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致敬,关心“白衣天使”不妨多用机器人!
提到南丁格尔,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全球最著名的护士之一,她曾凭借一己之力便打开了护理行业的大门,让无数“白衣天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对医护事业的贡献不言而喻。因此,为了纪念南丁格尔,人们也是将其生日——5月12日定为了“国际护士节”。
百年发展以来,“国际护士节”的价值和意义一直在不断扩大。时至今日,其已不再局限于南丁格尔个人,而是囊括了整个护士群体。我们常说:“护士是白衣天使”,经常享受着她们的护理和照顾,却很少给予她们真正的关心。在此背景下,这一节日无疑提供了很好机会。
天使很美,但也很累
适逢5月12日“国际护士节”,我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护士“天使们”。为什么说“再”呢?因为今年受疫情影响,其实护士们已经收获了我们不少的专注。不过,其中大部分都只停留在致敬和感恩方面,却很少有深入的了解她们这一群体。
殊不知,我们眼中的“白衣天使”也不太轻松。除了每天要面对伤病、事故、抢救、加班等压力外,她们还要在负担过重的环境中面临着严重身体、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战。美丽、温和、光鲜的外表下,其实埋藏着一颗疲惫、困倦、沉重的心。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医院注册的护士中,工作第一年的平均离职率就达到了20%。受工作劳累、环境危险、总是逆行等因素影响,新护士们总是会产生职业倦怠感。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护士人手更是愈发不足,压力日益增加。
也就是说,一方面护士们的工作压力和环境在不断恶化,另一方面护士人手也在愈发短缺。在帮助了无数人之后,护士们回过头来发现,自己也需要帮助!那么面对这些“最美逆行者”和“白衣天使们”,我们该如何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呢?
用机器人,减压升值
笔者认为,机器人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帮助工具和问题解决办法!
今年疫情期间,在一线战场上,护士们既要忙着照顾病人,又要注意周边环境消毒,同时还要给医生递送各种医疗物资,高强度作业非常辛苦。而机器人的应用则很好的将她们从高压、危险的岗位中替换下来,一定程度上有效减轻了护士们的负担和压力。
例如由多种传感器融合、具备自主行走避障功能的消毒机器人便能很好承担起护士们的消毒工作;同时,配送机器人也能够代替护士们进行餐饮、药品以及防护物资的配送;除此之外,各种垃圾清运机器人、测温机器人等都能在各环节中给予护士们帮助。
而在日常生活中,早在2018年我国便迎来了机器人“护士”。据悉,这些机器人能够代替医护人员,执行病人数据测量、防护宣教、送药查房、巡检问诊、实时问答等多种服务,应用价值和效果堪比真人护士,给整个护理行业带去了不小的影响和改变。
对于机器人来说,它们既可以7×24小时的无休作业,也可以深入危险场景之中,不仅能够减轻护士们的压力、危险和倦怠感,同时也能弥补护士人手的不足,保障相关护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基于此,机器换人不失为解放护士的一种有效手段。
未来趋势,人机共存
当然,机器人应用效果如此之好,机器人相比人类护士优势如此之大,很多人也担心未来自己的护士工作会被机器人完全取代。届时,为了轻松点甚至工作都丢了,那不是得不偿失吗?机器人从帮手变对手一线之隔,我们是不是应该防着它呢?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就现有技术来看,机器人要想完全取代人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护士这种人性化、主动性需求十分重要的职业来说,被彻底取代更是难上加难。实际上,机器人更多是一个辅助角色,帮人类护士打下手。
机器人在一些简单、重复或危险的环节中替换人类护士,让人类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身于高价值的环节之中,两者其实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人类护士凭借机器人的帮助获得了解放,机器人则通过换人获得了落地机会,人机共存才能相辅相成。
基于此,短时间内人类不必担心自己的护士工作会被机器人夺走。相反,人类应该最大可能的利用和发展机器人,让机器人帮助人类护士减轻更多压力,解放出更多价值。只有如此,“白衣天使”才能像真的天使一样,带给我们更多帮助和关心。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