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三代“垦荒人”扎根浙江大陈岛

编辑/2020-10-04/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中新网台州10月3日电(范宇斌 屈扬帆)63年前,一艘大木船风雨飘摇中从浙江宁波象山来到一穷二白的台州大陈岛。陶尚玉夫妇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岛屿,一垦荒就是一辈子,一扎根就是三代人。 陶尚玉回忆道,1957年,一名乡镇干部敲开了他们位于象山 ...

中新网台州10月3日电(范宇斌 屈扬帆)63年前,一艘大木船风雨飘摇中从浙江宁波象山来到一穷二白的台州大陈岛。陶尚玉夫妇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岛屿,一垦荒就是一辈子,一扎根就是三代人。

陶尚玉回忆道,1957年,一名乡镇干部敲开了他们位于象山的家门,说了什么他记不清了,只知道父母告诉他,“我们要去大陈岛了。”

陶家三代合影。椒江发布供图

那一天的风很大,年仅7岁的陶强法懵懂地随着父母登上了那艘大木船。他不知道,这一趟远行至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此记忆中那个模糊的家永远成了过去。而远方那个小岛,开启了他全新的人生旅程。和他们一起登船的有近20户家庭,大多都是附近村庄的渔民和农民。

垦荒岁月清贫而充实

1956年至1960年,467名青年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登上大陈岛,奋力垦荒。

来到大陈岛后,陶强法的父亲陶尚玉上船带那些垦荒队员出海捕鱼,而他的母亲郑秀英则教垦荒队员做农活。那时,陶强法一家人住在浪通门一个漏风漏雨的破房子里,日子清贫而充实。他印象中,当初的大陈岛破破烂烂的,到隔壁村得爬山绕很久。

垦荒队员大多比陶强法大十几岁,陶强法记不清他们的脸,但他们黝黑而有力量的手臂、冬天里皲裂的手、煤油灯下的窃窃私语,却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我爸的渔船有时候一走就是一个月,我们日常在食堂吃饭,基本就是一块豆腐块大小的米饭,吃不饱也饿不死。”陶强法说,当时虽在海岛,但能吃到的海鲜只有带鱼。渔船归来,船上那些海鲜都是要上交的,可望而不可及。

1960年,垦荒队员完成了历史的任务,他们在陶尚玉等一批“老师头”的带领下迅速成长,捕鱼的捕鱼、养殖的养殖、种地的种地……来时是懵懂的青年,走时已是捕鱼、农活好手。

经过5年垦荒,大陈岛的变化翻天覆地,断壁残垣变成了整齐的房屋,小路修成了大路,筑坝造起了水库,还有了电灯,学校、医院、文化站、广播站也都相继建立。

渔民的“黄金年代”

作为大陈岛职业“船老大”一员,陶尚玉几十年在海上讨生活。航行轨迹最北到江苏渔场,最南到闽东渔场。

1966年,16岁的陶强法作为家里的老大,只得辍学和父亲一起下海捕鱼养家。

“上了船之后,方知父亲这辈子的辛苦。”陶强法说,“一般一次出船在三四天时间,总是日夜不停歇地捕捞,一网放下去大概45分钟,就趁这个间隙稍微眯一会儿,尤其是凌晨三四点的时候非常难熬。”

游客在陶晨波的养殖基地体验黄鱼捕捞 。椒江发布供图

“做学徒、做伙夫、跟着师傅拉网、收拾海物,永远在摇晃的渔船,挥之不去的鱼腥味,总也干不完的活,总是睡不够的觉……”陶强法说,以至于到现在,偶尔还会在半梦半醒间恍惚起来,觉得自己又回到了船上。

就这样在船上熬了10年,凭着吃苦耐劳、努力拼搏,陶强法终于从船员“熬”成了船老大。

彼时,大陈渔场桅杆林立、白帆点点,数以万计的渔民在此“讨生活”。陶强法所在的生产队,每个月的产量都稳居前二。凭着这份实力,他成为机动船的船老大兼卫星远洋队队长,最远航行到东北,打破了陶尚玉的远洋纪录。

大陈岛夜景 水水 摄

这是他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时刻,正如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大陈岛。

“那时候渔民的收入很高,大陈人比陆地上大多数人富裕,很多台州椒江的姑娘都愿意嫁到大陈来。”陶强法笑着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相信,也就几十年间,那个荒芜一片的海岛会成为一个如此热闹的地方。

后来,陶强法还先后担任了原卫星村党支部书记、椒江区党代表、大陈镇梅花湾村党支部副书记等,为大陈岛发展贡献力量。

21世纪以来,海洋资源日渐匮乏、渔民收入锐减,大陈渔场风光不再,陶强法又率先跳入休闲旅游的“蓝海”,成为岛上一家宾馆的老板。

续写海岛新故事

秋天的大陈岛,碧海蓝天、风光旖旎,迎来旅游旺季。陶强法开的宾馆坐落于大陈岛梅花湾商业街,是岛上经营最早的宾馆之一。他喜欢与游客闲聊,热心地介绍大陈岛的风土人情。

在陶强法和客人热聊时,陶强法的儿子陶晨波搬着放满冰鲜的泡沫箱子,跑进跑出。陶晨波带来的新鲜海货,很快被他分为几份,大份放入宾馆后厨,其他的分成几个小箱子。这些是游客点名要带走的特产——大陈黄鱼。

在浪通门海域上,陶晨波有一个黄鱼养殖基地。他说:“今年在深水网箱养了2万条黄鱼,还养了海鲈鱼、海鲫鱼等,一年忙到头,旅游旺季时还要到宾馆帮厨管理。”

对于陶晨波来说,祖辈、父辈的垦荒,只存在于儿时听说的故事里。他的出生、成长在大陈岛渔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后来虽然海洋资源匮乏没落了。他自称为“新时代渔民”,接过父辈“靠海吃海”的接力棒,只是吃法已大不同。

大陈岛夜景 水水 摄

如今,陶晨波不用像父辈、祖辈一样远洋出海,他每日只需搭乘小船去不远处的养殖场,看看情况、进行投喂、定时捕捞就好。

他除了养黄鱼,还养杂鱼提供给岛上的饭店。宾馆加养殖,年收入近百万,忙虽然忙一点,但日子过得充实又富足。现在他又跟几个朋友商量着做海鲜深加工,拓展市场渠道。

国庆长假里,游客络绎不绝,一船船游客来此赏海景、吃海鲜,重走垦荒路。如今,海岛旅游发展实现了产业转变、渔民转业、乡村转型,岛民收入是15年前的近5倍。

“我是土生土长的大陈人,我爷爷眼中的大陈是荒岛,我爸爸眼中的大陈是渔岛,我眼中的大陈是美丽的休闲旅游岛,我们一家三代人见证着大陈之变。”陶晨波说。(完)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