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悄悄”上市,又一个资本神话破灭?
编辑/2021-07-05/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创立9年,蛰伏5年,IPO20天,4000亿出行巨头“悄悄”上市! 美国时间6月30日,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以交易代码“DIDI”正式登陆纽交所。 其发行价为14美元,开盘价16.6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8.9%。盘中股价最高升至18.01美元,涨幅达28.6%,总市 ...
创立9年,蛰伏5年,IPO20天,4000亿出行巨头“悄悄”上市!
美国时间6月30日,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以交易代码“DIDI”正式登陆纽交所。
其发行价为14美元,开盘价16.6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8.9%。盘中股价最高升至18.01美元,涨幅达28.6%,总市值一度冲高到860亿美元。此后一路收窄涨幅,上市当日,滴滴股价报14.14美元,上涨1.0%。7月1日,滴滴股价大涨,截至收盘涨15.98%,报收16.4美元,总市值786亿美元。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截图
此前,舆论认为滴滴在美上市后市值有望超过优步,优步目前的最新市值超过了950亿美元,仍是“全球出行平台第一股”。
据招股书披露,IPO后,滴滴的机构投资者中,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 Entity)持股达20.2%,投票权10.7%;Uber持股12.0%,投票权6.4%;腾讯持股6.4%,投票权3.4%。
个人股东方面,IPO后,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持股6.5%,投票权35.5%;滴滴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6%,投票权22.8%;高级副总裁朱景士、首席技术官张博、网约车业务CEO孙枢等8位董事和高管因持股比例低于1%,所以未显示具体数据。 图片来源:招股书
以6.5%的持股比例,按北京时间7月1日滴滴盘中最新股价计算,程维所持滴滴股份的市值超过人民币300亿元。
1
止步亏损、刚刚盈利
滴滴的盈利状况如何?简单来说,就是连年亏损,刚刚勉强盈利。
根据招股说明书,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7.86亿元、1417.36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21.63亿元,上年同期为204.72亿元。
利润方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分别净亏损149.79亿元、97.33亿元、106.08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利润为54.83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39.72亿元。
2020年,滴滴三大业务——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是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出行业务和国际化业务的平台收入从2019年的24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347亿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招股书
此外,尽管滴滴出行在全球范围内曾经一度依靠收购和战略合作、战略投资等方式和多家公司联手围追Uber,但目前其收入超过93%来源于中国本土。
实际上,共享出行领域亏损的也绝对不是滴滴出行一家,烧钱亏损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但毋庸置疑的是,滴滴的上市绝对是全球资本的一场狂欢——上市恐怕是资本退出的最佳方式。
截至目前,其已经完成20余次融资,融资超过200亿美金。参与投资的大股东包括软银中国、金沙江创投、苹果、阿里巴巴、丰田、腾讯、蚂蚁集团、高领资本、红杉资本。
可以说,这盘资本市场酝酿的9年大棋局里的各位玩家,终于等到了退出这场投资的最完美姿势——上市。
2
烧钱换来的市场
网约车这个行业,看起来某种意义上已经被垄断了,但其实滴滴面临的挑战非常大。
首先,中国网约车市场的规模已经到天花板了。
艾媒咨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总规模分别为2300亿元、2750亿元、3080亿元、2980亿元。
行业规模增速下降至出现负增长,说明用户增长也到了瓶颈。
那滴滴还能怎么做?只能尽量用高额的补贴来争取市场里的存量用户了。
其次,网约车市场的竞争其实十分激烈。
既有高德、美团这样从天而降的优秀选手——它们以大平台流量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公司入驻。
这样的平台比起滴滴有什么好处呢?在滴滴上,你只能要么等专车,要么等快车,要么等顺风车。这些服务都局限在滴滴平台上,一遇到下雨天,有时候乘客难免会碰到运力过载,等车久的问题。 图片来源:官网
然而在高德和美团上,你可以享受到十几二十家网约车公司的服务,这家公司叫不到车就点开下一家,打车效率大大提高。
又有车企这样的专业选手——吉利旗下的曹操、广汽旗下的如祺、上汽集团的享道,以及长安、东风、一汽联合腾讯、阿里共同成立的T3出行,都踏入了惨烈的战场。
它们这样的专业车企,在合规率、安全监管、服务标准等方面均拥有充分的优势,司机更专业,搭乘更合规。
面对这些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滴滴怎么能不紧张?
