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名城的“南京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19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会场。 万程鹏 摄
扬子晚报讯(记者薛玲)明代《南都繁会图》,全面呈现了明朝时南京的都城风貌,画中群山屹立、碧水环绕、翠林点缀、城市兴盛、人来人往,生动勾勒出“山水城林人”融合交汇的美好图景。当前,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一幅聚力共建创新名城的“南京画卷”正在徐徐展开。6月26日上午,首届南京创新周盛大启幕,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向众人描绘了创新名城南京画卷中的山、水、城、林、人。
【关键字】山
科技创新的“高山”加速隆起
当前,南京正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在树高峰、建高原、筑高地上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树高峰,主要是打造科学研究高峰,全面启动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深化自主创新,布局战略平台,加强基础研究,攻关核心技术,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建高原,主要是建设科技产业高原,坚持把科技作为产业来打造,聚力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通过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促进“4+4+1”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筑高地,主要是构筑特色产业高地,集中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集群。
【关键字】水
科技金融的“活水”源源不断
金融是南京的支柱产业,去年南京金融业增加值达1473亿元,占GDP比重达11.5%,其中科技金融是一大特色。当前,南京大力扶持股权投资发展,出台“股权十条”,建立涵盖开办补贴、投资奖励、风险补偿等在内的股权投资政策体系。着力强化政府资本引导,组建注册资本50亿元的南京创投集团,重点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聚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与深交所合作建设南京科技金融路演中心,与上交所合作成立南京资本市场学院,提供常态化精准化融资服务,助推企业高水平利用资本市场。
【关键字】城
开放创新的“城门”越开越大
南京是博爱之都、国际和平城市,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经贸联系,与81个国际城市建立并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扩大合作创新“朋友圈”中,南京已与一批创新大国、科技强国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加强科技创新对接。与此同时,通过设立政府间研发合作资金、建立国别合作创新园区和离岸科技企业孵化器,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此外,持续完善接轨国际的商务商贸和公共服务配套,建有一批国际化医院、学校和社区,拥有高效便捷的国际交通条件、出入境管理和留学生服务,形成开放创新“强磁场”。
【关键字】林
科创企业的“森林”枝繁叶茂
南京把培育科技企业、打造创新矩阵作为重中之重,并通过扎实做好成果转化,做好“三棵树”,做好载体建设等三篇文章,促进科创森林拔节生长。其中做好“三棵树”文章,即通过招引项目“移栽大树”,更注重立足自身抓好“育苗造林”“老树发新芽”。南京现已按照国家标准整合设立15个高水平的高新园区,在主城区高校周边打造了60万平方米的“城市硅巷”,同时还建有一批国家级“双创”基地、大学科技园和校友经济集聚区。所有这些,都为科创企业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广阔的舞台。
【关键字】人
五湖四海的“人才”广泛汇聚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的密度决定着创新的高度。不遗余力引人才,通过深入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创业南京”英才计划和“345”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南京日益成为海内外人才科技创新的首选之地。不拘一格用人才,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帽子”,实行市场化评价的人才“举荐制”,大胆起用“非共识性人才”,目前已举荐产生首批29名高层次人才。不惜重金留人才,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在住房保障、创新场地、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系统性支持,前不久还启动实施了“企业博士安居工程”,把区位优越、配套完善的河西青奥村国际社区作为首批房源定向优惠销售。
市委书记发出“南京邀约”
在现场,张敬华发出了“南京邀约”,并分享了逐梦南京、创新创业的“四大现实机会”:孕育创新的广阔市场,南京地处繁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全市常住人口843万,以这里为核心的南京都市圈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4000万。巨大的人口容量,能让“小创造”成就大企业,让“微创新”产生大效益。支持创新的一流服务,无论是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民营经济30条,还是不见面审批、预审代办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864”改革等创新做法,都跑出了政务服务和项目落地的“南京速度”。保障创新的法治护航,南京始终把法治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把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作为刚性要求。激励创新的最优政策,南京连续两年出台专门支持创新创业的市委1号文件,其中有不少政策都是南京独创特有的。
没有永不褪色的明星城市,只有永不落幕的城市创新;没有持续不衰的孤岛城市,只有亘古不变的城市开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注定是一条波澜壮阔、奋斗以成的追梦之路,必将是一次机遇共享、合作共赢的圆梦之旅。南京期待携手更多的创新合伙人,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也必将行稳致远,全球科技创新事业必将熠熠生辉。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