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城将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政企合作解决“先分后合”难题
垃圾分类,新的风口?
6月28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乐群介绍,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将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一部分,垃圾分类投放只是其中的第一个环节,后续还包括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多个环节,而不同的垃圾,其后续运输和处理,也将形成完全不同的产业链条。有业内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预测,未来垃圾处理行业将形成8万亿以上的市场规模。
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介绍,截至目前,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已配备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车近5000辆,有害垃圾分类运输车近1000辆,并将继续投入213亿元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据了解,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会同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2019〕56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确定的垃圾分类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不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海云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在46个城市先行先试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仍需要提高、推进力度还需加大、宣传教育需要强化和基础设施短板依然存在等四方面问题。
其中,在基础设施方面,徐海云表示,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城市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设施比较完备,大部分城市还只能做到在投放环节配备分类收集的设施,而在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环节,设施配备普遍不足,垃圾“先分后合”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实际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由于垃圾运输和处理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垃圾处理“先分后合”的问题,已经成为上海等地居民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关切。
发布会后,张乐群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时强调,在政府部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工作的同时,后续在收集、运输、处理的环节上,还需要结合市场的力量,政府、企业多方合作,从技术上和设备上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需要,打消居民“先分后合”的疑虑。
据了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后续还将指导46个重点城市继续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需求。
为什么要干湿分离?
根据徐海云在发布会上的介绍,从全国大的标准来看,垃圾分类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和其他垃圾。但他建议,各地具体的分类标准,应当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制定标准。
在垃圾分类后,后续的处理问题,同样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徐海云指出,对于有害垃圾,为了减轻其对后续垃圾处理时对环境的影响,应当设置专门处置的手段和设施,这是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相对发达国家的短板;对于可回收垃圾,面临的主要是精准回收的问题,一些废玻璃等垃圾的回收,在缺乏补贴的情况下,回收成本较高;而对于厨余垃圾或者湿垃圾,则是目前垃圾处理的最大难题,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手段不太一样,我国台湾地区的厨余垃圾主要用于喂猪和堆肥,而土地资源紧张的邻国日本则只能选择焚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从产业角度而言,不同的垃圾分类,后续的回收和处理,将形成完全不同的产业链条。
其中,随着上海等城市开始加大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力度,在近段时间成为了“段子手”集中火力调侃的“干湿分离”,被认为在垃圾分类处理中尤为重要。
而在回答如何看待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问题时,张乐群表示,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原则。在推进过程中,要落实城市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发挥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完善机制,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相关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设施。
(编辑:包芳鸣)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