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嘉宾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展开对话:把握发展机遇 建设一流湾区
□ 大湾区城市群对优质的服务有庞大需求,香港作为世界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以服务为主的经济体,有能力满足这些需求
□ 从总体环境来说,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三地在合作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以及操作性的问题也十分复杂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大湾区建设的进程不断加速。如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上,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既要硬联通也要软联通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底气在哪里?马兴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础坚实、潜力巨大,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
马兴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国际化水平领先的区域之一。一是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二是拥有活跃的创新经济,三是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四是拥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数据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6万亿美元,超过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湾区的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内集聚了4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个国家级大科学装置、4所世界100强的大学。建成了通达全球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去年,大湾区各机场的客运量累计超过2亿人次。
光有硬联通不够,更要有软联通。马兴瑞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大湾区的5大战略定位。广东将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设施的硬联通和机制的软联通,共同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完善以广深港、广珠澳和跨珠江口通道为主轴的内部快速交通网络。努力促进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认真落实国家《外商投资法》,加强与港澳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
为香港提供发展动力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以“一国两制”为原则,享有高度自治,大湾区对香港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借此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林郑月娥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香港支柱产业无可避免地面对严峻的竞争。此外,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亦面对土地和劳动力短缺的挑战。大湾区约有7000万人口,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达1.6万亿美元,为香港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大湾区城市群对优质的服务有庞大需求,涵盖高等教育、法律、会计、医疗,以至包括集资、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先进金融服务,香港作为世界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以服务为主的经济体,有能力满足这些需求。
“香港具有深度和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可提供私募基金直接融资,或通过上市筹集资本的渠道,有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我认为大湾区不仅具备成为‘东方硅谷’的潜力,更可以成为同时拥有‘硅谷’和‘华尔街’的城市群。”林郑月娥说。
深化三地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是推动粤港澳合作的深化和升级,推动‘一国两制’事业的发展,保障长期繁荣稳定,并进一步发挥粤港澳在改革中的作用。”崔世安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三地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也对三地的深化合作提出更高要求。崔世安表示,从总体环境来说,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三地在合作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以及操作性的问题也十分复杂。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坚持“一国”的前提下,协调平衡“两制”和“三个法域、三种税制”的差异。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对各要素自由流动造成影响,推进大湾区建设,就是要化挑战为机遇,重点解决这些问题。澳门着重在规则衔接、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共同探讨,以先行先试的创新合作,寻求实质性的突破。
“澳门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较为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澳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近年来,我们在中央支持下,通过都市更新、新城填海、谋划利用海域资源等综合措施,致力为澳门提供空间发展。同时,我们积极走出去,深化区域合作。”崔世安说。(经济日报记者 廉 丹)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当智能汽车被 Hacked
百科知识/阅读:8 -
福特做无人驾驶:技术不够,高校来凑
百科知识/阅读:14 -
特斯拉 Model S 中国售价曝光
百科知识/阅读:12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