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传来一则“利好”,对银行、企业、A股有何影响?券商这样解读
编辑/2019-08-18/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继周五国常会提出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在原有1年期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品种,由各报价银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方式报价后,据央行网站8月17日消息,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 ...
继周五国常会提出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在原有1年期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品种,由各报价银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方式报价后,据央行网站8月17日消息,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2019年8月19日原机制下的LPR停报一天。
LPR是由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目前由10家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等因素报出的优质客户贷款利率,并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央行的指导下负责监督和管理,于2013年10月正式运行。此次调整后,银行将由10家扩大至18家,此后将定期评估调整。
央行表示,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那么,它与之前LPR有哪些不同?新运作机制影响几何?如何解决当前的融资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一起来看看券商如何解读。
贷款端的定价有哪些变化?
与之前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相比,这一次贷款端的定价有三大变化。
联讯证券指出,一是在原有1年期LPR的基础上,增加5年期LPR的报价,给银行中长期贷款定价的锚;
二是LPR报价方式从原来的银行根据自身对最优客户的贷款报价,转为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1年期MLF)上加点报价,让贷款利率跟着市场走;
三是报价银行从原有的10家大行与股份制银行,转为加入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与民营银行,共18家,报价范围更大。
利率并轨对银行影响几何?
从银行角度看,今后贷款报价除了要更多参考MLF利率水平外,决定贷款成本的,存款等负债端成本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目前,银行存款利率仍是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确定,这可能会带来“非对称降息”的效果。
平安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利率并轨后银行的信贷利率会下降,存贷款息差收窄,银行可能会下沉信用资质,信贷风险监测和定价能力需要大幅提升。一旦存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银行的负债成本整体上行,部分银行可能不得不提升贷款利率,该阶段是银行经营压力最大的时期。
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表示,以我国为例,在未来更为理想的传导状态下,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向更低的货币市场利率回归,贷款利率也随着整体负债成本下降而下降,利差确实有可能是保持稳定的。但是,除利差之外的影响确实又是值得警惕的,主要体现为行业内部的分化,各银行存贷款业务基础不一,一般来说,小银行受影响更大。部分银行为保住利差放松了信贷标准,或者参与了恶性价格竞争,均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主要是资产质量问题。而对于业务基础好、风险定价能力强的银行,则能够平稳度过改革期。同时,保持严格监管,遏制银行为了利差而铤而走险,也非常重要。因此,预计我国在未来的并轨关键期,行业监管依然会保持高压态势。
因此,对银行来说,利率并轨的过程中,修炼“内功”显得迫在眉睫。王剑表示,目前,利率市场化形式上已经完成,最后的步骤更多体现在银行的“内功”锤炼上。全行业面临几项艰巨的任务:
(1)需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内部定价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2)尽快建立健全利率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环境中,肯定会意味着利率波动、资金波动的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加大,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
(3)尽快找到自身的客户定位。一般而言,利率市场化全面完成后,债券市场利率与信贷利率会较接近,存贷款业务“脱媒”会加剧,不同的银行需要找准自己的差异化战略定位。
未来优质大中型企业贷款脱媒,大型银行会为之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而中小微企业难以脱媒,会成为中小银行的主战场。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曾表示,要激活LPR并后续挂钩MLF等政策利率,实现利率并轨和引导实体经济实际利率的下降;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曾表示,央行下半年会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推进降息,即通过同步降低逆回购、MLF政策利率10~15个基点的方式引导LPR利率降低。
对贷款申请人有何影响?
民生银行首席宏观研究员温彬表示,目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较为充裕,银行资金面比较宽裕,以当前1年期MLF3.3%的利率水平看,加点之后形成的新LPR利率,会比现有的4.31%左右的LPR利率有所回落。LPR利率回落后,对于新发放的贷款实际利率也会有所下降,从而达到了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实际利率水平降低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新LPR机制形成后,尽管短期内施行新老划断,但并不意味着存量贷款合同不会切换到以LPR为定价基准,只是需要平稳过渡。央行有关负责人称,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也便于未来存量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定价基准向LPR转换的平稳过渡。
此外,为督促各银行运用LPR定价,央行还明确,将把银行的LPR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同时,要求各银行不得通过协同行为以任何形式设定贷款利率定价的隐性下限,企业可以举报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行为,央行严肃处理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
如何解决当前的融资问题?
