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新常态:自有品牌会迎来一波红利
尼尔森中国区副总裁倪一在2020年(第三届)中国生鲜零售大会上,做了“疫情新常态下,中国零售行业消费趋势洞察”的专题报告。
其中,干货很多,值得重点推荐分享。
《商业观察家》将干货内容整理如下。
(以下内容根据倪一口述整理)
一
宏观经济
首先,看全球层面。
这一波疫情对全球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消费的角度。
中国是在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呈现出比较好复苏趋势的国家。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8%,到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中国处于比较好的增长通道。
第一产业农业,中国已经成为超级农业大国。9月14日,中国和欧盟签订了一个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这个协定跟生鲜非常有关。
受中美大环境影响,中国和欧洲加速了关于地理标志制订,(中国方面地理标志包括)五常大米、烟台苹果,甚至包括四川泡菜。从欧盟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红酒和火腿,这些会联系一系列标志性品牌农产品(000061,股吧)(交易)。中国从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推动,整个8月份,中欧列车发货量增长了70%。
第二、第三产业,在疫情阶段受到一定冲击。无论是从工业附加值,包括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行业,都受到一定冲击。不过,在二季度以后,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恢复状态。
切分一下看,传统工业、建筑、金融、地产、运输、制造业等等,都处于比较好的恢复通道。餐饮住宿和旅游还处于恢复的状态。
回到国内宏观经济层面,一系列数据能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处于非常好的复苏阶段。这是不争的事实。
大部分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今年的GDP恢复到3%左右是大概率的事件。
为什么这么说?
中欧地理贸易协定,包括中美环境的影响,7月份中国进出口数据处于比较好的恢复状态,7月份出口增长7.2%,进口负增长1.4%。8月份的出口则是双位数增长。国家也在力争城镇失业率维持比较低的水平(城镇失业率5.7%)。
这波疫情推动了食品通胀的上涨,部分的生鲜和食品有涨价的趋势(7月食品价格通胀率1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疫情期间2月份降幅比较大的20%,迅速恢复到7月份的-1.1%。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转正。
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餐饮收入增速,也是从最低的50%的降幅,到7月份已经恢复到-11%。这个数字和国家整体经济是符合的。看宏观经济夜间用电数据,增长了7%左右,也是处于一个恢复的状态。
在最新的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里,网上零售额占比1/4,大概25%。
再看看价格。CPI是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点,这一波疫情,尤其是在1月份开始,到4、5月份,CPI,尤其是食品类,有一个比较大的增幅。但是国家将CPI还是维持在比较好的水平,到7月份是2.7,8月份CPI数据是2.4。
从宏观货币政策角度而言,M2是(同比增长)10个点。M2是GDP加CPI,当GDP(增幅)大概率在3%到5%,如果CPI维持一定比率,整个公式是符合的。
看收入和支出,CPI直接联动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后续的消费支出。从一季度到二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除去价格因素以外,从负4%的降幅迅速回升到负1%,可以说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还是维持了比较稳的状态。
比较有问题的是消费。CPI、GDP、可支配收入都是恢复的状态,但是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还是处于比较挣扎的恢复状态。截止今年一季度,人均消费支出降12%左右,(到第二季度)恢复了30%,但还是降了9.3%。
居住类,(上半年)跟家庭生活有关的,处于比较好的增长状态(同比增长3.1%)。食品烟酒同比增长5%。
除此之外,(上半年)文化娱乐(同比下降35.7%)等非功能性的消费,还是处于挣扎的状态。衣着类同比下滑16.4%,交通通信下滑10.7%,医疗保健下滑9.9%,生活用品及服务下滑6.4%,其他用品及服务下滑22.6%。
二
人
收入缩水和不确定因素,正在左右消费意愿和行为。现在的消费者有比较大的顾虑,主要是三个方面:收入、健康、工作保障。
这波疫情对于灵活就业,包括社会保障提出了很多的问题。首先要解除老百姓(603883,股吧)对收入安全的顾虑,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由此引到了消费的角度,大家会做什么事?
