员劝阻无效,姜影便出来向他们说明规章制度。他们不但不听,还开始抽烟,对着姜影的脸吐烟雾,把烟灰弹在姜影的手上,嘴里还在谩骂着,说要尾随姜影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
“你是不是不信我杀过人”、“等领导来了我就去骂他”·····时间久了,姜影和同事们已经对口头的威胁、谩骂习以为常,有时一件小事都可能让对方情绪失控,甚至被对方推搡。
比起艾滋病防治,姜影看来,这样的工作更难。她说,自己不是没有害怕过,但这些都抵不过看到一位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后的喜悦情绪。
姜影回忆,一位2017年开始进入门诊治疗的吸毒人员,服药依从性越来越好,在2018年还找到了工作,开始想着要成个家。通过信件得知此事后,她觉得非常满足。实际上,每次得到病人的认可,她就会“满血复活”,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有意义。
美沙酮门诊工作之外,姜影还是和此前的艾滋病人保持联系,时常接听病人的心理咨询电话。她也早把艾滋病防治融入自己的生活,身边的下一代谈恋爱,她会主动送上安全套,大大方方地告诉他们要做好传染病防护。
“性确实是一些传染病传播的途径,人有七情六欲很正常,但得病就不好了。”姜影希望,未来更多人能正视自己的身体,正视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因疾病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她说,“零歧视”,不仅是传染病医生的防治目标,更应该成为全社会对所有疾病的共识。
新京报见习记者 汪畅 实习生 高欣然
编辑 左燕燕
校对 吴兴发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