国泰宏观认为,首先,新的报价机制更灵活,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向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一方面,新的LPR参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能直接反映货币政策意图。此外,还允许各个银行在此基础上加点,反映了“货币政策—>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能体现银行资金成本等因素。
第二,新的报价机制有利于打破贷款定价的隐性下限。之前,我国虽早已放开存贷款波动上下限,但贷款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尤其是部分银行以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为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而央行通过MPA考核等,敦促银行参考新的LPR,将能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打破隐性下限,切实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第三,后续在经济增速放缓下,我国或将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外部不确定性仍存,后续预计我国将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通过LPR切实的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广发证券分析师周君芝表示,进入实质利率市场化阶段,LPR可起到两重作用。一是长期发展视角,LPR可以是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小额信贷定价锚;二是短期政策对冲视角,LPR可以打破二元定价僵局,有助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在其看来,LPR本质上是中性的调控渠道,逻辑上不必然对应“降息”或者“加息”。然而废弃过去几乎不动的贷款基准利率,锚定货币市场利率或者政策利率,LPR定价机制改革有助于降低优质企业信贷利率。
对于房地产有何影响?
联讯证券李奇霖分析称,对房贷来说,考虑到房贷目前仍属于安全属性优质的资产,房贷利率或将下行,有利于房地产销售,但在房地产严格调控的大背景下,利好程度有限,且信托贷款支持房企通道被进一步压缩,土地购置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下行。
对A股有啥影响?
对银行股来说,盈利上整体对中小银行更不利,因为此前中小银行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高,利率也很高,这次国常会确定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央行发布LPR,将促使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此前银行股因为担心这一利空政策,而近期整体表现低迷,利空消息落地后,中小银行股的股价表现未必下跌。因为中小银行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速普遍不错,新政策下,增速可能有所下降,考虑到估值因素,中小银行整体仍有很大的市场上涨空间。
华泰分析师张瑜认为,未来LPR的继续推进,对银行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提出紧迫要求。特别是对中小行而言,应用LPR到贷款定价中,需要准确核算自身资金成本、客户的信用溢价和期限的风险溢价。否则,简单应用国有大行对客户提供的定价标准,不一定能覆盖自身经营成本,或引致亏损。
短期看,银行息差首先受到压缩,长期看,市场化环境对银行资负配置能力、风险定价能力、金融市场投资能力都提出了更全面要求。
LPR是由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目前由10家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等因素报出的优质客户贷款利率,并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央行的指导下负责监督和管理,于2013年10月正式运行。此次调整后,银行将由10家扩大至18家,此后将定期评估调整。
央行表示,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那么,它与之前LPR有哪些不同?新运作机制影响几何?如何解决当前的融资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一起来看看券商如何解读。
贷款端的定价有哪些变化?
与之前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相比,这一次贷款端的定价有三大变化。
联讯证券指出,一是在原有1年期LPR的基础上,增加5年期LPR的报价,给银行中长期贷款定价的锚;
二是LPR报价方式从原来的银行根据自身对最优客户的贷款报价,转为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1年期MLF)上加点报价,让贷款利率跟着市场走;
三是报价银行从原有的10家大行与股份制银行,转为加入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与民营银行,共18家,报价范围更大。
利率并轨对银行影响几何?
