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南雄油山镇上朔村: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编辑/2019-06-24/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油山镇上朔村的红军长征广场四周,处处可见表现长征故事的壁画和弘扬长征精神的标语。 南方网讯(记者/郭昊奇)6月23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一行来到韶关南雄的油山镇上朔村,在这座千年古村落寻访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 “当兵 ...

油山镇上朔村的红军长征广场四周,处处可见表现长征故事的壁画和弘扬长征精神的标语。

南方网讯(记者/郭昊奇)6月23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一行来到韶关南雄的油山镇上朔村,在这座千年古村落寻访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谁来压迫人……”一群小学生正在上朔村徐氏宗祠前演唱着当年红军抄写在墙壁上的《当红军歌》。

“小红军们”演唱着当年红军抄写在墙壁上的《当红军歌》。

1934年10月, 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从江西省信丰进入南雄,一路侦察踩点,过关斩将,清除了广东军阀陈济棠设置在乌迳、新田、锦陂的重重障碍和封锁防线,来到上朔村。

黄树材说,“红军到达上朔村,村民纷纷让出自己最好的房间给红军住宿,但红军战士有纪律,为不打扰村民,大部分都住在祠堂、柴房、街道边和屋檐下,或者空弃的老旧房子里。”红军战士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写标语,教红军歌。在徐屋祠堂写下了《当红军歌》,这是在南雄留下唯一一首有曲谱、有歌词、完整的红军歌。

村民们看到红军不但不扰民,还帮忙做好事深受感动,他们自发给红军送粮油、衣物、鸡蛋、芋头、青菜等。当地游击队和地方党组织趁着村民的热情,动员村中富裕大户和士绅慷慨解囊,捐钱捐物,为红军筹得粮款三四万元。有的村民甚至把准备的嫁装布鞋、衣被、布料捐献出来,被红军当场婉拒,部分拒绝不了的,红军也打上欠条,承诺日后定当归还。

油山镇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黄树材介绍上朔村的红色文化。

在人民会堂前面的小广场上,广场四周都是表现长征故事的壁画和弘扬长征精神的标语,广场的左侧还树立有一块展板,上面记录着上朔村里革命烈士们的名字,记录着上朔村悠久的红色文化。

开国少将彭显伦就是上朔村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阔别二十年的家乡,探望家属和乡亲,有的人受旧观念影响,认为他已当上大官,手中有权,要求他拿些钱给家乡和家中使用。彭显伦听了,便耐心地解释说:“我手上是有钱的,有很多钱,用铁箱子装好锁起来。但是,这些钱不是我的,是公家的,一个铜板都不能乱用。我只有公家供给我吃饭、穿衣的钱,还有少量的零用钱,家中要用钱,只有从中积……”.他还教育家属和乡亲,要自力更生,搞好生产,才能逐步富起来。

新时代召唤新使命,“新长征”书写新辉煌。2018年3月24日,由广东省旅游局、韶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重走长征路·再创新辉煌——2018广东省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南雄市革命老区油山镇隆重举行。从传唱85年的红军歌谣到重走长征路的徒步旅游,不断引领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