在打车这件事上,乘客的忠诚度是有限的,谁便宜就去谁那。司机也是一样,哪个平台赚得多就去哪个。
所以滴滴只能尽量给司机和乘客发钱,留住他们了。
再者,网约车公司最大的壁垒是规模。车辆和司机构成的供给端网络、和用户形成的需求端网络,相互促进彼此需要。
用大白话来说,只有司机、车辆和乘客都足够多,才会让乘客在打车的时候能叫到车,司机在工作的时候能接到订单,平台才能够产生足够大的流量,从而构建起护城河。
换言之,司机和乘客的数量,其实正是网约车公司的核心。
因此,滴滴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补贴获取司机和乘客的芳心,以求他们能继续在平台上活跃。
3
未来能否撑起千亿市值?
市场曾传滴滴在非公开市场的市值高达950亿美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Uber最新市值在940亿美元左右,滴滴能否比肩Uber?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截图
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Uber无疑是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滴滴拓展国际业务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Uber。2016年8月,滴滴合并优步中国,中国本土网约车大战就此终结。但面对海外市场,滴滴与Uber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止。
表面上看,2021年一季度,滴滴在营收规模和用户均超过Uber,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
2021年一季度,滴滴实现营业收入64亿美元,中国月活用户就已超1.5亿人。而Uber同期的营收为29亿美元,月活用户仅有9800万人。
但实际上,在GTV(交易额)和营收规模(统一营收口径下)方面,Uber远高于滴滴。同时,滴滴存在的不确定风险增加了市场的担忧。显然,滴滴目前难以支撑千亿美元市值。 图片来源:官网
在主业增长陷入瓶颈,盈利无望的情形下,滴滴不断扩张平台边界,扩大业务版图,提升估值的想象空间,包括共享双轮车(青桔单车)、滴滴货运和橙心优选等业务。
但是,共享双轮业务、滴滴货运和橙心优选难以拉动滴滴整体业绩增长。
滴滴还需要新故事支撑千亿美金估值。
招股书显示,滴滴计划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滴滴意在加码国际业务和自动驾驶业务的布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滴滴将自动驾驶视为其未来出行设计的终极目标。招股书显示,滴滴拥有四大核心战略: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与电动车、自动驾驶。
但自动驾驶领域前期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大量资金,而且不确定性较强,特别考验投资者耐心。
总之,未来能否撑起千亿美金的市值?关键在于滴滴能否把新故事讲好。
素材综合自:硅星人、电商头条、妙投APP
乒乓一言
美国时间6月30日,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以交易代码“DIDI”正式登陆纽交所。
其发行价为14美元,开盘价16.6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8.9%。盘中股价最高升至18.01美元,涨幅达28.6%,总市值一度冲高到860亿美元。此后一路收窄涨幅,上市当日,滴滴股价报14.14美元,上涨1.0%。7月1日,滴滴股价大涨,截至收盘涨15.98%,报收16.4美元,总市值786亿美元。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截图
此前,舆论认为滴滴在美上市后市值有望超过优步,优步目前的最新市值超过了950亿美元,仍是“全球出行平台第一股”。
据招股书披露,IPO后,滴滴的机构投资者中,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 Entity)持股达20.2%,投票权10.7%;Uber持股12.0%,投票权6.4%;腾讯持股6.4%,投票权3.4%。
个人股东方面,IPO后,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持股6.5%,投票权35.5%;滴滴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6%,投票权22.8%;高级副总裁朱景士、首席技术官张博、网约车业务CEO孙枢等8位董事和高管因持股比例低于1%,所以未显示具体数据。 图片来源:招股书
以6.5%的持股比例,按北京时间7月1日滴滴盘中最新股价计算,程维所持滴滴股份的市值超过人民币300亿元。
1
止步亏损、刚刚盈利
滴滴的盈利状况如何?简单来说,就是连年亏损,刚刚勉强盈利。
根据招股说明书,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7.86亿元、1417.36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21.63亿元,上年同期为204.72亿元。
利润方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分别净亏损149.79亿元、97.33亿元、106.08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利润为54.83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39.72亿元。
