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汗、一腿泥 干部真的上了心 “纪监中原行”首站走进濮阳
9月11日,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纪监中原行”集中采访活动,在濮阳市台前县启动。当天,媒体记者走访了台前县后方乡王楼村等村落。“这次采访亮点比较多,可以深刻感受到老百姓(603883,股吧)与干部的距离更近了,信任度更高了。”参加集中采访活动的记者说。□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见习记者高明静
正风肃纪讲好河南反腐好故事
启动仪式上,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吴宏亮表示,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也是河南省贫困县整体摘帽之年,在这个关键节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问题线索清零、处置机制健全,查处案件办结、以案促改到位,干部作风真改、日常监督常态”三大行动目标,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
活动期间,中央和省直新闻媒体将突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狠抓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群众、采访交流,传播河南从严治党的好声音,讲好河南正风肃纪反腐的好故事。
督办整改“生活条件变好了”
吴坝镇柿子园村的村民殷进路告诉记者,他们村原来生活环境差,垃圾到处乱扔,“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现在好了,村里修了水泥路,还建了文化广场,晚上唱戏、跳广场舞、扭秧歌……邻村的都跑来玩。”殷进路抬手一指。
翁红秀是柿子园村退休教师,没事儿喜欢去新建的广场上跟几个个体户聊聊天,看看公告栏。“俺们村原来是深度贫困村,现在贷款办了龙虾养殖场、酿酒厂,还有养鸡、养牛、养猪场,不但自己挣了钱,还带动邻里乡亲一起致富。”
翁红秀告诉记者,柿子园村除了鼓励个体发展,2018年底还申请入股了台前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每年分红9万元,其中80%用于村脱贫攻坚工作,20%用于村集体经济再发展。村里每年还有3万元的光伏发电集体收入,有了集体经济收益,该村还增加了垃圾清扫等公益性岗位,不仅解决了17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还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了桃树,走上了经济良性循环致富路。
村级监督“群众有地儿反映了”
柿子园村的“蝶变”也是台前县巡察工作的发展历程,2015年台前县启动巡察工作以来,成立了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县委巡察办和3个县委巡察组。随着巡察监督向村级党组织的延伸,2018年底台前县启动巡察村级党组织工作。启动之初有些同志还担心把“好村”巡乱了,把“差村”巡坏了。“后来发现只要初心正确,就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巡察村级队伍成员说。
“巡察组的同志每次来都大爷、大娘地叫,我们干活还帮着打下手,走时都是一身汗、一腿泥,我们对这样的干部放心,也愿意把村里的实际情况告诉他们。”村里的老党员说。
“我感觉现在村民想反映个事儿更方便了。”清水河乡王集村村委委员王玉冉说,现在县纪委用村务监督委员会、巡察、遍访等3个法儿,让村民有事儿也有地方说了。
日常监督“干部作风真改了”
“由于我一时糊涂,违规给20余人办理了低保,并克扣部分低保资金,造成很坏的影响,我诚恳接受党组织的处分……”台前县后方乡王熬村党支部书记陈秋福在扶贫领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议上忏悔道。
据了解,濮阳市建立了信息化监督系统,解决了“日常监督常态”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录入信息数据1760余万条,党员干部主动退缴违纪资金1146.71万元。陈秋福克扣低保的事情,就是信息化监督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发现的。
“开展以案促改,就是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基层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濮阳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