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变高质量发展 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摘要:中部地区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也能有力地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首席记者 梁文艳报道
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包括湖南六省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优势。
会议提出,中部地区应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包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绿色发展、做好民生重点领域以及完善政策措施。
毫无疑问,中部地区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也能有力地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武汉大学广东研究院产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裴成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中部崛起,是国家层面长期贯彻的重要战略,在东南沿海产业结构日趋成熟、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推动中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能够有效促进全国经济结构调整,落实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根据之前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要求,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必须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坚持重点领域、全面崛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享的指导思想。近些年来,在国家政策对中部地区的倾斜以来,中部地区迎来了较快发展。
在经济规模方面,中部地区的经济规模在2018年增速高达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其他板块之首。在新兴产业方面的增速其优势也不断突出。
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部六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高于全国8.9%的平均水平,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消费与对外开放其活跃度与开放程度较高。尤其是对外开放方面,中部地区自融入了“一带一路”建设后,在全国开放的格局中区域地位也不断攀升。
资料显示,去年,中部地区引进外资591亿,整体增长16%,其中,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的增幅达到500%。今年一季度,中部六省引资同比增速也达到10%。
在裴成娇看来,中部省份其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以加工制造、农副产业最为明显。湖北的冶金、汽车、纺织、建材,河南的煤化工、铝工业、农业、装备制造,湖南的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000061)都是这些城市的优势产业。
不过,虽然中部经济发展相比十年前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相比我国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以及竞争力,中部地区在一些重大领域方面的发展仍略逊一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四大区域产业比较来看,2017年,东、中、西、东北四区域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9%、9.5%、11.5%和11.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3.1%、45.0%、46.7%和50.8%,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明显低于其他区域。
裴成娇认为,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基础较好,各省市要抓住新产业变革、新旧产能转换,利用资本市场带动优势产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促进产业链细化、价值链优化,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不过,在裴成娇看来,在农业发展方面,“三农”问题若不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崛起很难实现。
因此,裴成娇建议,中部省份要利用各自农业资源优势,广泛调动社会资本,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旅游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农村电商和物流体系,切实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夯实中部崛起的农业基础,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出应有的贡献。
也有业内观察者认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释放出明确的信号,预计中部地区崛起将很快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希望中部地区发挥独特优势。可以预见,在未来发展中,中部地区会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中国产经新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iPhone 接入汽车:苹果未来的勃勃野心
智能时代/阅读:11 -
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25 万元预定 Model S/Model X
智能时代/阅读:11 -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节省,但是难以普及
智能时代/阅读:8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