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让雄安以“加速度”跑向“未来之城”

编辑/2020-09-04/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张 青 陈元 秋 耿建扩 董 蓓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河北雄安新区承担着解决北京“大城市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张 青 陈元秋 耿建扩 董 蓓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河北雄安新区承担着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在这里,长臂高擎的塔吊如梦想之笔描绘着“千年大计 国家大事”的宏伟蓝图,让新区以“加速度”跑向“未来之城”;在这里,厚植共同的教育基因,一大批教育项目日新月异,教育生态正在悄悄发生改变;在这里,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底色更加清晰,逐步绘就一幅水清岸绿的美丽画卷。

“未来之城”拔节而起

夜幕降临,走进雄安新区,无数条光带交织,无数盏大灯高照,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如科幻大片般震撼人心,令人对这块土地的发展心生热望。“未来,雄安将建成一座空中之城、地面之城、地下之城。”雄安新区宣传中心副主任郭晓科告诉记者,“雄安的建设发展有三个关键词,即绿色、智能、创新,其核心理念是数字城市和物理城市的‘孪生共长’。”

在规划建设之初,雄安就全面布局数字化,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雄安的超算中心“雄安云”,将每一栋楼、每一间房甚至每一根钢管的信息纳入其中,致力于打造一个城市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数字雄安”。

灯火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在为雄安新区起步区配建的容东片区,工人们马力全开,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里的繁忙不舍昼夜。作为雄安新区先行示范区,容东片区担负着安置首期征迁居民、为起步区和启动区开发建设提供支撑的重要功能,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启动了包括交通路网、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及安置房在内的多个重点项目。

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容东片区安置房建设中,新区采用现代院落式街坊布局,营造安静、安全的街坊空间,着力打造组团级、社区级、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构建5~15分钟生活服务圈,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在这里,村民变市民,不仅配套建有休闲、养老、医院、学校等场所,还将享受到高标准、高质量的社区服务。”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的李博文介绍。

“教育样板”雏形已现

根据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北京积极援建雄安推进基础教育,2018年3月,原雄县幼儿园和雄县二小分别变身为北京六一幼儿园雄安院区和中关村(000931,股吧)三小雄安校区。自此,一大批教育项目在雄安落地生根,这里的教育生态正在悄然改变。

“梦墙”系列墙绘、陕北腰鼓操、红色文化互动长廊……在北京六一幼儿园雄安院区,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教育浸润在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据院长殷珺介绍,今年疫情期间,借助线上主题活动,由孩子们亲手绘制的25本战疫系列绘本即将出版。

在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科创空间,建设了“AI+梦想空间实验室”,组建了28个学生社团,有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潜力,倾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的“雄安样板”。12岁的六年级学生李可可开朗活泼、落落大方,她从三年级开始参加学校的诗词社、合唱团、街舞操等多个社团,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正如校长张文峰所说:“学校是一座充满学习机会的博物馆,只要有能力,学校就有舞台,孩子们总能找到机会展现自我。”

千年大计,教育为魂。“下一步,新区将对标北京、全国乃至国际教育,改革教育方式,尝试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力争引领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副局长夏韶华对未来新区教育发展信心满满。

“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雨后初霁,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洒在碧波荡漾的湖面,犹如一块翡翠闪耀着明亮光泽,芦苇婆娑,飞鸟翩跹,几个孩子在水中游泳嬉戏……在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水域,美如画的淀中风光静静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

为全力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改善水质环境,新区成立了白洋淀治理工作专班,从淀边村码头取缔、生活垃圾管控、小型污水站改排等方面细化措施,使“天蓝、地绿、水清、村美”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据河北雄安北排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岳华介绍,针对农村污水处理、垃圾转运、厕所改造等三大问题,他们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策,吸收海绵城市、资源再利用等先进理念,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实现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的有机结合,同时通过垃圾日产日清、厕所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了白洋淀乡村人居环境。

得益于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直播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白洋淀旅游打卡。圈头乡邵庄子村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村”,村里活跃着20多位网络主播,不时看到有人划着船在白洋淀里做直播。作为村里网络直播经济的探路者,今年48岁的邵小贝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为直播间的6000多名粉丝讲述家乡的老故事、新变化。“跟以前比,现在村里环境真是好太多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游客也多了,靠着旅游和农家乐饭馆,收入增加不少。”邵小贝说。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4日 03版)

[ 责编:袁晴 ]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