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打赢“治欠保支”的攻坚战

编辑/2019-06-26/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欠薪,不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劳资纠纷,也是劳动者最迫切希望得到的一份合法权益。然而,拖欠的数目、老板的“不知所踪”……一系列的因素都为欠薪整治这项工作增添不小的难度。除此之外,工资何时支付到位、劳动者的情绪等问题也成了整治欠薪的延伸问题。为 ...

欠薪,不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劳资纠纷,也是劳动者最迫切希望得到的一份合法权益。然而,拖欠的数目、老板的“不知所踪”……一系列的因素都为欠薪整治这项工作增添不小的难度。除此之外,工资何时支付到位、劳动者的情绪等问题也成了整治欠薪的延伸问题。为了能够真正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静安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依托“治欠保支”(整治欠薪,保证支付)大平台,以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与网格监督队伍深入各街镇,推进预警预防、项目化购买服务以及事中事后监管的联动执法三项制度,真正打赢这场“治欠保支”的攻坚战。

本期讲述邀请静安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王红,讲述静安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在开展“治欠保支”工作背后的故事。

“不定时”抽检保障农民工权益

劳动合同签了没、工资按时发放了没、台账登记了没……对于不少建筑工地来说,每年年底固定时间接受我们上门检查早已成为了习惯。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们形成了一套惯用“套路”应对我们的定期检查。

为了了解企业他们真正的用工情况,时刻提醒他们确保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工工资真正支付到位,我们打破常规,“不定时”上门复核实际情况。

其实,早在年前我们就已经要求协管队伍对在建工地项目开展集中式、地毯式督查。春节过后,我们又联合区建管中心三次组织“回马枪式”抽样检查,重点对作业人员实名制登记、人工费和工资支付台账登记、务工人员维权告示牌设置、农民工个人劳动合同签订、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检查。按照以往惯例,建筑用工企业或许会觉得,下一轮的检查应该在年底之前。但是,通过这种打破常规的方法检验建筑用工企业的工作,真正收到了成效。在检查中,我们发现少数建筑用工企业维权告示牌信息更新不到位、个别务工人员工资发放专户开通未及时使用等情况,联合检查组立即督促,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变“固定时”为“不定时”,这种创新为的就是打破建筑用工企业常规思维,时刻提醒其确保务工人员权益,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真正到位。除此之外,我们也是静安区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并联合区内的31个部门共同出台《静安区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及联动处置工作规则,明确督办责任,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保证第一时间参与、处理相关劳资矛盾,彻底改变过去“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力量分散”的局面。

网格监督敲响劳资矛盾预警

劳资矛盾,重点在于预警预防。近几年,对于区内涉及改制、经营方式改变和关停并转迁等情形的企业,我们将已有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与静安社会治理网格无缝对接,落实劳动保障监察员网格对接责任,提前介入、指导和帮助企业,以帮助企业平稳过渡,避免引发群体性矛盾。

“今天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感谢你们!专业、高效、负责地帮助我们成功跨过了这个坎……”不久前,一家需要撤销公司内部工作部门的企业通过平日对接的监察员向我们寻求帮助。通过网格预警我们了解到,这家企业因楼盘管理范围调整,需要撤销好几处工作点,同时这几处工作点中的保安、保洁需要迁至其他楼盘(市区范围内)工作,涉及500多名员工,其中外省市户籍合同制职工占60%,如何平稳过渡,帮助员工理解并且接受,是这家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企业的这次调整涉及面广、人数众多,所以在得知该情况后,我们主动与该企业对接,一方面,向该企业负责人宣传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了依法依规调整员工工作场所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做好员工思想工作进行了指导。另一方面,面对该企业提出的各种困惑,如员工不愿意服从公司统一安排,如何解除;调整工作地点,是否需要给予交通补贴,补贴多少为宜;公司是否需要成立工作小组,公布具体安置方案等等问题,监察员们逐一指导,逐一答疑解惑,帮助该企业制定出了合法、合规、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保证了员工工作岗位不变、工资待遇不变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消除了员工的顾虑。与此同时,我们还畅通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协同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科、区劳动仲裁等多个部门,从多个角度帮助该企业分析研判,确保平稳过渡。

确保企业在现阶段能够平稳过渡后,我们又启动了区域网格化监管措施,委托企业所在街镇的劳动关系协调员,联合对这家企业进行重点关注,做好跟踪回访。

像这样的案例在静安还有许多,监察员们通过对接每一个街镇网格化的责任区域,提前关注企业内的劳资关系,在网格内建立各类涉及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矛盾隐患的处置机制,并且对于小型劳资纠纷(涉及人数不多、金额不大、情节较简单等因素的劳资纠纷)进行主动化解,切实维护区域内的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联动执法让“老赖”无处遁形

“老赖”是治欠保支过程中,最让我们头疼的角色。为此,静安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充分发挥劳动关系协调联系平台的作用,加强与公、检、法、市场监督管理、街镇、工会等部门的工作沟通,共同推进欠薪强制执行工作。

有一次,静安大队收到12345市民热线及群众来信来电反映区域内有一家企业存在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经上门监察了解情况后,发现该公司存在拖欠员工2017年7、8月份工资的违法行为,即对该公司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该公司补发68名员工两个月的工资。

随着时间的推进,该公司非但未能补发,还产生了新的拖欠工资情况。2017年11月,静安大队主动出击,对该公司进行拖欠工资专项监察,发现该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已达四个月,且因无法承担租金已离开原先的办公场所,所有员工转移至集团工地所在处办公。

基于该案人数多、金额较大,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第一时间对该公司作出了行政处理决定,要求补发68名员工7月到10月拖欠工资200余万元。其间,静安大队多次上门催促该公司及时补发。2018年4月,一次上门监督过程中,“巧遇”单位法定代表人父亲(董事长),其搪塞推诿不予配合,并以律师不在场为由拒绝在调查笔录上签字确认,后借故离开,再未到静安大队配合处理。行政执法记录仪记录了全过程。

鉴于该公司未履行行政处理决定,2018年6月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依法向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除在公司账户上执行到1万元外,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始终回避不予配合。2018年10月11日,静安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与区人民法院召开联席会议,具体分析了这家公司的财产状况,最终决定对公司负责人“老赖”行为予以严惩,采取强制措施,对其实施了司法拘留。一周之后,公司全额兑现了拖欠工资。

整治欠薪不仅仅需要事中事后监管,更需要的是事前预警。静安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也是全市首家规范性实行企业用工诚信等级评价及分类监管体系的部门,依托日常巡视检查、书面材料审查、举报投诉查处以及专项检查等劳动保障监察和其他有关工作中取得的用人单位信用记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情况进行定期等级评价,实时动态管理,并根据A、B、C不同等级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对失信单位进行联合惩戒和社会公布,将“治欠保支”这一行动真正融入到劳动保障监察的每一个环节。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