75%的消费者会选择更多地增加储蓄,做一些应急的管理;74%的消费者购买必需性商品的时候,会考虑是不是性价比更高,会选择价格相对更优惠、品质更好的商品;65%的消费者会减少一些非必需品的支出。整体而言,消费者会变得更理性。
从疫情的角度而言,将近60%的消费者认为这次疫情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比如,消费者在后续3到6个月会继续养成在疫情期间保持的习惯,比如勤洗手,有良好的作息,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增加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等等。可见,这一波疫情对消费者的身心和思维模式会带来变化。
三
货
从货的角度而言,消费者更多的会追求经济实惠、天然有机、可以帮助消费者增强免疫力、补充营养的健康产品。其中也有大部分的消费者提出,会采买一些有包装的生鲜食品。
在尼尔森零售监测的66个主流的快消品(这里面没有生鲜)品类的数据来看,这波疫情会给消费者促进、养成更新的生活方式,这会变成一个常态。
第一、居家用餐。
从今年一季度疫情期,到第二季度的恢复期,到7月份,快消品在7、8月是回调阶段。从居家用餐的热销品类而言,麦类食品、包装米、食用油还是有比较高的两位数增长。
线下卖场数据方面,一些散装冷冻肉类、家禽类,包括火锅方案、猪牛羊肉类、蔬菜等,增长的动能是比较明显的。
另外看健康管理方面的数据,能看到消费者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健康。除了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消毒用品、清洁用品等是处于比较好的增速,维生素、乳制品(液态奶、奶粉)也是处于一个两位数的爆发式增长。
其中,维生素在7、8月份有很高的增长(同比增长22%)。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群在买?
常规可能会说是老年人、中年人在买维生素。但其实这波疫情推动买维生素和保健品的人群是95后——他们现在更注重自己的健康。
另外小业态,尤其是便利店业态处于比较好的恢复通道,也促使了即饮类饮料,比如即饮类的咖啡,有了比较好的恢复。
部分的近场业态也有了比较好的恢复。
一些非功能性的品类,比如冲动购物、送礼类,这一部分还是比较挣扎的状态。口香糖、酸奶、干脆小食等,还是比较挣扎的增长态势。还有南北干货、进口类水果、熟食水产,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
个人护理类,通常个人护理类里面比较热门的一些品类,比如洁面、洗发水等,在二季度的恢复通道中有一波增长,这一波增长有一波提前的囤货,7月份又迅速回落,变成两位数的下降。而看护发素、染发剂品类是疫情期间增长非常好的。
什么原因?
一个场景是,原来老去理发店,做做头发,现在就发现,在家可以染头发,把理发店的场景搬到家里了。所以,护发素和理发的场景,有点往家的角度迁移。
看到这么多品类的变化,消费者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以前我们谈“消费升级”,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和管理咨询的同事一直在探讨,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自己认为,消费在分级——有的在升级,有的在往基础性地转移。
结合主流的快速消费品品类,把品类价格重新拉出来看。从2019年以及疫情期间,及疫情恢复通道和最近的7月,看一个趋势,比较明显的是上面这个基础性经济类的,价格指数低于90的,这些品类的份额在增长,超高端和高端的份额有微微下降。
基础类的品类,洗发水、包装水、牙膏在下降;同样升级的角度,从个人护理、健康,消毒液、个人洗护等则在进入一个价格上涨的通道。
在消费降级的过程中有升级。消费者(希望得到的)始终是对价格降级,对品质升级,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四
场
看看线上线下所涵盖的42个快消品品类的数据加总。
疫情的前中后期间,快消品受疫情的影响不像其他类的,如汽车、金银珠宝那么大。
疫情后会快速的增长,线上继续保持比较高的两位数增长。线下销售继续复苏。
线下数据包括了一些主流的线上零售商的积极转变,包括O2O和一些直播的数据。
拆分渠道,整体我们认为疫情对大业态(快消品)是有一波红利的,大卖场的二、三月份下滑比较严重的时候,到四、五月恢复期有一个很快速地回升,这个趋势同样也表现在标超和小超的角度。(但)从6、7、8月又开始慢慢地下滑,这无论是消费者对线上使用的习惯,包括客流比较挣扎的争夺,还是有所影响的。
唯一恢复通道比较顺畅的是便利店渠道。便利店渠道,从疫情期间,受关店影响,包括客流的影响,从3月份到7月份始终是处于比较好的恢复通道。无论是从国家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三年内做30万家便利店,便利店趋势是品牌化、连锁化,小业态的便利店从近场角度而言是有红利的。
另外从场的角度不得不提的就是,消费者经过这波疫情更多地转到线上电商。这波疫情对O2O主要的推动是疫情期间和疫情后的一小部分时间,在后续经济恢复的通道上,O2O的订单量增速是有放缓的。
从全国O2O的订单量来看,O2O我们以前认为在高线城市生存率更高,(但现在)高线超级城市O2O的渗透率,慢慢地被一部分省份赶超,更多是(这些省份的)下沉城市(贡献),包括江苏、安徽、辽宁对这一波O2O的推动。
后续发力不是高线城市,而是下线城市。
比如5到7月份,上海的O2O的订单量下降5%到9%,四川增长了40%,从订单量而言,还是有一部分下沉城市的渗透。
买O2O,包括买生鲜类的消费者,有1/5的消费者使用过这些平台。这个比例在高线城市会更高,有100%。
从人均的角度而言,是有新的中产女性,包括这一波疫情推动了一些中老年开始使用O2O业务。
看看直播(业务)。现在直播非常热,很多人都谈直播,我个人的理解,直播是需要理性看待的,从我们的调研角度而言,有将近60%的消费者看过直播,但是对于直接做转化,产生购买的比例要迅速下降,在17%左右。
这意味着直播的底层逻辑,主要是和消费者实时的互动,购买转化是其次重要的。直播更多是切断了消费者原来的链路,以前是先触达消费者,然后通过大量的广告和流媒体的方式告诉你这个东西好,建立认知和种草,然后是做服务,到家,然后再评论。
在直播链路上,会把中间的两个环节省掉——打开直播间就直接触达服务。
一些短视频,其实你买的不是你看到他的商品,而是他仓库中的。
(那么,消费者)在直播平台上到底买了什么,是什么人在买?