从银行角度看,今后贷款报价除了要更多参考MLF利率水平外,决定贷款成本的,存款等负债端成本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目前,银行存款利率仍是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确定,这可能会带来“非对称降息”的效果。
平安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利率并轨后银行的信贷利率会下降,存贷款息差收窄,银行可能会下沉信用资质,信贷风险监测和定价能力需要大幅提升。一旦存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银行的负债成本整体上行,部分银行可能不得不提升贷款利率,该阶段是银行经营压力最大的时期。
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表示,以我国为例,在未来更为理想的传导状态下,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向更低的货币市场利率回归,贷款利率也随着整体负债成本下降而下降,利差确实有可能是保持稳定的。但是,除利差之外的影响确实又是值得警惕的,主要体现为行业内部的分化,各银行存贷款业务基础不一,一般来说,小银行受影响更大。部分银行为保住利差放松了信贷标准,或者参与了恶性价格竞争,均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主要是资产质量问题。而对于业务基础好、风险定价能力强的银行,则能够平稳度过改革期。同时,保持严格监管,遏制银行为了利差而铤而走险,也非常重要。因此,预计我国在未来的并轨关键期,行业监管依然会保持高压态势。
因此,对银行来说,利率并轨的过程中,修炼“内功”显得迫在眉睫。王剑表示,目前,利率市场化形式上已经完成,最后的步骤更多体现在银行的“内功”锤炼上。全行业面临几项艰巨的任务:
(1)需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内部定价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2)尽快建立健全利率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环境中,肯定会意味着利率波动、资金波动的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加大,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
(3)尽快找到自身的客户定位。一般而言,利率市场化全面完成后,债券市场利率与信贷利率会较接近,存贷款业务“脱媒”会加剧,不同的银行需要找准自己的差异化战略定位。
未来优质大中型企业贷款脱媒,大型银行会为之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而中小微企业难以脱媒,会成为中小银行的主战场。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曾表示,要激活LPR并后续挂钩MLF等政策利率,实现利率并轨和引导实体经济实际利率的下降;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曾表示,央行下半年会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推进降息,即通过同步降低逆回购、MLF政策利率10~15个基点的方式引导LPR利率降低。
对贷款申请人有何影响?
民生银行首席宏观研究员温彬表示,目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较为充裕,银行资金面比较宽裕,以当前1年期MLF3.3%的利率水平看,加点之后形成的新LPR利率,会比现有的4.31%左右的LPR利率有所回落。LPR利率回落后,对于新发放的贷款实际利率也会有所下降,从而达到了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实际利率水平降低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新LPR机制形成后,尽管短期内施行新老划断,但并不意味着存量贷款合同不会切换到以LPR为定价基准,只是需要平稳过渡。央行有关负责人称,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也便于未来存量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定价基准向LPR转换的平稳过渡。
此外,为督促各银行运用LPR定价,央行还明确,将把银行的LPR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同时,要求各银行不得通过协同行为以任何形式设定贷款利率定价的隐性下限,企业可以举报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行为,央行严肃处理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
如何解决当前的融资问题?
国泰宏观认为,首先,新的报价机制更灵活,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向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一方面,新的LPR参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能直接反映货币政策意图。此外,还允许各个银行在此基础上加点,反映了“货币政策—>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能体现银行资金成本等因素。
第二,新的报价机制有利于打破贷款定价的隐性下限。之前,我国虽早已放开存贷款波动上下限,但贷款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尤其是部分银行以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为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而央行通过MPA考核等,敦促银行参考新的LPR,将能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打破隐性下限,切实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第三,后续在经济增速放缓下,我国或将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外部不确定性仍存,后续预计我国将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通过LPR切实的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广发证券分析师周君芝表示,进入实质利率市场化阶段,LPR可起到两重作用。一是长期发展视角,LPR可以是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小额信贷定价锚;二是短期政策对冲视角,LPR可以打破二元定价僵局,有助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在其看来,LPR本质上是中性的调控渠道,逻辑上不必然对应“降息”或者“加息”。然而废弃过去几乎不动的贷款基准利率,锚定货币市场利率或者政策利率,LPR定价机制改革有助于降低优质企业信贷利率。
对于房地产有何影响?
联讯证券李奇霖分析称,对房贷来说,考虑到房贷目前仍属于安全属性优质的资产,房贷利率或将下行,有利于房地产销售,但在房地产严格调控的大背景下,利好程度有限,且信托贷款支持房企通道被进一步压缩,土地购置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下行。
对A股有啥影响?
对银行股来说,盈利上整体对中小银行更不利,因为此前中小银行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高,利率也很高,这次国常会确定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央行发布LPR,将促使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此前银行股因为担心这一利空政策,而近期整体表现低迷,利空消息落地后,中小银行股的股价表现未必下跌。因为中小银行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速普遍不错,新政策下,增速可能有所下降,考虑到估值因素,中小银行整体仍有很大的市场上涨空间。
华泰分析师张瑜认为,未来LPR的继续推进,对银行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提出紧迫要求。特别是对中小行而言,应用LPR到贷款定价中,需要准确核算自身资金成本、客户的信用溢价和期限的风险溢价。否则,简单应用国有大行对客户提供的定价标准,不一定能覆盖自身经营成本,或引致亏损。
短期看,银行息差首先受到压缩,长期看,市场化环境对银行资负配置能力、风险定价能力、金融市场投资能力都提出了更全面要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