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无人机战疫有为,规模化上岗未来可期
近年来,伴随着飞控、导航、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产品开始日渐普及,并逐渐融入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作为无人化、智能化潮流中的科技主力,人们对无人机的应用也是表达出高度看好和青睐。未来,无人机或将更多服务于社会各领域,并展现出独特价值。
其中,警用场景无疑是无人机落地的重要领域之一。过去春运、奥运期间,我国各地交警部门就曾利用无人机辅助执法,缓解治安、安保压力;而今年受疫情影响,无人机更是成为了警务人员们抗疫的重要工具。随着无人机警用价值的不断凸显,其规模化应用正渐行渐近。
警用无人机助力抗“疫”
自去年12月以来,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便彻底扰乱了人们的生活。不管是防疫控疫还是后续复工复产,都因疫情影响而变得艰难异常。因此,为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维护日常生活所需,以及助力复工有序开展,警用无人机开始被大量投入战“疫”前线当中。
就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日警用无人机战队已经飞行了8000余架次,覆盖5000个以上村、社区,警告聚集人员近2万人次,提醒佩戴口罩13000余人次,空投消毒870多架次,协助道路卡点疏导提示700多个,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浙江省各地公安机关将警用无人机应用于疫情防范宣传、远程无感测温、防护物资投递、交通治安管理、企业生产复工等多个方面,从空中有效支撑地面进行防控工作,不断将疫情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降之又降,受到了人们群众的一致称赞。
其中,湖州、台州利用警用无人机助力企业复工,分别累计消毒厂区700亩和4500亩;同时,嘉兴利用警用无人机为7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持续消杀服务;此外,宁波、绍兴、金华等地在复工招聘会上,也利用警用无人机开展空中防疫宣传,有效保障了人们的安全。
价值凸显市场前景广阔
当然,利用警用无人机抗“疫”的远不止浙江一个省。近年来,随着消费级和工业级市场的不断开启下,我国警用无人机在各省市地区的落地发展已经越来越快速。不少警务部门都已经将警用无人机编入警力队伍之中,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参加过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演练。
而警用无人机的快速普及应用,也与当前全国安全形势密不可分。现阶段国内安全问题多发,警务工作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在警力资源、警力成本等因素日渐制约警务工作开展的背景下。具备高度灵活、高效等特点且更廉价、作业质量更佳的无人机,便深受青睐、快速走红。
基于此,2017年成为警用无人机发展的一个重要上升节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警用无人机数量急剧增长,一跃超过4000架,同时相关专业操作人员也达到2000人以上;除此之外,2017年全国警用无人机采购数量在721架以上,涉及金额2.5亿元,较上一年同比有明显的大幅上涨。
本来,按此发展形势和趋势,多家统计机构曾做出预测,表示到2025年我国警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但从今年疫情对警用无人机发展和应用的大幅推动来看,这一时间或将有所提前。或许不远的未来,警用无人机的广阔蓝海就将快速变现,警用无人机的规模化应用就将彻底到来!
补齐短板可规模化上岗
当然,想将警用无人机规模化应用的憧憬变为现实,补齐短板很关键。当前,警用无人机的前景虽然很好,商用进程也已经逐渐开启,但实际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价格过高、市场秩序和标准不够健全、行业生态不太完善等等。而其中,人才问题首当其冲。
众所周知,无人机应用的背后离不开专业飞手!但目前飞手的数量和质量都普遍不高。不少警务部门虽然有专人操纵和驾驶无人机,但由于编制、预算等综合原因,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充足的人员配置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这显然不利于警用无人机效用的最大化发挥。
因此,加强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和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在此次疫情期间,浙江省在利用警用无人机防控疫情的同时,便也在通过实践培养专业飞手人才,这种“以赛代练”的形式无疑给警用无人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借鉴形式。与此同时,把功夫花在平时,通过建立专业培训机构,建设完善培养体制来积累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保障用时供给更应该成为常态。
总之,只有把警用无人机背后的人的问题解决了,应用和发展起来才能飞出速度,同时更能飞出高度!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