从宏观角度而言,直播头部品类是服饰衣帽;从地区来看,南方买休闲食品,居家老人在直播平台会关注居家类商品。美妆类,是一些少女购买。生鲜类直播,一线城市非常火热,这个比例比较高。
五
生鲜
整个中国的生鲜渠道是够宽的,生鲜赛道很宽,而且这个赛道没有平行交集,是交叉的。
从传统的菜场,到新零售平台,消费者的认知和使用频率上,主流的大卖场仍然是生鲜渗透率比较高的,菜市场和新零售超市平台已经差不多了。
另外,我们问消费者:对于生鲜渠道,或者说运营者赛道,购买的频率是会增加还是减少,还是维持?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体现是新零售平台,包括生鲜自提柜、第三方到家服务平台、综合类电商、生鲜类专业电商等,消费者愿意更多地使用这些渠道。这是从客观的消费者角度体现出来的。
无论市场和赛道怎么变,无论线上线下,最核心的因素无非就是商品力(供应链)和购物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对于价格促销和宣传,对于线上平台的诉求会比线下更高一点。
从品类图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我们把消费者支出金额做一个切分,肉禽类、蔬菜水果是非常重要的品类。无论什么业态,这都是要重点考虑和把控的,甚至在这个品类的池子里面可以做一些护城河。
另外也不能忽视花费比较低但是渗透率比较高的,补充蛋白质的,可以帮助零售商在基础的护城河中带来客流。
从补充品类而言,熟食类、干货、南北货,包括现场制作的糕点和面包,这也会对生鲜品类做一点补充。
线上消费者对生鲜的诉求还有什么关健词?调查显示,消费者在线上渠道购买不同品类生鲜时考虑因素会有差异。对于新鲜要求较高的品类,例如蔬菜、水果、海鲜水产、和肉禽类,消费者的第一诉求是“产地”。无论是自建的APP还是第三方平台,还是生鲜专业店,消费者都会打开页面看,最关心的是产地——他从哪儿出的。其次是生鲜品牌、用户评价等等。像一些补充蛋白质的,比如乳制品、蛋类、半成品,消费者则会更关注品牌,什么样的品牌在制作这个产品。
这里需要提一提自有品牌。这波疫情对做零售的人会理解,为什么自有品牌又被提上议题?
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自有品牌商品比例是很低的。有一组数据,是后疫情时代整体品类做了一个比较,发现疫情后,食品类的自有品牌的增速高于整体品类。
再切分到一些生鲜类,这个体现在蛋、中式粉面、面包等等,这个品类的自有品牌的销售额远高于品类总体。比如包装米整体的增长率,上半年是13%(已经很好了),13到14个点。和民生类有关的,是疫情中的获利者,自有品牌增长将近40%,包括杂粮类的自有品牌增长也在30%以上。
还有小包装食用油,也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整体5升以下的小包装食用油里面的菜籽油增长17%,(但)菜籽油自有品类要翻一倍。
同样,5升以上的整体增长30%,自有品牌增长将近260%,这是比较重要的契机,可能也是一个风口。
(最后)做简单总结。
从生鲜角度来说,后疫情时代,从消费者层面来看,无论市场怎么变,还是要研究消费者,理解谁在购买你的商品,谁去你的店和平台。整体趋势是,渠道会加速碎片化,这个碎片化只会愈演愈烈,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新零售和生鲜类的电商,他们做了什么,为什么消费会更多地选择到家服务的频率。
另外无论怎么变,商品力、供应链和购物体验、配送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更多地需要零售商和生鲜运营者差异化的经营。
最后就是性价比。从宏观经济和可支配收入而言,这是不争的事实——消费者会选择性价比高的,自有品牌会迎来一些红利。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不要慌”,2020中国生鲜零售大会精彩实录
黄明端:线下衰退不可逆,大润发生鲜我打80分
王卫:社区生鲜,规模是个悖论
谊品生鲜江建飞:社区生鲜客单价会到大卖场水平,线上年内百亿
社区团购是个万亿级存量市场?
传阿里美团拼多多300亿砸社区生鲜,“是件好事”
“大海鲜”未来两年没戏,小海鲜井喷?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长按二维码 关注商业观察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商业观察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