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央地政策频发 新基建加速运行

编辑/2020-05-21/ 分类:百科知识/阅读:
本报首席记者 梁文艳报道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政策支持。 近期,决策层密集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仅在20天内就有4次提及相关内容。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 ...

  本报首席记者 梁文艳报道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政策支持。

  近期,决策层密集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仅在20天内就有4次提及相关内容。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需要大量的资金,那么,在新基建建设的过程中,资金如何解决呢?4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为投资建设提供更多便利。

  需要指出的是,前不久,证监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这也意味着社会资本可通过更多途径参与新基建的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新一轮投资基建的落地呼声也变得更高。随着国家2020年预算的推出,新基建有望加速运行。

  何代新表示,现在业内呼声比较大的专项债和信贷扩大相较于1998年和2008年两次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时期,还是有所变化的。最主要的变化还是体现在专项债规模扩大和扩充信贷的办法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

  记者也注意到,为了支持新基建投资,近期多位银行高管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态,2020年将加大“新基建”领域的信贷投放。例如,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副行长王景武表示,2020年,工行将增强对优化产业架构、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快提升对物联网、5G技术、数字技术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服务水平,强化对未来经济增长核心动能。

  有业内专家认为,新基建中另一些领域的发展,如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则需要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进一步发挥信用中介的作用,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助力“新基建”的发展。

  新基建建设从地方政策支持方面来看,目前,已有上海、云南、山东等20多个省份公布了支持新基建政策。

  5月7日,上海市公开《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三年内推动上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透露,据初步梳理,未来三年上海新一轮的48项重大项目总投资大概2700亿元,其中2100亿元都是社会投资。

  近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表示,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五大领域,以新技术新理念为驱动,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领域深入融合。其中重点项目394个,总投资10011.8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589.84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项目中,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医疗等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根据赛迪智库最新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七大领域“新基建”直接投资将达10万亿元,带动投资累积或超17万亿元。

  “当前,全球经济波动,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作用较为凸显。新基建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对过去的产业不足进行补短板。”何代欣说,地方保增长、保就业的压力较大,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稳住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德科技资讯媒体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