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有座手风琴博物馆 藏着这个收藏家的“琴调人生”
天山网讯(记者赵敏摄影报道)世间乐器千百种,道吾然·对山汗唯独对手风琴最情有独钟。
今年48岁的道吾然·对山汗毕业于塔城地区师范学校手风琴专业,并先后在原塔城市第八小学和现塔城市第六中学担任音乐教师。
作为一个“琴痴”,道吾然·对山汗几乎花了半辈子去收藏世界各地的手风琴,并于2014年在塔城市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全国第一座手风琴博物馆。
近日,记者跟随“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新疆是个好地方”采访团来到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听道吾然·对山汗讲述他的“琴调人生”。
一头小牛犊换来一把手风琴
“我的第一把琴是用家里的牛娃子换来的。”谈起与手风琴的“一见钟情”,道吾然·对山汗总要说起9岁那年的故事。
“当时,邻居家的儿子结婚,有一位客人带来手风琴弹唱,然后我被这声音吸引住了,吃饭时眼睛就没离开过那把琴,我也想要一把手风琴。”道吾然·对山汗心想。
回去之后,道吾然·对山汗把心中想法告诉了父亲。然而那个年代,家里哪有钱买手风琴。
但是道吾然·对山汗一直不死心,父亲不买,他就软磨硬泡。后来,父亲卖掉了家里的一头小牛犊,花了240元给他买了一架“百乐”牌小手风琴。
有了手风琴,道吾然·对山汗没事就琢磨,在没有老师、没有教材的情况下,他只能听着学校广播里播放的旋律,一遍一遍在琴键上摸索着找和声。
“后来,家里买了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就在电视上学曲子,当时最爱模仿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道吾然·对山汗回忆说。
就这样,在不断的摸索学习中,道吾然·对山汗用小牛犊换来的手风琴,如愿考入了塔城地区师范学校音乐班,开始正式走上学习手风琴的音乐之路。
“收藏迷”要建手风琴博物馆
随着道吾然·对山汗的手风琴演奏水平越来越高,邀请他演出的人也越来越多,他手中的手风琴也换了一把又一把。
而每次换掉旧的手风琴,道吾然·对山汗都万分不舍,于是,他决定开始试着修理用坏了的琴。
先拆开、再组装,查找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找相同材料替换……用这个办法,道吾然·对山汗不仅修好了自己的手风琴,还开始收购坏琴修理。
慢慢地,道吾然·对山汗的手风琴越来越多,由此他也迷上了手风琴收藏,随着愈加对手风琴爱不释手,他将收藏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国,乃至国外,甚至还萌生了开办手风琴博物馆的念头。
道吾然·对山汗的想法与塔城市政府发扬手风琴文化的计划不谋而合,2014年在塔城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他开始筹备手风琴博物馆。
在筹备手风琴博物馆的同时,道吾然·对山汗的收藏之路仍在继续。2014年,他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收购各类早期的手风琴。
在哈萨克斯坦,道吾然·对山汗认识了一位92岁的老人,老人收藏了德国制造的22台手风琴,当道吾然·对山汗提出高价购买时,被老人断然拒绝。
而当老人知道中国新疆塔城要开办一座手风琴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手风琴历史时,老人深受感动,欣然同意出售。
道吾然·对山汗说,在他即将拿走手风琴的那一刻,老人不禁泪流满面,一件一件地抚摸它们,像是和自己的孩子告别,这让他深为感动,内心更加坚定要办好手风琴博物馆。
让手风琴合奏曲飘向世界
2015年12月,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建成,在这个500平方米的展厅陈列着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12个国家不同品牌的1000多架手风琴。
在这里,有上个世纪20年代德国出产的霍纳牌手风琴、1929年俄罗斯生产的列宁格勒红色游击队手风琴,还有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手风琴,如东方红、鹦鹉、火炬等品牌,每架琴前都摆放着说明,介绍了手风琴的生产年代、国家和品牌。
博物馆建起来后,道吾然·对山汗更是每天都泡在里面,抚摸着一把把手风琴,回忆着收藏它们的过程,常常不禁感慨万千。
每每来客参观时,道吾然·对山汗更是高兴不已,奏着《喀秋莎》、《杜鹃圆舞曲》、《啊,朋友再见》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还会给游客讲解手风琴的结构、发声原理、指法操作等。
对于来参观的孩子们,道吾然·对山汗讲解的会更仔细,甚至还会将手风琴大卸八块,再组装起来,看得孩子们着迷,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对手风琴的兴趣。
而更让道吾然·对山汗自豪的是,他亲手创建的手风琴博物馆对外开放后,吸引了疆内乃至国内游客慕名而来,也成为塔城地区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对于道吾然·对山汗来说,手风琴博物馆不仅仅是供人参观,他最大的心愿还是发扬、传承手风琴艺术文化。
除了手风琴博物馆外,道吾然·对山汗的家中还收藏了1200架手风琴,并有意办一家手风琴私人收藏馆。
“我生命中的音符,都是在手风琴的开合中飘出来的,我希望将我的手风琴都展示给众人,希望手风琴能从我一个人的独奏变成大家的合奏,也希望能将手风琴文化推广至全世界。”他说。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