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厚积磨砺七十载书写辉煌新篇章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海南报道(记者 李祥)厚积磨砺七十载,椰城华彩耀琼州。9月27日,海南省海口市委副书记、海口市人民政府市长丁晖在海南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多年来海口发展和变化时表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中国最早的十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也是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的海口,70年来,实现了从“凋敝落后”到“百业兴旺”、从渔港小镇到现代都市、从边远封闭到开放前沿、从缺衣少食到小康生活的历史跨越。既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人间奇迹,也书写了琼州大地上的沧桑巨变。
图为海南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李祥摄
从“凋敝落后”到“百业兴旺”
70年来,海口实现了从“凋敝落后”到“百业兴旺”的历史跨越。GDP由1949年的11.8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510.51亿元,增长126.8倍;人均GDP超过99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公共预算收入由170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450.42亿元,增长2639倍。如今,初步构建了以冬季瓜菜、热带水果、花卉等为代表的热带特色农业,以医药、机电、汽车、食品饮料与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代表的新型工业,以旅游文化、商务会展、金融保险、航运物流、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2∶18.3∶77.5,三产占比高于全国25.3个百分点。
从渔港小镇到现代都市
70年来,海口实现了从渔港小镇到现代都市的历史跨越。丁晖说,海口市借力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等重大机遇,乘着改革开放浩荡东风,海口一跃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海口城市人口由1949年的44.43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30.23万人,城镇化率78.64%;建成区面积由不足15平方公里拓展到151.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1%。海陆空统筹,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联通世界,公路路网密度278公里/百平方公里,内外贸海运航线达到30条,空中航线304条、通达境内外157个城市,海口还是全球首条环岛高铁的始发站,2018年铁路旅客运输突破2990万人次。今年7月,随着市域效列车正式运营,助推海口进入“城铁时代”。城区、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和4G信号覆盖率100%,海口也是全国首批5G城市。
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海瑞墓等古迹修复重焕光彩,观澜湖旅游综合度假区生机勃发,江东新区盛装启航蓄势待发。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海口市先后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世界湿地城市”、“世界健康城市”等诸多桂冠。
从边远封闭到开放前沿
70年来,海口实现了从边远封闭到开放前沿的历史跨越。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老少边穷”地区国防前线,海南封闭落后。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站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累计引进外资企业8000余家,外资利用从1988年的2956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5亿美元;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1.2亿元,增长62.3%,占全省40.2%。海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离岛免税、跨境电商、汽车平行进口、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等政策效益持续释放,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展览、论坛会议和文体赛事在这里举行。与35个国际缔结友好城市,海口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范”日益浓郁。
从缺衣少食到小康生活
70年来,海口实现了从缺衣少食到小康生活的历史跨越。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1万元和1.49万元,分别比1987年建省时增长31.5倍、18倍;居民存款余额1706.46亿元,增长507倍。
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由建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4.3岁提到79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67平方米,平均受教育年限11.8年,汽车、移动通讯、互联网宽带等进入寻常百姓家。社保体系覆盖城乡,科教文卫事业发展长足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