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鼓励用工业遗产建工业文化产业园区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讯(记者张衡)为加强湖北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湖北省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暂行办法》对省工业遗产的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依托省工业遗产建设工业博物馆。鼓励利用省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等业态。
鼓励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
此次《暂行办法》对湖北省工业遗产做出了界定,指在湖北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的工业遗存。
省工业遗产申报范围主要包括1980年前建成的厂房、车间、矿区等生产和储运设施,以及其他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
对于省工业遗产的利用发展。《暂行办法》要求,应当符合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要求,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科学决策,保持整体风貌,传承工业文化。加强对省工业遗产的宣传报道和传播推广。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依托省工业遗产建设工业博物馆,发掘整理各类遗存,完善工业博物馆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鼓励利用省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等业态。
《暂行办法》要求,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当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鼓励通过立法、规划、政策等手段加强工业遗产保护。鼓励地方财政探索有效方式,支持省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社会机构通过科研、科普、教育、捐赠、公益活动、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12个项目入选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湖北是中国近现代工业重要的发祥地,也是近现代中国制造业的重要聚集地,拥有种类和数量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据悉,湖北已有12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湖北先后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大冶铁矿、大冶铁厂、华新水泥(600801)公司、汉阳铁厂、武汉长江大桥、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京汉铁路、粤汉铁路、英美烟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宜都茶厂以及金水闸。
其中,宜都茶厂是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湖北唯一单独入选的工业遗产。宜都茶厂(现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作为当时央企级别的功夫红茶龙头企业,曾承接湖北、湖南2省3个专区16个县的宜红茶收购、精制和出口。该厂现存的红茶生产线,有11套设备为建厂时自行建造,为国内建造最早、自动化程度最高且能继续生产的、唯一的一条完整木结构茶叶生产线,包含风选机、干燥机、阶梯拣梗机、平圆筛、切茶机、传输带等。持续近70年,至今仍能满负荷生产。被誉为“茶叶届罕见的活态工业遗产”。
专家建议,工业遗产应分级保护。一级工业遗产应采取严格保护模式。工厂的特色建筑和一些构筑物可以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加以利用,对于二、三级工业遗产采取适度改造利用模式,包括改造为城市开放空间、博物馆与纪念展示馆、创意产业园、商业综合开发等四类。对于已消失的重要工业遗产采取非实物保护模式。
责编:ZB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iPhone 接入汽车:苹果未来的勃勃野心
智能时代/阅读:11 -
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25 万元预定 Model S/Model X
智能时代/阅读:11 -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节省,但是难以普及
智能时代/阅读:8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