2020年,滴滴三大业务——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是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出行业务和国际化业务的平台收入从2019年的24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347亿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招股书
此外,尽管滴滴出行在全球范围内曾经一度依靠收购和战略合作、战略投资等方式和多家公司联手围追Uber,但目前其收入超过93%来源于中国本土。
实际上,共享出行领域亏损的也绝对不是滴滴出行一家,烧钱亏损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但毋庸置疑的是,滴滴的上市绝对是全球资本的一场狂欢——上市恐怕是资本退出的最佳方式。
截至目前,其已经完成20余次融资,融资超过200亿美金。参与投资的大股东包括软银中国、金沙江创投、苹果、阿里巴巴、丰田、腾讯、蚂蚁集团、高领资本、红杉资本。
可以说,这盘资本市场酝酿的9年大棋局里的各位玩家,终于等到了退出这场投资的最完美姿势——上市。
2
烧钱换来的市场
网约车这个行业,看起来某种意义上已经被垄断了,但其实滴滴面临的挑战非常大。
首先,中国网约车市场的规模已经到天花板了。
艾媒咨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总规模分别为2300亿元、2750亿元、3080亿元、2980亿元。
行业规模增速下降至出现负增长,说明用户增长也到了瓶颈。
那滴滴还能怎么做?只能尽量用高额的补贴来争取市场里的存量用户了。
其次,网约车市场的竞争其实十分激烈。
既有高德、美团这样从天而降的优秀选手——它们以大平台流量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公司入驻。
这样的平台比起滴滴有什么好处呢?在滴滴上,你只能要么等专车,要么等快车,要么等顺风车。这些服务都局限在滴滴平台上,一遇到下雨天,有时候乘客难免会碰到运力过载,等车久的问题。 图片来源:官网
然而在高德和美团上,你可以享受到十几二十家网约车公司的服务,这家公司叫不到车就点开下一家,打车效率大大提高。
又有车企这样的专业选手——吉利旗下的曹操、广汽旗下的如祺、上汽集团的享道,以及长安、东风、一汽联合腾讯、阿里共同成立的T3出行,都踏入了惨烈的战场。
它们这样的专业车企,在合规率、安全监管、服务标准等方面均拥有充分的优势,司机更专业,搭乘更合规。
面对这些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滴滴怎么能不紧张?
在打车这件事上,乘客的忠诚度是有限的,谁便宜就去谁那。司机也是一样,哪个平台赚得多就去哪个。
所以滴滴只能尽量给司机和乘客发钱,留住他们了。
再者,网约车公司最大的壁垒是规模。车辆和司机构成的供给端网络、和用户形成的需求端网络,相互促进彼此需要。
用大白话来说,只有司机、车辆和乘客都足够多,才会让乘客在打车的时候能叫到车,司机在工作的时候能接到订单,平台才能够产生足够大的流量,从而构建起护城河。
换言之,司机和乘客的数量,其实正是网约车公司的核心。
因此,滴滴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补贴获取司机和乘客的芳心,以求他们能继续在平台上活跃。
3
未来能否撑起千亿市值?
市场曾传滴滴在非公开市场的市值高达950亿美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Uber最新市值在940亿美元左右,滴滴能否比肩Uber?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截图
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Uber无疑是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滴滴拓展国际业务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Uber。2016年8月,滴滴合并优步中国,中国本土网约车大战就此终结。但面对海外市场,滴滴与Uber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止。
表面上看,2021年一季度,滴滴在营收规模和用户均超过Uber,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
2021年一季度,滴滴实现营业收入64亿美元,中国月活用户就已超1.5亿人。而Uber同期的营收为29亿美元,月活用户仅有9800万人。
但实际上,在GTV(交易额)和营收规模(统一营收口径下)方面,Uber远高于滴滴。同时,滴滴存在的不确定风险增加了市场的担忧。显然,滴滴目前难以支撑千亿美元市值。 图片来源:官网
在主业增长陷入瓶颈,盈利无望的情形下,滴滴不断扩张平台边界,扩大业务版图,提升估值的想象空间,包括共享双轮车(青桔单车)、滴滴货运和橙心优选等业务。
但是,共享双轮业务、滴滴货运和橙心优选难以拉动滴滴整体业绩增长。
滴滴还需要新故事支撑千亿美金估值。
招股书显示,滴滴计划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滴滴意在加码国际业务和自动驾驶业务的布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滴滴将自动驾驶视为其未来出行设计的终极目标。招股书显示,滴滴拥有四大核心战略: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与电动车、自动驾驶。
但自动驾驶领域前期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大量资金,而且不确定性较强,特别考验投资者耐心。
总之,未来能否撑起千亿美金的市值?关键在于滴滴能否把新故事讲好。
素材综合自:硅星人、电商头条、妙投APP
乒乓一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