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生缺陷率连续四年下降
信息时报讯(记者廖温勃通讯员刘元铃)出生缺陷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9月16日,广东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班暨广东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成立仪式在广州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广东201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0.3/万,已经连续4年下降。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主任尚宁介绍,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是目前六大需要终止妊娠的致死性胎儿疾病,大部分可通过初孕期和中孕期的排畸查出。
目前,广东目前已初步建成覆盖城乡,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三级出生缺陷防控服务体系。记者了解到,2001年至2008年,广东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曾连续7年攀升,2009年首次回落至276/万;2006年-2015年总体上趋于增长,在2014年达到高峰,2015年开始则持续下降。
广东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昨日在会上正式成立,该中心设置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将主要统筹推进出生缺陷防治项目实施,指导做好婚前检查、孕前优生检查、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等。
据介绍,2018年,广东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5.45万人,开展免费地贫血常规初筛77.45万对,孕期唐氏筛查72.17万人,孕期明显结构畸形筛查81.81万人;全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129.92万人,覆盖率95.2%;新生儿听力筛查119.58万人,覆盖率92.8%;发现重症地贫、唐氏综合征等严重致死致残畸形儿2914例,采取干预性终止妊娠措施2451例,有效减少了严重缺陷儿的出生。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