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佛山: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迈多远?
日前,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烹饪赛项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200多名全国“最会做菜”的选手在这里展开了为期3天的厨艺大比拼,浓浓的“粤味”与各地烹饪文化碰撞交融。
乘着职业教育的风帆,粤味也加速飘香海外。7年前,中国烹饪教育从顺德出发,首次走出国门,在海外落地了第一所烹饪分校,成为中华美食海外推广之路的桥头堡。
这只是佛山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一个侧影。佛山职教国际化主要表现为搭建合作平台、输出和导入优质职教资源等方面。佛山通过集纳、整合海外优质产教资源,让更多佛山本地“练兵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同时依托优势产业基础,把“公开课”办到海外。
“引进来”与“走出去”是职教国际化的一体两面,两者并行不悖,能否做好这两门功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佛山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能迈多远。
以我为主“引进来”
整合国际资源的佛山“练兵场”
“没有一流的职业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制造业。”当前,佛山正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迫切需要一大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趋势的工匠型产业人才。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指明了方向。
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李大成看来,佛山是制造业大市,但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并不高,一些行业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急需提升自动化、智能制造水平。“相比之下,德国先进制造业是佛山产业升级的榜样,因此我们主动与德国企业合作,加快校内的技术示范中心、培训基地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他说。
对标最好最优,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库卡合作,分别建设了西门子自动化技术示范中心、库卡机器人应用技术与培训中心。其中,后者是库卡在全球范围内首家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机器人应用技术与培训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佛山全市已与德国教育机构或公司合作共建至少7个专业实训中心,包括德国库卡机器人技术应用与培训基地、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巴斯夫汽车修补漆华南培训中心、西门子先进自动化实训中心、泰勒数控和机器人仿真实训中心等。
但是,企业生产技术种类繁多,“学什么、怎么教”成为学校首先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教育类型,在一个国家和地区适合的发展方式未必适合别的国家和地区,这不是否定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互鉴,而是鼓励在‘拿来’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国、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伟平表示。
西门子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兼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提出,佛山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仍然处于工业3.0甚至2.0阶段。这意味着,要使学生培养与生产实际结合,职业院校必须充分分析佛山制造业现状,量体裁衣;另外,一套围绕自动化技术展开的课程体系,涉及多个理论性、实践性子课程,课程之间的排列组合逻辑颇有讲究。
“引进来的最终目的应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李大成表示,在“拿来”的基础上,学校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教学路子,自制校本教材、教学内容年年完善。
要回答好“怎么教”,职业院校要考量的还不止这些。据了解,德国技术更新迭代快,一项技术可能几个月就有新的替代技术,然而教材从编写到出版至少要1年,可能等教材出来,这项技术都已经被淘汰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粟宋表示,为了使国际化教学更灵活可控,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正逐渐推广活页式、电子化的教学形式。
文化、产能“走出去”
走进国外学堂的佛山“公开课”
佛山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依托优势产业基础,把“公开课”办到海外,输出佛山价值。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顺职院”)与马来西亚UCSI大学共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马来西亚顺峰烹饪学院已有7年,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烹饪学院。据了解,马来西亚是东南亚最早开展烹饪教育的国家之一,已经拥有约40年的烹饪教育历史,但在学院共建之前,其90%以上的课程都是围绕西式餐饮及服务展开的。
“过去更多的是海外高校来国内设立分校或者学院,顺职院成为首个‘吃螃蟹者’,让中国烹饪技术、文化走出了国门。”顺职院院长夏伟表示,该校及顺峰集团定期派出专业的中式餐饮服务教师及顺德名厨前往UCSI大学任教,同时顺峰集团名下的中式餐饮企业也为学生们提供实习岗位。
数据显示,自院校共建至今,双方互换师生220人次,顺职院与顺德烹饪协会合作派出顺德粤菜烹饪大师赴马来西亚传授粤菜经典菜肴烹饪技术,马来西亚UCSI大学安排20人次烹饪大师来顺职院传艺。同时,顺职院借此搭建了在马来西亚的学生实训实习平台,每年挑选15名学生赴马来西亚进行实习、实训。
同样将课堂开到国外的还有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该校计划依托顺德第二职教集团顺齐产业学院资源优势,将“中华茶文化发展中心一味同心茶驿站”设立在曼谷吞武里大学,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茶文化多层次、多角度传播至泰国曼谷及周边地区,以期为中泰文化交融、协同发展作出贡献。
不光是把课堂开到海外,佛山本地的学院里也迎来了一批批远道而来的外籍学子。
“你们是郑敬诒职校招收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今天虽然你们毕业了,但郑敬诒职校的师生永远都是你们在中国的家人。”在郑敬诒职校首届津巴布韦留学生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尧勇深情“表白”。
2016年以来,顺德郑敬诒职校与HarvestWay钻石珠宝有限公司和津巴布韦矿业学院合作,在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成功开办津巴布韦钻石加工留学生班,为该国培养高素质的钻石加工产业人才。
创造更多共同课题
深化产教跨国融合双向互动
“引进来”与“走出去”是职教国际化的一体两面。佛山已经连续2年发布《佛山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去年的报告提到,佛山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在校际合作、来访交流、国际会议、派出学习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一步,佛山如何推动职教国际化再上一个台阶?
