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十年磨一剑,“苏中硅谷”加速崛起

编辑/2019-05-20/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2018“ 一带一路 ”软件行如皋峰会。 即将投入使用的如皋双创中心(软件园二期) 如皋,古语为“到水边高地”。今天,在这座千年古城的南部,正崛起另一座高地——以新一代 信息技术 为引领,软件信息产业、服务外包产业、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兴旺、风生水起;2 ...

2018“一带一路”软件行如皋峰会。

即将投入使用的如皋双创中心(软件园二期)

如皋,古语为“到水边高地”。今天,在这座千年古城的南部,正崛起另一座高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软件信息产业、服务外包产业、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兴旺、风生水起;2万多名年轻的从业者从海内外纷纷聚集在此,挥洒青春、创新创业,77平方公里的热土成为充满活力的追梦者乐园。

这就是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座刚满“十周岁”的产业高地。

十年磨一剑。如皋高新区在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新领域深耕细作、专注创新,演绎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传奇”。“中国服务外包十强园区”“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军产业园区”“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等一个个金字招牌成为高新区的闪亮名片。

十年再出发。去年,如皋高新区成功跻身省级高新区行列。站在新起点上,如皋高新区确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高层人才创新创业核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型宜居宜业宜游宜创现代化新城区”的新坐标,开启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新征程,奋力打造“苏中硅谷”。扬子晚报记者郭小川通讯员马俊

“白纸”上崛起新园区

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原理设计的裸眼3D全息投影仪、可用脑波意念控制的拍照无人机、实现人机交互的可穿戴VR虚拟现实设备……如皋高新区创新体验中心,一批又一批参观者走进去,感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前感知未来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改变。

这座于去年10月开业的创新体验中心,是展示科技创新的场所,也是观察如皋高新区的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如皋高新区十年来不负初心、矢志前行的发展足迹历历在目。

时针回拨到10年前。2009年5月,如皋城区南部的一片空地上,如皋高新区铲起工程施工的第一锹土,高新区软件园率先开工建设。当时,信息技术正处于向个人化、智能化转型的初期,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虽然如皋在这个产业领域“一穷二白”,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建设高新区,在全省县级层面较早布局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

从服务外包到软件研发,从自主培育到托管运营,如皋高新区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招引项目、吸引人才、完善配套……十年时间,一张面积达77平方公里的“白纸”成长为一座欣欣向荣的园区,35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入驻、一批国字号平台抢滩登陆、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正结出丰硕成果、一批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此“安家筑巢”,初步形成以研发及孵化为基础,以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为主导,以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激光研发、制造、应用产业为支撑,较为完备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去年,如皋高新区荣膺省级高新区。

“硬核”产业加速集聚

在如皋高新区软件园南侧,一片工地上呈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这里就是如皋双创中心(软件园二期),9栋多层花园式研发办公楼已经封顶,两栋的高档研发办公楼正在一天天长高。这个总投资11亿元、建筑面积达22.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将为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提供集办公、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商务空间,打造绿色生态、智慧共享、活力开放和创新互动的高端产业园区,可容纳3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入驻和3万名产业人才创业办公。

而放眼软件园一期的软件研发大楼,已密集分布了350多家软件研发、数据处理、服务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型软件产业,这些产业,成为引领如皋高新区攀高求远的“硬核”。

国内移动视频领域的领军企业——一下科技,在如皋投资3亿美元,创办江苏小咖秀科技有限公司,去年营业额近4亿元。前不久,一下科技再投资20亿元,新建30万平方米一下未来科技城,打造视频产业基地。而在软件园,新浪秒拍、思爱普、凌志软件等优质项目纷纷落户。如皋高新区还“借梯登高”,与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合作,引进CSIP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首个“开源空间”,构建“技术研发+创新项目+孵化基金+亮点应用”的协同创新一体化服务体系。

随着如皋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硬核”产业的加速崛起,园区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一带一路”软件行如皋峰会、“黑客松”大赛、中国工业物联创新发展论坛等高端活动先后在这里举办。

活力之土引“凤”来栖

“我们正是寻梦而来!在这里可以遇见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可以登上梦想的舞台!”去年9月,在和如皋高新区联合打造未来科技城的签约仪式上,一下科技董事长韩坤的发言满怀激情。建成后,这座科技城将可接纳2万名年轻人就业。

年轻人多、充满活力,是外人走进如皋高新区的第一印象。每天,两万多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出入如皋高新区软件园;通过产业引才、以才引才,一批批高层次人才怀揣创业梦想、带着创新种子纷纷落户如皋高新区。

2012年10月,海归博士孙智江创办海迪科(南通)光电有限公司。专业从事LED上游核心产品研发和生产。目前,公司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在细分领域排名前三,LED芯片侧分领域排名第一,并吸引200多人就业;留德博士张新峰在如皋高新区创办的江苏卓远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的150KG蓝宝石晶体长炉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合作伙伴。

如皋高新区已累计引进国家级顶尖专家7人、引进江苏省“双创”人才12人。去年,来自乌克兰、德国等国家的5名外籍专家加盟如皋高新区第三代半导体高端产品创新研发,助力高新区5年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攀向百亿级。

高层次人才是创新的“领头羊”,而大量应用型人才则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如皋高新区从实际出发,和青软实训合作,培养和吸引大量本专科毕业生及技能型人才,就地转化为软件从业人员;去年10月,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在如皋高新区成立专业基地,培训IT行业人才,预计2022年培训人数将达到10000人。

“苏中硅谷”承梦前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如皋龙游湖外国语学校去年9月开学,可容纳3000名学生,依托北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14万平方米人才公寓、2.6万平方米时尚街区及龙游湖公园为人才入驻提供保障;宋庆龄国际幼儿园开工建设,如师第二附属小学、三级医院等资源配套加速推进……

一批为人才落户、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服务的高端配套设施陆续完善,不仅逐渐解决年轻人在此安居乐业的后顾之忧,也助力这座让人瞩目的“苏中硅谷”加速崛起。

走过十周年不凡创业路的如皋高新区,如今又站在了新的起点、迎来新的机遇“风口”。

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自贸区建设等诸多国家战略在此交汇叠加,4条高速公路、12个高速道口环绕全境,7个港口簇拥周边,如皋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特别是随着沪通铁路、盐通高铁、北沿江高铁的规划建设,如皋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成为“陆海江黄金交汇点、沪苏通高铁桥头堡。

处在如皋核心位置的高新区,呼应高铁时代召唤,抢抓发展机遇,围绕“建设一流省级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奋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高层人才创新创业核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型宜居宜业宜游宜创现代化新城区。

放眼未来十年,“苏中硅谷”必将继续承梦前行,创造又一个发展“奇迹”。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