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建设进度表上,清晰地记录着项目推进的每一个节点,自去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场调研、研讨或培训围绕研究中心展开。
“从建筑规划到车间布局,研究中心完全对标德国标杆工厂建设,将完整呈现德国工业4.0的生产工艺流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王鸿博介绍,该中心位于顺职院校内的主体大楼,将包含工业4.0示范工厂、工业4.0展厅、学生教育培养、国际项目合作研究等六大功能。
其中,校内示范工厂建设方案已于今年1月通过专家论证,将体现智能物流、智能加工、装配、质量控制、信息采集与处理等工业4.0主要核心技术。
在介绍研究中心规划时,王鸿博反复强调标准与内涵的“同标”建设。过去2年里,德方专家曾多次到顺职院磋商合作细节,德国专家意识到,德国技术可以在顺职院转化、移植。
也就是说,该中心的合作不仅仅是单一引入资源,还包括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跨国输出。这背后,是佛山职教的国际化从单向引进、输出,逐步向“双向互动”转型。
“佛山是亚琛工大在中国找到的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它是出名的制造基地,能够提供很好的科研平台。”亚琛工大机床实验室主任罗伯特·施密特表示,该学院从1906年成立之初,就以发现世界市场新趋势为己任,但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制造机床设备、测量技术、质量管理等已经到了新的极限,要在生产技术上得到飞跃,就必须走进全球生产一线与企业共同寻找答案,佛山正是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基地。
职教国际化由表及里,最终是教学方式、思维方式的交融。近年来,佛山不断对标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构建“订单班”“学徒班”等定制化培育模式。
所谓“双元制”,指的是一种私人办的企业作为“一元”,与国家办的学校作为“另一元”,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
“与中国不同,德国的企业、行业的职教集团都建有实训中心,而中国的职业教育主要由学校承担,企业办学经验不足。因此,佛山创新机制,让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实训中心。”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旭雁表示,目前佛山对于职业教育的探索实际上也是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以“混合所有制”公共实训中心为纽带,以“现代学徒制”为路径,实施校企协同育人。
未来,佛山还将依托佛山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与德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等职业教育机构联合进行衔接课程教学及升学服务,做大做强“中高本一体化”的国际合作办学机制。
■手记
对标“双元制” 佛山职业教育要“走出校园”
对标德国工业4.0,是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道路上绕不开的话题。一直以来,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成果对佛山来说是一座富矿,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同样如此。
德国将培养全球视野和全球责任意识作为职业学校的重要使命,主要采取了促进职业资格与学术资格等值、预测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人才需求、实施“双元制”等多种职业人才培养项目以及制定经济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以往,校企合作往往层次浅,大多仅局限于在校内建立“实训中心”和校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采取聘请企业专家、举办报告会或送学生去参观实习的方式进行,导致不少职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培养方式等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符,甚至部分老师也缺乏实践经验,未形成与企业岗位相对应的教学体系。
近年来,佛山不断对标“双元制”,完善自身教学机制,但这样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专门邀请德国专家前来指导教学改革,可以说‘双元制’对我们原有的教学方式冲击是很大的。”佛山一所职业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双元制”结构下,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目前佛山部分企业对此类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企业需要腾出时间、人力和设备投入合作,还要面临因教学工作带来的对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的挑战。”
基于此,目前佛山一些职业院校对“双元制”的落实,还没有走出校园,而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上。例如,职业院校设置更信息化、实操化课程,理念由早前的“教学做”向“做学教”转变或推动二者相融合。
广东省内,中山、深圳、东莞等城市也纷纷通过打造创新创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实训中心等方式探路“双元制”落地。其中,中山尝试在职业院校体制外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筹集3亿元由国资委成立“中山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培训基地建设主体,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推动中山职业教育改革。
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文件,明确了建设重点,并将对该类给予政策激励,鼓励企业深入参与产教融合。笔者认为,随着政策的推广,未来,“双元制”在佛山的加速落地值得期待。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iPhone 接入汽车:苹果未来的勃勃野心
智能时代/阅读:11 -
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25 万元预定 Model S/Model X
智能时代/阅读:11 -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节省,但是难以普及
智能时代/阅读:8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